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從「高大上」的金融交易,到「接地氣」的日常出行,在數字時代,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工業時代的電,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根據IDC、浪潮信息、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編製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國家的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將增長3.5‰,GDP將增長1.8‰。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算力總規模也位居全球第二。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伺服器規模約2000萬台,算力總規模超過150EFlops(每秒1.5萬京次浮點運算次數)。
而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開展,我國對算力的需求還將持續釋放。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十四五」時期數據中心機架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尤其在金融、能源、交通、電力、醫療等關鍵領域,不僅需要伺服器釋放高價值計算力,更需要其提供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和強一致的算力保障。
打造好伺服器這一「生產」算力的關鍵基礎設施,讓全社會實現「即取即用」的「算力自由」,成為中國伺服器行業的使命與擔當。
「最近幾年,國產高端伺服器的技術進步非常大。」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雷鈞指出,三十多年來,中國伺服器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門檻。
胡雷鈞介紹,依靠創新驅動,浪潮伺服器在4年間年產能提升4倍,人力投入減少75%。2021年,浪潮伺服器全球市場佔有率已升至第二。如今,一台高端伺服器的算力可達到單日處理10億筆股票交易的水平,相當於可服務全國2億股民每人每天交易5單。
在山東濟南的浪潮集團智能製造基地內,工業機器人揮舞手臂精準作業,運輸機器人往來穿梭運送物料,一台台高端伺服器經歷48小時共660項整機測試,從這裡出發運往世界各地。

位於山東濟南市的浪潮智能工廠內,運輸機器人往來穿梭運送物料。人民網 申佳平攝
「 如果說,普通伺服器是一輛汽車,那麼高端伺服器便如同一輛火車,不僅跑得更快,裝載能力也更強。」胡雷鈞以面向金融應用領域的伺服器為例,浪潮研製處理器協同晶元,把多個處理器連接在一起,形成更高性能的伺服器系統;同時圍繞系統的可靠性,研製從晶元級到板級、系統級、固件、操作系統再到應用的多層次系統性高可用技術,可以使伺服器達到99.999%的高可用性,一年的停機時間不超過5分鐘。

製圖:郭思邈
他同時介紹,浪潮K1 Power採用40層混壓主板設計,保證高速信號傳輸完整性,隔絕串擾;採用多維度的冗餘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單點故障率;遍布系統的16萬個故障檢查器,可以實時監測系統運行、預測報告故障發生位置並自動觸發修復機制,刷新高可靠電子器件及部件認證標準,設計保障部件使用年限最高達22年。
「22年是什麼概念?拋開伺服器產品本身超高速迭代的現實,可以簡單理解成,即使這塊板進了歷史博物館,也能夠啟動使用。」胡雷鈞一邊拿著一塊K1 Power高端伺服器主板向記者展示,一邊自豪地說。
在他看來,進入雲計算時代,國產高端伺服器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和強一致的「三高一強」的特性,對於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各行業正處於數字化轉型加速期,政策利好持續釋放,相關投資布局緊鑼密鼓展開。《「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信息網路基礎設施,推進雲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今年2月,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浪潮的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IT基礎架構產品方案和服務的供應商,引領伺服器產業邁向新的高峰。」胡雷鈞表示,浪潮高端伺服器已廣泛地應用在金融、能源、交通、電力、醫療等諸多場景,同時圍繞客戶應用,還將繼續推進算力技術與智能終端產品融合創新,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 ,國產高端伺服器要以應用需求為導向,以系統架構設計創新為中心,走出一條獨特的創新發展道路。」胡雷鈞說,從晶元到系統部件,到整系統,再到應用,國產高端伺服器還應面嚮應用需求進行定製化設計,通過系統的體系結構設計和多層次、跨層面的協同優化,樹立新的行業標準和體系,以主導伺服器產業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