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周年紀:惜往者已矣,未來尚未來

2022年07月15日11:25:03 財經 1325

「雙減」周年紀:惜往者已矣,未來尚未來 - 天天要聞

雙減」政策落地已近一年,K12 教培企業的轉型路徑逐漸清晰,瞄向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民辦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領域。


這一年裡企業的轉型表現如何?


1

壓縮開支成主流

尚難言轉型成功


一年前,K12 教培企業普遍強調規模經濟,市場為先、瘋狂擴張、持續虧損是主旋律。從 10 余家以 K12 業務為主的上市教育企業業績來看,高企的營銷費用及獲客成本,過低的用戶留存,導致僅極少數企業能夠實現穩定盈利。


2021 年 7 月份,隨著「雙減」政策落地,燒錢擴張模式戛然而止,K12 教培企業開始尋求轉型。


我們梳理髮現,此番轉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中最普遍的集中在教育培訓細分賽道,諸如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其次是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智能硬體、SaaS 軟體服務及文化服務等;此外也包含對新領域的拓展和嘗試,如直播電商等。


一邊是大幅萎縮的學科類培訓業務,另一邊是尚未形成規模的新業務。


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不少 K12 教培企業營收大幅下滑、虧損擴大。但從今年部分公司發布的一季度業績來看,已經開始呈現盈利或凈虧損收窄的狀態。其中,高途、一起教育科技學大教育等均實現盈利。


今年一季度,高途實現凈利潤 5372 萬元,而 2021 年同期為凈虧損 14.3 億元;一起教育科技凈虧損收窄到 2480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 6.6 億元大幅減少,實現經調整後凈利潤 990 萬元,這是公司繼去年四季度後連續第二個季度盈利;學大教育實現凈利潤 117 萬元,雖然扣非凈利潤為 -490 萬元,但較去年同期及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明顯好轉。


此外,51Talk、網易有道等企業在今年一季度也交出了轉型業務實現大幅盈利或虧損收窄的成績。


目前很難說哪家轉型成功了。雖然個別公司業績看起來有盈利,但這是通過壓縮開支等手段實現的,本身不是可持續的模式,還是要看其現金流及主營業務的收入情況。未來兩三年,業績持續增長、業務形成剛需、客戶形成相當基數才能稱之為健康。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特聘實踐教授、南京大學 MBA 兼職導師馮斌表示。


總體來看,轉型尚未成功。那些轉去做職業教育的企業實際上並沒有競爭力,還無法與此前一直在職業教育領域沉澱的品牌對抗。東吳證券首席分析師吳勁草表示。


2

素質教育培訓機構報名不樂觀


6 月 24 日及 25 日,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和學大教育月壇學習中心,新東方張貼的公告顯示,去年 8 月份就已停止線下授課。學大教育公告顯示,今年 3 月份由於疫情影響暫停開放,目前內部相關教學設施依然齊全。


暑期在即,素質教育培訓機構的情況也並不樂觀。記者走訪了北京市通州區 5 家素質教育機構,包括籃球、樂器、口才、美術及編程等領域。其中,籃球培訓機構因疫情防控目前處於閉館狀態,記者電話聯繫其創始人,其表示,疫情期間招生一直不溫不火。編程培訓機構表現相對不錯,大廳內有家長在等待孩子下課。


口才培訓、樂器培訓和美術培訓機構也處於開放狀態,但學員較少。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主要是在維護老學員,招生比較困難,相較「雙減」前,新學員減少三分之一,原因是雙減落地後學校延長了學生在校時間,提供了相關素質類培訓課程,同時疊加疫情影響。


位於北京市平谷區的某線下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處於虧損狀態,原本希望暑假沖一下,但今年的報名和諮詢情況明顯不如往年,復購情況也不理想。家長普遍擔心機構倒閉或疫情導致無法上課。


有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就讀於公立小學,下午放學後學校安排了綜合拓展類課程,包括大社團、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課業輔導等七大種類、45 門課程。還有家長向記者表示,其孩子所在學校安排了攝影、羽毛球、籃球、書法篆刻、合唱團等特色課程,晚上還安排了晚自習。可見,校內素質教育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


3

職業教育賽道能否承載K12轉型


雙減落地,K12 學科培訓遇冷,與此同時,職業教育迎來發展機遇期。在雙減落地後的幾個月時間裡,職業教育相關政策接連出台。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自 2021 年 9 月 1 日正式施行,在法規層面確定了國家鼓勵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方針。2021 年 10 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大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 202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針對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學校、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業成果融通互認等方面作出規定。


網經社大資料庫電數寶監測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在線職業教育融資數量為 38 起,融資金額 61.93 億元,而 2020 年的融資數量為 15 起,融資金額 17.1 億元,無論是數量還是金額都大幅增長。2022 年 1 月份至 4 月份,教育行業有 53 家企業獲得融資,近一半為職業教育公司。


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動下,一些 K12 機構調轉船頭。


網易有道專門成立了有道成人教育事業部,將有道精品課成人學段、網易雲課堂、中國大學 MOOC 等業務及團隊進行了整合,集中資源進行成人學段課程的研發。好未來推出成人教育品牌輕舟,旗下擁有輕舟考研幫、輕舟考滿分和輕舟留學三個子品牌,覆蓋考研、語培、留學等三個領域。高途也已經完全剝離了 K12 學科類培訓業務,全面轉型至成人培訓和職業教育等領域,業務覆蓋素質教育培訓、成人教育培訓、職業教育培訓、海外留學服務和智能學習服務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教育分析師陳禮騰認為,職業教育是一條受國家認可與支持的黃金賽道,其中,非學歷職業教育板塊是各方關注的重點。


但職業教育賽道能否承載這麼多的企業呢?一家投資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相比 K12 賽道,職業教育從來不是強勢的吸金行業,其總體營收和利潤水平較低,存在感更弱。


記者據同花順行業分類統計,目前 A 股共有 21 只教育股。其中,主營從事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公司有中公教育、傳智教育以及 ST 開元。但從業績表現來看,2022 年一季度,只有以 IT 培訓為主的傳智教育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同比增長。


事實上,今年以來,職業教育領域曾經的兩大明星公司均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3 月份,號稱中國第一所網路大學萬門大學,其老闆被指卷錢跑路。廣告打得鋪天蓋地的開課吧,也在今年深陷裁員風波。開課吧內部人士解釋稱,每年會優化一部分員工,幫助公司降本增效。


從目前的轉型成果來看,職業教育業務還未能撐起 K12 機構的期待。


比如,向職業教育轉型後,高途 2021 年 Q4 扭虧為盈,2022 年 Q1 保持盈利,不過,這兩個季度的營收規模同比大幅下滑,2022 年 Q1 的營收同比下滑超過 60%。也有上市公司在減少銷售和營銷費用後終於「省」出了利潤,實現扭虧。綜合來看,對於職業教育行業而言,恐怕很難再像 K12 那樣出現千億元市值的企業。


雙減落地後,不少學科培訓機構向非學歷職業教育轉型,行業競爭加劇。在此背景下,如何快速形成競爭優勢,建立持續、規模化的盈利模式,成為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陳禮騰表示,對於企業來說,口碑的打造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打好品牌基礎,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才能更好地獲客轉化。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進入職業教育,必須是做教育,而非做大生意。尤其是 K12 機構,必須從學科類機構的發展、治理中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一窩蜂進入職業教育,一方面會加劇原有機構之間的競爭,盈利前景並不樂觀;另一方面很可能會加劇新的內卷,當這種情況出現時,監管部門必然會出手進行治理。


4

轉型成效相對緩慢

需要放眼長遠


K12 教培企業轉型呈現三個特點:缺乏準備,轉型需要長期的準備和蓄力,這些企業沒有提前做準備;缺少能力,轉型需要相應的技術和能力支持,部分企業短期內並不具備在新領域迅速打開局面的能力;缺乏耐心,轉型需要 3 年至 5 年的中長期規劃,目前來看,企業的表現普遍還是心急了。教育行業專家、德仁微課研究院院長於洪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更根本的原因是,企業過於關注影響其發展的短期微觀因素,而忽略了影響其發展的長期宏觀因素。


因此,K12 教培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對影響其長期發展的宏觀因素有更敏銳的洞察,同時重新構建發展理論。首先要明確中心:是求生存還是求發展。在確立方向後就要思考三點——明確發展原則、轉移或重新構建核心能力、做長期發展的準備。


對此,於洪澤提出了幾個轉型方向:首先,關注細分人群,注重專精特新;其次,根據國家對未來職業技術人才需求的宏觀方向,培養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的人才;此外,與科技結合的方向或將成為突破口,比如通過與元宇宙的結合切入教育場景。


馮斌認為,K12 教培企業擁有的產品設計能力、互聯網技術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及市場推廣能力都是很強的,傳統職業教育機構很難具備 K12 教培企業的全球性資源整合能力,也很難做到以超低的成本為幾萬人上課。


於洪澤表示,儘管現有的職業教育公司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但還存在許多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因此需要各行業的頂級公司參與進來,諸如華為百度、新東方、好未來等頭部公司,從而為職業教育加持場景化技術、資本、人才等。


總體而言,相較於剛需、標準化的 K12 賽道,當下的新賽道中,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很難達到標準化,也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各 K12 教培公司轉型成效相對較慢。在經歷了巨大的波谷後,K12 教培機構未來是否能迎來顛覆性的發展新思路,還有待觀察。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黃仁勛身家,快追上巴菲特了 - 天天要聞

黃仁勛身家,快追上巴菲特了

隨著英偉達周四成為了全球首家收盤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的公司,英偉達CEO黃仁勛的身家,很可能也將很快超越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股神」巴菲特。行情數據顯示,英偉達周四收盤上漲0.8%,至164.10美元,這是該公司首次收於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
超20.1%!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 天天要聞

超20.1%!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上半年,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完成吞吐量2293萬噸,同比增長24.5%,超任務指標20.1%,實現半年「雙過半」目標。調整貨源穩增長今年以來,曹妃甸煤炭港務積極走訪上下遊客戶,持續優化貨源結構,積極對接促成上下游達成交貨業務,加快疏港進度;提高適銷煤源進港佔比,引入6家礦企適銷煤源,上半年共計增量295.2萬噸;深化...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關ETF漲超3% - 天天要聞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關ETF漲超3%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指南針漲超13%,同花順、贏時勝漲超4%。受盤面影響,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的ETF漲超3%。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選取產品與服務涉及金融科技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金融科技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有機構指出,隨著政策發力,宏觀環境穩中...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5廣東旅博會精準施策 - 天天要聞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5廣東旅博會精準施策

7月1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發展與保障中心(廣東星海演藝集團)主辦、嶺南集團旗下廣之旅承辦、廣之旅國際會展、廣東省老字號協會協辦的2025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在廣州舉行旅博說明會,介紹展會籌備進程。打好惠企利民「組合拳」,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本屆旅博會將設立「旅行社聯合展台」,為小微...
時間定了!油價將下調,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 天天要聞

時間定了!油價將下調,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近日,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或有下行趨勢。自7月1日24時,國內油價迎本年第六次上調,多地95號汽油進入「8元」時代。據悉,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將於7月15日24時開啟,預計下調200元/噸,摺合每升下調約0.16元,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地產股突然罕見爆發,釋放了什麼信號? - 天天要聞

地產股突然罕見爆發,釋放了什麼信號?

就在7月1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上證指數收報3509.68點,站穩3500點關口。盤面上,房地產板塊強勢領漲。一時再次引發熱議。此次房地產板塊的爆發,或跟近期政策面釋放的積極信號直接相關。這次地產股集體爆發,最直接反應源或許來自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表態。7月10日,據人民財訊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
行業ETF風向標丨小金屬全線爆發,稀有金屬ETF半日漲幅達5% - 天天要聞

行業ETF風向標丨小金屬全線爆發,稀有金屬ETF半日漲幅達5%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肖芮冬在稀土永磁板塊的帶動下,整個小金屬行業今日也集體爆發。ETF市場方面,多隻稀土相關ETF漲幅超6%,連續兩日處於領漲地位。而稀有金屬ETF(562800)半日漲幅也達到5%,漲幅靠前。ETF份額變化方面,今年以來,稀有金屬相關ETF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減少。其中,稀有金屬ETF(562800)年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