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時 | 中部創投之都,誰更有戲?

2022年07月05日02:43:17 財經 1324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城市24小時 | 中部創投之都,誰更有戲?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2440626

近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鄭州市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力爭到「十四五」末,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把鄭州市建設成為中部地區規模大、活力強、環境優的創業投資中心,推動鄭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意見》提出,通過市場主體培育、政策引導、營商環境優化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擴大創業投資規模,促進創業投資做大做強做優,爭取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創業投資品牌企業。

為此,要建立人才引入激勵機制,符合規定的創業投資機構人員可享受人才引進政策;對註冊地在鄭州、直接投資於鄭州未上市科技型企業的投資機構,給予最高500萬元投資風險補助。

按照《意見》,鼓勵創業投資企業投資符合鄭州產業發展方向的科技型和綠色低碳環保項目(企業),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感測器、5G及北斗應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軟體信息服務業、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解讀:以基金撬動資本、以資本引入產業,已成各地招商引資的重要手段。從河南到鄭州,近段時間也是頻頻發力。

今年初出台的《河南省「十四五」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規劃》,直指河南部分地方「招商方式落後」,並重點提及要「強化資本招商」,大力發展天使、風投、創投等基金,充分發揮政府性資金引導和槓桿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新興及優勢特色產業領域。

此前,河南還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吸引100家國內外優秀投資機構落戶,到「十四五」末,推動河南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總規模突破3000億元。對比鄭州最新設立的「2000億元」目標,要實現全省目標,鄭州責無旁貸。

實際上,今年2月,鄭州官方層面就提及要打造「中部創投之都」,並明確將以頭部機構招引為先導,打造創投基金生態。

不過,放眼中部地區,武漢最早開始布局私募股權投資、藉助基金等金融工具扶持產業發展,2020年私募基金規模在中部城市排名第一;「最牛風投城市」合肥2021年投資案例數達到151起,近年來首次進入全國前十,發展迅猛;擁有大量新消費IP的長沙,在《2021中國創投機構城市榜》入圍前十。相比已形成創投「氣候」的這幾座城市,在當地媒體看來,鄭州還只能算是「初學者」。

一個區域的創投環境,與產業發展潛力、相關政策支持力度、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人才儲備等方面息息相關。要脫穎而出,關鍵還是要形成產業與資本的良性循環。

#動向

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即將啟動

中環報消息,日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在第十屆(2022)SIIFC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目前氣候投融資試點已基本完成評審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運行。

據悉,全國第一批申報試點有30個城市和國家級新區,其中省會城市3個(分別為蘭州、太原、長沙)、國家級新區8個(分別為天津濱海新區、遼寧省金普新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山東省西海岸新區、廣東省南沙新區、重慶市兩江新區、成都市天府新區和陝西省西咸新區)、地級市(區)19個。

我國擬打造200家百億規模知名品牌

工信部等五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 年)》,其中提出 ,到2025年,消費品工業領域數字技術融合應用能力明顯增強,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種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食品醫藥、消費電子等行業培育200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打造200家百億規模知名品牌,產品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持續提升。

到2025年河南將招引萬名博士後

河南日報》4日消息,河南省人社廳透露,到2025年,河南將新設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0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00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努力建設富有創新活力的青年人才創新平台;從2022年開始,河南將每年招收引進博士後等青年人才2000名左右,到2025年,實現招收引進萬名博士後等青年人才的目標。目前,河南累計招收博士後7208人。

濟南市長帶隊赴廣深杭考察

濟南日報》消息,6月30日至7月3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海田帶隊赴廣州、深圳、杭州走訪企業、考察招商,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合作空間,加快推進更多合作項目簽約落地。在考察過程中,于海田詳細了解企業在濟南的投資意向、項目推進、產業發展等情況,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當場進行協調解決。

到2025年重慶城軌交通力爭達到「1000+」

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到2025年,重慶將實現城軌快線(市域鐵路)運營里程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初步建成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里程力爭達到「1000+」。以軌道交通為主體的現代化公共交通體系建設更加完善,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50%以上。

#聲音

金觀平:著力恢復南方地區糧食生產

日前召開的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座談會指出,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強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加快鞏固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為實現全國糧食穩產增產作出應有貢獻。

7月4日,《經濟日報》頭版發表「金觀平」署名文章稱,我國南方具有光熱條件好、水資源充沛、土地類型和物種資源多樣等優勢。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南方省份大量耕地被佔用,建樓房、建廠房,或者種植效益更好的經濟作物,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持續下降。糧食主產區逐漸向東北地區、黃淮海地區和長江中下游集中,全國糧食區域布局發生根本性逆轉,「南糧北運」被「北糧南運」取代。目前,13個主產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70%以上,其中北方七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

評論指出,糧食安全事關國家經濟大盤和社會大局,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主產區要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要切實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確保糧食基本自給,真正做到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數讀

民航單日客運航班量破萬,恢復至2月水平

飛友民航周報最新數據顯示,暑運來臨,市場復甦持續向好。6月26日至7月3日,全國周執行客運航班6.3萬班次,其中,7月3日國內客運航班量突破一萬班次,恢復至2月航班量水平。此外,7月3日國內飛機利用率達到5.8小時,為近四個月以來最高峰。

城市24小時 | 中部創投之都,誰更有戲? - 天天要聞

據統計,國內飛機利用率環比顯著上升,7月3日創近四個月以來最高峰。主要機場旅客吞吐量方面,廣州、重慶、杭州領跑,虹橋浦東環比增幅超100%。

城市24小時 | 中部創投之都,誰更有戲? - 天天要聞

#放榜

51城,9573.65公里

近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上半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最新數據。截至6月30日,全國(不含港澳台,下同)累計有51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線路9573.65公里,其中地鐵7529.02公里,佔比78.64%。

2022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南平市1個城軌交通運營城市,重慶、廣州、鄭州、昆明、杭州、長沙、福州、紹興嘉興9個城市有城軌交通新線或新段開通運營。上半年共計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366.87公里。

城市24小時 | 中部創投之都,誰更有戲? - 天天要聞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行業ETF風向標丨鋰礦領銜反彈,兩隻稀有金屬ETF半日漲超2% - 天天要聞

行業ETF風向標丨鋰礦領銜反彈,兩隻稀有金屬ETF半日漲超2%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趙雲6月26日上午,多題材股復甦,其中稀有金屬整體表現最強,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和稀有金屬ETF(159608)半日漲幅均超過2%,是場內表現最好的行業ETF。投資邏輯來看,有色金屬供給曲線正變得陡峭,供給周期開啟。小金屬由於在地殼中含量相對較少,資源相對稀缺,因而在供給側呈現...
總投資37.7億元,金山區2024年第二季度16個產業項目開工 - 天天要聞

總投資37.7億元,金山區2024年第二季度16個產業項目開工

6月26日,2024年金山區重大產業項目第二季度開工活動在楓涇鎮一郎航空航天用高溫合金產業項目現場舉行。此次共有16個重大產業項目宣布開工建設,總投資37.7億元,涉及用地面積337畝。據悉,這16個項目涵蓋了綠色化工、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領域,高度契合金山產業發展定位,將為金山產業經濟高質量...
創業板指震蕩反彈漲0.45%,全市場超3200隻個股上漲丨早市熱點 - 天天要聞

創業板指震蕩反彈漲0.45%,全市場超3200隻個股上漲丨早市熱點

6月26日,A股三大指數早盤震蕩分化,創業板指反彈。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32%,深成指跌0.04%,創業板指漲0.45%。AI應用題材全線反彈,Kimi、ChatGPT方向領漲,鋰電池產業鏈午前拉升,消費電子、光伏、減速器、小金屬題材活躍。航運、煤炭、電力、黃金、家電、汽車板塊回調。全市場超3200隻個股上漲。 一起回顧上午的市...
每日債市速遞 | 現券延續強勢,國債期貨多品種創新高 - 天天要聞

每日債市速遞 | 現券延續強勢,國債期貨多品種創新高

//  債市綜述  //1、公開市場操作央行6月25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8%。Wind數據顯示,當日86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單日凈投放2140億元。(*數據來源:Wind-央行動態PBOC)2、資金面周二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大額投放呵護跨季,銀行間資金市場隔夜回購加權利率微降,但跨季的七天期...
攜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攜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夜幕降臨下的湖州美景。屠旭東攝(人民視覺)本次論壇還組織與會嘉賓前往浙江省安吉縣余村實地參觀考察。圖為中外嘉賓在余村了解當地從「靠山吃山」到「富山養山」的綠色發展之路。本報記者 孫亞慧攝6月22日,歐美同學會第三屆國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