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社交元宇宙」Soul港交所遞交IPO申請,衝刺社交元宇宙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意像架構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是最大機構股東,持股49.9%,擁有公司投票權25.7%。而意像架構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唯一的股東,就是騰訊控股。
而騰訊對於Soul不僅是股東的關係,也扮演著關聯方供應商的關係。2019年-2021年,Soul支付給騰訊的廣告費470萬、5220萬和7880萬元。
而且根據Soul的預期,預計2022-2024年支付給騰訊的廣告服務成本是1億元、1.2億元和1.4億元。
不得不說,一旦此次Soul在香港IPO成行,騰訊也成了這個「社交元宇宙第一股」的最大受益方。
近日,犀利君梳理了騰訊近幾年的投資,在「元宇宙」領域,或者說馬化騰口中的「全真互聯網」領域,騰訊通過內外的布局,真的是手上已經拿到了一打好牌,調子沒有扎克伯格那麼高,行動卻絲毫不慢,野心也大大的有!
十年前,騰訊就已「無心插柳」
2021年3月10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直接上市,將「雪藏」數十年的元宇宙推到了資本市場。
Roblox,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沙盒遊戲平台,也是唯一一個能讓每月超過1億用戶的全球社區一起想像和創造的平台,而騰訊在早2019年就與其有業務溝通,並在2020年2月參與了Roblox的G輪合作融資,當時估值40億美元,並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產品發行。如今,Roblox的估值超過200億美元。
另一個明星公司Epic Games,《堡壘之夜》遊戲開發商,2012年7月騰訊以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公司48.4%的股份。去年,這家公司融資10億美元;今年4月融資20億美元時,Epic Games股權估值為315億美元,而騰訊的持股比例依然在四成左右。
而Epic Games這兩年在元宇宙動作很多,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Tim Sweeney都直白的說,要加速構建元宇宙的工作,並創造玩家可以與朋友一起玩樂的空間。
可以說,全球範圍內,跟元宇宙相關的這兩家當紅炸子雞公司,騰訊都有深入的聯繫,不管是深度的業務合作,還是大比例的股權佔比。
也許是當年無心插柳,但背後的思維協同,才是核心。其實,Roblox和Epic Games都不是年輕的公司,Roblox是2004年成立的,Epic Games則更早在1991年成立,這些公司一路演變,包括玩家社區、沉浸體驗、3D虛擬等,實際上都與馬化騰口中的「全真互聯網」是接軌的。
在潛意識裡,騰訊是很「元宇宙」的。
全球範圍,搜索元宇宙的投資標的
如果沒有這兩年互聯網行業變化,也許騰訊等企業仍可以沉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但2020年開始,不管是政策從粗放到精細,用戶從增量到存量,還是業務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互聯網行業內基本達成一個共識:一個時代過去了,要翻篇到下一個時代了。
這種「翻篇兒」的感覺,似乎就像十年前PC轉到移動互聯網那波一樣,新的浪潮,雖然「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洶湧澎湃的大潮已在醞釀中了,敏感的企業家,能感受其中的微妙變化。
在投資上,我們已經看到騰訊的顯著變化:加大對海外的投資、加大2b端企業的投資,另外就是加大「元宇宙」相關的國內外企業的投資力度。
在國內,犀利君梳理下來,2020年12月以來,騰訊至少投資了8家企業,涉及到AR、VR、虛擬視頻直播、3D表情動畫等。這些投資的公司中,多數持股比例多在12%以上,部分甚至超過40%。
比如,2020年12月,騰訊入股了上海鈦核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接近40%,這是一家VR遊戲開發商,開發的第一款遊戲《奇境守衛》是一款動作塔防遊戲,已經登錄多個平台。2021年4月,騰訊入股柳葉刀工作室,持股比例44%。
根據資料,這家公司致力於開發面向中國和世界市場的高品質主機與VR遊戲,正在做的項目是一款名為「邊境計劃(Project Boundary)"的太空題材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整個作品力圖描繪出一個具有強烈現實感的近未來空間戰術環境。
在海外,犀利君統計,2021年11月以來,騰訊至少投資了7家跟「元宇宙」相關的公司,遍布韓國、澳大利亞、英國等。
這些投資中,騰訊第一次在NFT領域公開投資,今年3月投資了澳大利亞的NFT(非同質化代幣)創業公司Immutable。今年5月,騰訊投資韓國HAEGIN,這家公司開發了「元宇宙遊樂場」手游《天天玩樂園》(Play together)。
去年11月,騰訊在英國投資了手勢識別公司Ultraleap,當時和騰訊一起參與的其他資本方,共同投資了6000萬歐元。
Ultraleap公司表示融資將用於發展最佳的雙手交互方式,幫助手勢成為Metaverse(元宇宙)平台的主要交互界面。
也是在去年11月,騰訊參與了澳大利亞遊戲UGC平台Mod.io的一輪2600萬美元融資,這家公司平台可幫助業餘玩家使用通行代碼創作內容,不僅支持跨平台,也能為遊戲開發者打造創作者社區。
接下來,可以預想的是,隨著「元宇宙」的概念在內部逐步清晰和具體,相關的投資,也將謹慎性的擴大布局。全球範圍的元宇宙產業鏈公司,都將是騰訊戰略投資的對象。
最終,也要親自下場玩轉元宇宙
2020年年底馬化騰在騰訊集團年度特刊《三觀》前言的那篇文章,堪稱經典。馬化騰說:
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互聯網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從實時通信到音視頻等一系列基礎技術已經準備好,計算能力快速提升,推動信息接觸、人機交互的模式發生更豐富的變化。
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它意味著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的融合。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應用場景也已打開。通信、社交在視頻化,視頻會議、直播崛起,遊戲也在雲化。隨著VR等新技術、新的硬體和軟體在各種不同場景的推動,我相信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就像移動互聯網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馬化騰說:「在企業的成長中有一些關鍵機會,跨過去能飛得更遠,跨不過去會掉隊,甚至倒下。」元宇宙代表的方向,恐怕就是馬化騰眼中的關鍵機會。
進入2022年,騰訊終於在6月向外宣布正式成立「擴展現實」(XR)部門。據說,在騰訊內部,這個項目被馬化騰視為「激情項目」(passion project)。
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騰訊真正親自「下場」,押注「元宇宙」。
從「擴展現實」(XR)部門的歸屬來看,由騰訊遊戲全球CTO(首席技術官)沈黎(Li Shen)領導,並將成為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的一部分。所以,擴展現實」(XR)部門,當下更多是針對遊戲領域的,以遊戲為切口進入元宇宙,也是最自然的。
「擴展現實」(XR)部門負責人沈黎,對元宇宙的理解,這幾年,也在不斷深刻透徹。他早在2015年就關注VR。2016年8月,時任騰訊NExT Studios總經理的沈黎曾做過一次分享,提到好遊戲的標準:「過了很多年後,它還會讓你有一些記憶的片段,而且你也不會後悔花在這個遊戲上面的時間。」當年9月在騰訊的全球合作夥伴大會VR分論壇,沈黎分享說,VR行業慢慢已經開始轉向從1到N、或者到無窮的境況。但是光有0到1的突破,從1到N我們還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在產業的早期。
沈黎負責的NExT Studios,也一直在持續鑽研高保真數字人、AI等前沿科技,擁有照相建模、動作捕捉兩大實驗室,構建了業界高端水平的數字人生產管線和基於光學動捕的動畫生產管線。數字航天員「小諍」、虛擬偶像團體「WL.S」等,都是旗下數字人的代表項目。
2021年5月,沈黎曾接受過一次專訪,裡面提到了「超級數字場景」的打造,其提到了足以震撼行業的幾個案例:
《堡壘之夜》,舉辦過一場美國著名說唱歌手Travis Scott 的演唱會,有超過1700萬名玩家同時觀看,這完全突破了傳統的遊戲體驗;
《Roblox》,鼓勵用戶在其中創作新的內容,目前社區里已經有超過1800萬個作品;
《刺客信條》,在對世界的模擬性和真實性上有很大突破,讓玩家感覺真的回到了歷史中,有了更加深刻和直接的認識。
在沈黎看來,新技術的應用,讓遊戲內容本身更具沉浸感,讓玩家能夠投入其中,並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從內容創作角度,可以更加方便、高效地創造海量的內容,這進一步加強了內容的豐富度。同時,技術帶來交互形態和體驗場景的變化,如AR、VR、手機觸屏操控的進化,催生出新的基於自然交互的操控模式——VR就是一個典型的「自然交互」案例,玩家可以通過自身的跳躍、躲避等更自然的方式進行互動。
在沈黎的暢想中,未來任何需要真實人物的場景,都可以用一個虛擬人來呈現:「虛擬人有很多真人不具備的特性,比如說TA 可以在任何環境中存在、可以有無數分身。如果要辦一場演唱會,TA 可以同時出現在上海和東京,而現實中的歌星是需要排檔期的。虛擬人還可以快速轉換不同的裝扮、髮型、妝容,所以想像空間非常大。NExT也一直在探索虛擬人的落地場景,做各種各樣的嘗試。」
在沈黎看來,一個更高效、擬真的數字世界正在慢慢被構建。未來的遊戲將是:虛擬和現實是在融合的;平台的界限、大小屏幕的終端體驗也在融合,線上與線下、遊戲內與遊戲外在融合,官方創造內容與玩家創造內容也在融合。
所以,在騰訊的元宇宙布局中,遊戲一定是最大的主角。而且在對遊戲的理解,騰訊也在不斷擴大邊界,遊戲同樣可以連接更多線下場景,完全可以打造「超級數字場景」。
除了遊戲呢?
騰訊已經入局了數字藏品市場。2021年8月,騰訊旗下的NFT交易平台「幻核」正式上線,這也是它在自研NFT產品方面的首次嘗試。2022年3月11日,騰訊幻核正式接入國家級版權交易保護聯盟鏈,成為國家級數字文創規範治理生態矩陣的成員。
今年5月,原騰訊新聞總經理王詩沐卸任並調任PCG社交平台與應用線,負責其帶隊孵化的幻核等創新業務。
實際上,關於元宇宙的布局,去年三季度的財報分析會議上,騰訊高管針對分析師的問題,透露了不少信息,包括:
元宇宙的提出對遊戲行業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元宇宙在社交媒體方面也有非常好的應用空間,未來元宇宙也可能能夠應用於企業服務相關場景。
要實現元宇宙,騰訊有不同的道路,例如開發高度互動、開放世界類型的遊戲,也可以在同一IP下開發不同品類的遊戲,也可以通過一個遊戲平台讓玩家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去開發自建體驗,在社交網路上引入更多遊戲化因素;也能通過AR與VR提供更加真實的物理世界體驗。
基於其遊戲和社交媒體基礎,騰訊將通過大量技術和能力,像搭積木一樣探索和開發元宇宙。
騰訊在元宇宙方面的能力和定位,騰訊有技術和know-how構建模塊,通過這些模塊能夠很好地支撐元宇宙,例如騰訊在遊戲、社交媒體方面具備經驗,具備引擎、AI等方面的優勢,並且騰訊的伺服器架構也能夠連接更多的用戶。我們認為我們能夠通過構建更加完整的生態體系,最終實現元宇宙。
有分析師希望騰訊分享在全球背景下看到的元宇宙的機會?需要準備些什麼來抓住這個發展趨勢,是否需要準備一個單獨的全球基礎設施或一些社交網路基礎設施來在全球背景下抓住這個機會?對此,騰訊高管表示,主要路徑包括:
1)遊戲。最類似於元宇宙的路徑是遊戲,是虛擬世界。對於遊戲來說,它們已經擁有了許多現成的組件。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整合更多的虛擬體驗,所以《堡壘之夜》和《RocketLead》是一個例子,而《Roblox》則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所謂遊戲體驗。我們提供越來越強大的工具,讓其他業餘和專業的內容創造者可以在這些虛擬世界中創造體驗,包括非遊戲體驗。
2)將已經擁有高度功能性技術機器人的用戶操作社區,從文本和圖像基礎轉移到更具有沉浸感的視頻基礎,這就是Discord這樣公司有機會的場景。
3)利用現有的社交網路。對於社交網路,我們既需要提供3D圖像功能,也需要提供遊戲公司需要的UGC和PGC工具。因此,雖然Messenger和Snap這樣的社交網路本身擁有最多的資本資源,但它們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種種跡象表明,對元宇宙,騰訊是有著很大的版圖野心的,雖然它還需要時間,就像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在多個場合分享的那樣,元宇宙現在風靡全球,但騰訊希望從更加現實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下一個大事件」及其對網路遊戲的影響。短期兩到三年,對元宇宙持悲觀態度,但從長線看,2030年是一根基準線,「未來20-30年里,以Metaverse為核心的、集成的互聯網體驗,會給整個社會帶去更大的衝擊」。
可見,騰訊真的是手握一大把元宇宙的「好牌」,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俯瞰四方,以後就看它怎麼出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