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財年,軟銀集團凈虧損70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407億元,是軟銀上市15年來最大的虧損,也是軟銀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而到了2020年,軟銀集團「起死回生」,凈利潤達到了4.9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2948億元。
從虧損407億,到凈利潤2948億,締造一個如此大落又大起「神話」的,正是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
2020年,孫正義到底做了什麼,能讓虧損1.35萬億日元的軟銀從「地獄」走向「天堂」?
一、瘋狂的孫正義,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
提起孫正義,大家一定會聯想到馬雲。2000年,馬雲與孫正義在一次IT初創企業面談會上首次碰面。孫正義是一個眼光毒辣、行事狠決的人,僅用6分鐘便看透了馬雲阿里巴巴未來的「錢景」,當即決定斥資4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占股49%,馬雲覺得手裡不缺那麼多錢,最終孫正義20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占股34%。
這是一筆讓孫正義「封神」的投資。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孫正義投資的2000萬美元變成了500億美元,漲幅高達4000倍。
在這一年,孫正義榮登「日本首富」。
當然,孫正義引以為傲的投資並非只有阿里巴巴,比如國人熟知的:雅虎、新浪、網易、PPTV、人人網、盛大網路等。
2016年,孫正義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為軟銀的「願景基金」募資。在私人飛機上,孫正義翻閱著即將展示給中東投資者的PPT,PPT上預期募集規模為30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當時全球最大的私募公司黑石的管理規模。而孫正義思索片刻,竟對助理說:將募集規模從300億美元改為1000億美元。助理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要知道從2014年到2016年,全美風投行業募資到的資金一共才1100億美元。
而孫正義卻微笑說:人生短暫,格局要大。
2017年成功募資1000億的願景基金隨孫正義開始「揚帆出海」,成為了全球風險投資領域一股彪悍的力量。
風險投資一般投資流程是在小規模企業,進行小規模投資,待企業做大後,再追加投資。
但孫正義的「瘋狂」不允許他這麼保守,1000億美元每天接近上千萬美元的利息也催促他快速盈利,孫正義給指定領域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巨額資金投入。孫正義就是要證明,一口氣能不能吃成個胖子?
從2017年到2019年,願景基金累計投出了86家公司。
共享辦公獨角獸,WeWork:185億美元;
共享汽車獨角獸,Uber:93億美元;
手機晶元設計獨角獸,ARM:82億美元。
願景基金猶如一隻巨鯨,每一筆都想要顛覆整個行業。
然而狂熱的投資,市場給他好的回報了么?
二、3年虧損16.7%,孫正義的「投資神話」呢?
僅2020年上半年,孫正義投資的企業就有三家破產。其中,德國支付大鱷Wirecard申請破產,軟銀直接損失為9億歐元;美國電商平台Brandless倒閉,軟銀又痛失2.4億美元;明星創業公司Oneweb申請破產保護,軟銀之前投資的20億美元打了水漂。
2019年,曾被孫正義看好,被稱為「下一個阿里巴巴」的WeWork上市失敗,這個被孫正義一手養大的「巨嬰」還因不滿軟銀未能履行30億美元的股權收購要約,將孫正義告上了法庭。
接受媒體採訪時,孫正義坦言:願景基金投資的86家公司中,有15家可能會破產。
除了破產,願景基金投資的很多公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裁員。
其中,美國共享計程車平台Getaround裁員25%,智能披薩外賣公司Zume裁員80%。這種大規模裁員,要麼是破釜沉舟,要麼是已處在破產的邊緣,總之,很不樂觀。
2020年4月,軟銀2019年年報一經出爐,整個市場都震驚了。
2019財年,願景基金規模縮水1.8萬億日元,摺合約為167億美元。3年過去了,願景基金的投資人虧損了16.7%。雖說人有失手、馬有失蹄,但這次孫正義失手的好像有點大。孫正義從「日本首富」跌落成「日本首負」。
不知當時願景基金最大投資人沙特王儲薩勒曼作何感想。
三、2020年,願景基金「自愈」了
為了自救,孫正義開始了壯士斷腕。
首先是出讓股票,如不想辦法騰挪足夠的流動資金,軟銀恐怕難以支撐到下個財年。
孫正義首先拋售了流動性最好、市場接盤意願最強的阿里巴巴股票,單單這一筆,孫正義收回了154億美元。
隨後,孫正義又陸續拋售了美國第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T-Mobile、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部分股權。
除了出售股權,孫正義在2020年7月成立了股票和衍生品投資部門,投資一些流動性好、可以隨時變現的中國互聯網概念股,如愛奇藝、嗶哩嗶哩、拼多多等。
孫正義的願景基金從投資創業企業的一級市場風險投資基金,搖身一變成為參與二級市場交易的私募基金,對此孫正義解釋:自己只想投資指定領域裡最出色的公司,至於對方是否上市,他並不關心。
也的確,當年孫正義以470億美元的估值投資WeWork時,其「天價」估值已經不需要上市了。
而最令孫正義欣慰的,當屬此前投資的創業公司「回春」了,願景基金開始「自愈」了。
2020年3月,孫正義分別向鏈家旗下的自如和貝殼平台各投資了1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40億元,占股7.1%。2020年8月,貝殼以「居住服務平台」第一股的身份在美國上市,上市當天漲幅為87.2%,貝殼市值最高峰時曾超過6600億元。僅半年的時間,孫正義投出的140億元變成了470億元。
2020年底,美國餐飲平台DoorDash成功上市,上市後給孫正義和願景基金帶來約110億美元的浮盈。
除此之外,美國打車公司Uber、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陸續上市,給願景基金帶來了新的生機。
軟銀2020年年報出爐,凈利潤高達4.9879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2948億元。孫正義重回日本首富的寶座,軟銀也成為全球第三大賺錢的公司。
至此,孫正義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四、結語
這個世界什麼都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僅一年的時間,孫正義以446億美元的身價,從「日本首負」重回「日本首富」,位列全球富豪榜第33位。
孫正義的成功有運氣成分,但更多的獨到的眼光,和大膽的行動。
如今的孫正義剛年過60歲,他的野心、抱負絲毫未減。
有人說孫正義一半是馬雲、一半是索羅斯。一半是瘋狂的企業家,一半是瘋狂的投資人。
當然,合在一起,那便是100%「瘋狂」的孫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