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宋代的韓維在《庵中睡起五頌寄海印》中寫道:「夢境覺來元一際,不勞脣齒話無生。」
醒來的那一刻,才發現夢境只有一瞬間,匆匆而逝,也許我們就不用說什麼了。
偏偏是這一瞬間的夢境,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和思考。古往今來,有太多的名人賢士,乃至如今的科學家,都對夢境特別感興趣。
春秋戰國時期的莊子,以「夢蝶」一事流傳於世。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莊周是蝴蝶,還是蝴蝶是莊周呢?
南朝的江淹,早年夢到郭璞贈筆,進而以精妙絕倫的文章名動天下,成為文壇領袖。後人就把「郭璞贈筆」這件事稱之為「妙筆生花」。
唐朝的李白,還未成為詩仙之前,也夢到了自己身處於茫茫天地當中,毛筆一動百花齊放,墨汁所留之處洋溢著勃勃生機,讓人驚嘆。
其實,無論是莊子,還是江淹,抑或者是李白,他們都在夢境當中有所得益,最後有所收穫。難道說,這夢境,真的有「預示」的作用嗎?
02
古時候,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考生上京赴考,途徑一個山村,遇到了一戶人家在辦喪事。由於他覺得不吉利,心生畏懼,就快步離開了。
來到城裡面,他找到了一家客棧投宿。那一晚上,他夢到了奇怪的畫面,自己重新回到了那個山村當中,而且一直向棺材走近。
夢中的他比較好奇,就快步走了過去。誰知道,棺材旁邊空無一人,就只有一些紙錢和元寶。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副棺材並沒有完全被關上。
他往棺材一看,才發現棺材當中什麼人都沒有,就只有一些陪葬的金銀首飾。那一刻,他特別疑惑,為什麼棺材當中沒有人呢?
很快,這位考生就醒來了。每當他想起這個夢境,他都覺得不太好,就垂頭喪氣,認定了自己此次上京赴考將白忙一場。
在他下樓的時候,一位老人喊住了他,問道:「小夥子,為什麼如此垂頭喪氣呢?」
考生就把自己的夢境完完整整地說了出來。聽了他的話,老人家說道:「這是好事啊,為什麼你要如此沮喪呢?所謂見『棺』發財,此次上京,你必然有所收穫。」
後來的結果,還真的如同老人家說的一般。
03
這些夢境的案例,都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夢境,還真有可能存在「預示未來」的功能。
有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夢的問題解決理論。
大致意思是,夢主要是用來處理與生存法則有關的信息。因此,夢能給我們提供有關如何解決問題的深刻見地。
也就是說,你身處於什麼環境當中,遇到什麼問題,夢境都會給你製造一個差不多的環境出來,或者間接地提出建議,讓你解決這個問題。
就拿「莊周夢蝶」這個案例來說,莊子是一個追求瀟洒和自由的人,所以他對於世俗的觀念,不加理會,甚至有些厭惡。
為了解決他的這個問題,夢境就會讓他成為蝴蝶,飄飛在天地當中,從而感受到超越世俗的瀟洒和自由,完全實現了他的願想。儘管,這種實現是短暫的。
對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夢境對於人之心理,有著「激勵」的作用。人之心理的力量,很有可能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強大。
夢境心理學鼻祖榮格也認為,夢是人的慾望的替代物,它是釋放壓抑的主要途徑,以一種幻想的形式,體驗到這種夢寐以求的本能的滿足。
說到底,以上種種的「夢境」案例,都跟人之慾望滿足,以及心理激勵有關。
04
夢到這兩樣東西,預示了你下半段人生的大吉。
首先,夢到「棺材」,這是最經典的例子。很多人都認為夢到棺材不好,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見「棺」發財,往往是有財運的開始。
在夢境心理學當中,有這麼一個名詞,叫做「反夢」。大致意思是,你所夢到的東西,其所代表的意義,跟你日常理解的,那是截然相反的。
就像你夢到了洪水,難道就真的預示有洪水出現嗎?其實,水能生財。有太多的福氣和財富,都是這「水」帶來的。
其次,夢到讓你歡樂的事兒,會讓你緊張的內心得以舒緩。所有的好,可以預示著更好。就連壞事,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又何談是好事呢?
在夢境心理學當中,有一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夢歡樂」。也就是說,你所夢到的,是你內心深處最想要做成的事兒。它的出現,會給人激勵的作用。
有心理研究者認為,歡樂之夢,預示著在現實生活中你所從事的業務會有不錯的收穫。
一切夢境,都跟你個人的看法和選擇有關。心如何,意便如何,心態特別重要。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