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伏羲先天圖是宋代的邵雍發明的。
然而用腳趾頭想一想也知道。
先天圖,最少最少是一萬年以前的圖。
伏羲六十四卦先天圖,是在先天八卦方點陣圖的基礎上八卦相重而成。
先天八卦,是按照月相納甲的方法排列的。
用先天八卦來對應不同時間的月相和方位,就是「納甲」。
納,歸也,歸納之意。
「納甲」法,其實是用甲乙丙丁等天干,來表示月亮「歸昧」的方位!
重要的話說三遍:
所謂八卦「納甲」法,其實是用甲乙丙丁等天干表示月亮「歸昧」的方位!
「納甲」法,其實是用甲乙丙丁等天干表示月亮「歸昧」的方位!
「納甲」法,其實是用甲乙丙丁等天干表示月亮「歸昧」的方位!
伏羲先天圖上的先天八卦方位,就是用納甲法制定的:
震卦形如新月,農曆初三黃昏時位於西南庚位,所以震卦納(歸)庚。
兌卦形如上弦月,農曆初八黃昏時位於西南丁位,所以兌卦納(歸)丁。
乾卦形如滿月,農曆十五黃昏時位於東方甲位,所以乾卦納(歸)甲。
巽卦形如缺月,農曆既望晨時位於西北方辛位,所以巽卦納(歸)辛。
艮卦形如下弦月,農曆二十三晨時位於東南方丙位,所以艮卦納(歸)丙。
坤卦如同晦暗之月,農曆三十晨時隱藏於東北方乙位,所以坤卦納(歸)乙。
月相變化是由坎離日月運行造成的,所以坎納(歸)戊,離卦納(歸)己,歸於中宮。
所以漢代的《周易參同契》就把先天八卦和日月明易的原理說得極其清楚。
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王四季,羅絡始終。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宮,戊己之功。—《周易參同契》
八卦方位和月相、天幹完美結合在一起,彷彿天道昭昭,周而復始,和月亮的陰晴圓缺、日月的往來相推、陰陽的反覆變化保持著高度同步。
上古聖人(天文官)羲和(伏羲)仰觀天象,發現了月亮的運行和太陽的周期如此有規律,月相變化如此暗合天道,於是發明了先天圖。
八卦和六十四卦,就是從此產生的。
有卦,必然就有先天圖。
易卦產生的時間,遠在萬年以前。
先天圖的產生時間,也在萬年以前。
那些認為先天圖是邵雍發明的人,在聽信某些蠢貨專家大師的說法之前,用腳趾頭想過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