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探索」風水改命 那些不可說的秘密

2022年07月03日12:10:03 風水 1576

「揭示探索」風水改命 那些不可說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名師聚寶盆山水畫鑒賞

風水的含義

風水界的鼻祖郭璞,在《葬書》中首.次提到了[風水]一詞,說:葬者 藏也 乘生氣也 氣乘風則散 界水則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謂之風水

他用[風]與[水]這兩種元素外形的展現來說明[氣]的[來與止聚]奠定了風水的理論架構。郭璞說的這個[風水]和我們現代人了解的氣功都講到了氣,而現在很多人把它理解為氣流,其實這裡的氣應該理解為中國道家中所說的[炁]代表的是能.量。古時候的風水師多數是修.煉有素的道士,能夠看到地穴上的[炁]所發出的光,也就是能.量。

中華傳統文化講天.人.合.一,也就是指人的身體結構都帶有天地結構的信息。就好比人身上有經絡和穴位,大地也有脈絡,有穴位,大地的脈絡叫做龍.脈,大地的穴位就叫做地穴。不管是龍.脈還是地學上都有神,神根據天地運轉的規律,奉天之旨意,利用大地的血脈,形成[天地人]的合局,打通了[天地人]上下的通道,以此來讓天地人三才協調運轉,[天.人.合.一]的學說也由此而來。更準確地說,應該叫[天地人合一]。

簡單地說,遵循天地運轉的規律才是好的風水。反之,破壞大自然的風水之道,不但可能不奏效,更會帶來災害。

地穴風水

我們知道萬物有靈。就好像我們要給過世的祖先選一個好地穴安葬,說是會影響後人的運勢。顧名思義就是祖先好了,後代就跟著好了。可是這兩者之間根本就是不同的個體,而且已經在兩個世界了,這根本就解釋不通,但風水學上認為人是父精母血的結合體,與其直系的血脈之間是有著潛在的聯繫。所以祖先靈位和後代的關係還是有著某種微妙的聯繫和影響的。而今天的科學也已經證實了這種說法。

「揭示探索」風水改命 那些不可說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量子糾纏

曾經有科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取出了幾個人的精.子細胞,放到了離本人相隔很遠的地方。然後,對著參與實驗的其中一個人的背後猛擊一掌,讓他受到驚嚇。不可思議的是,在遠方的實驗室里,這個人的精.子細胞也同樣表現出受到驚嚇的反應。這種現象被現代量子物理學稱為量子糾纏

物理學家講,兩個或者是多個量子系統之間存在非定域、非經典的強關係。用通俗的話講就是無論兩個粒子之間距離有多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也不需要任何的連接,一個粒子的變化都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表現。

而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易經·系詞》中也說: 「無有遠近幽深 遂知來物 非天下之至精 其孰能與於此」 說的就是:卜筮之應。無論時間或者是距離得遠近,都能料知未來的事情。這正好和量子的運動規律是一致的。量子理論從側面的解釋了風水為什麼會起作用。

我們知道在命理界有一個重要的法則,就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沒福就不會居住到有好風水的地方。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房子,看似都是自己決定的,其實都是命中注定的。命好就會不自覺地選中風水好的房子。該走霉運了,就會選擇到風水差的房子。

明太祖朱元璋

一個人要是聘請到了有真才實學的風水師為他調風水,那也是到了他改變命運的時候了,這個風水師就是他命中的貴人。就像明太祖朱元璋,他是中國歷代.開國皇帝中家境最.差的,怎麼最.後當上皇帝的呢?根據記載,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前出身十分貧窮,小小的年紀就得去地主家去放牛。後來因為連年的災害,再加上瘟疫的盛行,朱元璋的父母被活活餓死。為了安葬父母,朱元璋買了最.簡單的草席,裹著父母埋葬在附近的一座山上。不久,天下起了暴雨,山洪爆發,將剛埋好的父母的遺體衝到了山地的一個位置上。天晴之後,朱元璋發現自己的父母被泥土埋在了一起,就在那個位置上做了個記號就離開了。

後來,朱元璋參加了起義軍,最.後做了皇帝。他對之前沒能好好地安葬父母的遺體一直耿耿於懷,於是便決定給自己的父母遷墳。他派風水大.師劉伯溫前去考察。當年做記號的那個位置的風水。劉伯溫四處查看後,竟然發現朱元璋的父母已經被葬在了龍窩裡,怪不得他能當上皇帝。朱元璋沒錢買棺木,自然也就沒有找風水師看地穴,是老天爺那場暴雨幫他把父母安葬在了一個龍穴上,他就當了皇帝,這也是朱元璋有當皇帝的命。

這件事印證了風水界的一句話:一命 二運 三風水,這個[風水]是排在了[命]和[運]的後面的。現在的人雖然想通過風水來改變命運,可是這個風水排在了[命]和[運]的後邊,它怎麼能夠改變人的命運呢?

命中注定,積德在先

命就是一個人的[八字]。根據你出生的年月日時換算成天干地支。根據這八個字就能推算出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一生的榮辱禍福,貧富壽夭。命雖然由天定,運還是可以改變的,風水既不違背自然,以上這些都是外部的力量。那人可以決定的,就是去修習善心,研讀聖書。因為除了我們常聽到的一命二運三風,《水易經》中還有一句話說:為仁者 有五令 一德 二命 三風水 四積陰功 五讀書。這裡為什麼把[德]放在第.一位呢?德是一個人的根,他決定人的命運的富窮,而看風水的陰陽術,只能改變人生的一些小的方面。

要想今生和來世得福報,那就得積德行善。那麼讀書為什麼被排在第五呢?是因為一個人縱然聖賢書讀的再多,文章寫的再好,如果沒有積下德照樣寒窗度日,布衣到老。細細掂量這句話的排列順序,感覺真的是把人生的根本問題概括的非常的透徹深刻。

自古以來,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家族的興旺,都是自身的福德造就的,很多還和祖上所積的福德有關係,不是一時求來的,也不是花多少錢能買來的。這是一種天地運行的自然規。

過去的風水師都是叫敬天敬地,積德行善與自然和諧共處。而現在的風水師多數是明碼標價,哪個哪個地段多少錢,從幾萬到幾百萬都有,把錢財看成第.一位的了,而大多數都是通過羅盤來鎖定取向的。

在風水界有句話叫做:一.流先生觀星斗 二流先生看水口,三流先生背著羅盤滿身走。真.正的風水師像唐末之前的風水師是不依賴羅盤這類工具的。實際上最.初的羅盤是用來指南定位或用於奇門遁甲占卜之類的,跟風水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到了唐末,楊筠松為了向民間普及風水,就設計了風水羅盤,讓後人可以根據前人留下的風水表象的經驗總結,利用羅盤來推斷。總的來說,萬物都源自宇宙,包括人、事、物,風水這回事起不起作用,主要還是得看一個人的德行符不符合宇宙之道。

「揭示探索」風水改命 那些不可說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風水分類資訊推薦

易學風水入門——十天干己土,以及己土人的格局喜忌? - 天天要聞

易學風水入門——十天干己土,以及己土人的格局喜忌?

各位好,本期我們來了解下十天干中的己土,以及己土人的格局喜忌。《滴天髓》有云:己土卑濕,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己土卑薄軟濕,乃戊土枝葉之地,亦主中正而能蓄藏萬物。
家裡擺放神位,什麼朝向最好?很多人都選錯了! - 天天要聞

家裡擺放神位,什麼朝向最好?很多人都選錯了!

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擊文章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風生水起」每天推送的最新文章動態。感謝您的關注!很多人喜歡在家中擺放神位,祈求神靈庇佑。然而,你可知道,神位的擺放朝向大有講究。今天,我們來探討神位擺放的最佳朝向,提升家居風水。
解讀老祖宗說的:「家開青龍門,賽過祖宗墳」,青龍門是指什麼 - 天天要聞

解讀老祖宗說的:「家開青龍門,賽過祖宗墳」,青龍門是指什麼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我們的先輩們留下了許多富含深遠智慧的諺語。其中,「家開青龍門,賽過祖宗墳」就是一個引人深思的例子。那麼,「青龍門」究竟是指什麼呢?這又是如何成為了家庭繁榮的象徵呢?讓我們一探究竟。「青龍門」在風水學中被用來指代家庭的正門。
門後的秘密:風水學如何決定你的財富與健康 - 天天要聞

門後的秘密:風水學如何決定你的財富與健康

風水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門重要學問,也是中國古代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環境關係的一種認識和處理方式。風水學的核心思想是「氣」的流動和積聚,通過合理布局和觀察環境,來達到調節家居風水,改變人的運勢的目的。
屬鼠的你,家裡這些風水忌諱要警惕,別讓小失誤釀成大錯! - 天天要聞

屬鼠的你,家裡這些風水忌諱要警惕,別讓小失誤釀成大錯!

點贊加關注,評論一句我接,從此一順百順!在古老的東方文化中,風水學被賦予了深遠的意義,它不僅是一種生活哲學,更是一門關乎家宅安寧的神秘學問。特別是對於屬鼠的朋友們來說,家居風水布局上的一些細節,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運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那些不容忽視的風水忌諱吧。
搬新家記得,這「3處」放硬幣,「寓意好」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搬新家記得,這「3處」放硬幣,「寓意好」建議收藏!

搬新家記得,這3處放硬幣,寓意財運亨通,生活更如意——你可千萬別忽略了新房剛搬入時,是最適合進行一些風水布局的時候。不僅為了美觀,更為了家庭運勢。在這之中,放置硬幣便是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很多人可能對此並不在意,但你知道嗎?硬幣的擺放位置,實際上關乎著家庭的財運和和諧。
夢見逝去的親人,是上天在給你這五個提示,大吉大利 - 天天要聞

夢見逝去的親人,是上天在給你這五個提示,大吉大利

在閱讀之前,溫馨提醒您,本文僅供參考娛樂,不可迷信!夢,是心靈的竊竊私語,是潛意識的漣漪。當我們在夢中與逝去的親人重逢,那朦朧的身影,那熟悉的笑容,彷彿是穿越時空的深情呼喚。在民間傳說中,夢境被認為是陰陽兩界的橋樑,是生者與逝者溝通的神秘之地。
一圖搞懂「風水煞」 —— 「開口煞」 - 天天要聞

一圖搞懂「風水煞」 —— 「開口煞」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看似神秘而又無處不在的事物,而風水學中的「開口煞」就是其中之一。它雖然無形,但卻可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潛在的影響。接下來,我將繼續為您揭示更多關於「開口煞」的奧秘,以及如何應對它帶來的潛在影響。首先,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開口煞」的定義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