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包包往往價格不菲,
而不法分子也瞅准了
這所謂的「商機」,
其中,
不乏有些造假之人
為了追求「品質」,
竟然還專門報班
學習相關的鑒定技術,
只為造出
更「精益求精」的假貨。
近日,一位從事二手奢侈品回收行業的買家花11.5萬,從一位外地賣家手中購入一個二手愛馬仕鉑金包,並由同行作為中間人在遠程幫助驗貨,通過微信,拍下包的細節,經過6、7個細節判斷,從照片上看,認為這個包是真的。
然而,
第二天收到包後,
買家卻發現了端倪。
憑藉多年從業經驗
感覺包有問題,
送檢發現確實是假貨,
於是報警。
經過警方深入調查,
一個假冒品牌包具制售團伙
逐漸浮出水面。
8月1日起,專案組分別趕赴江蘇、陝西抓獲劉某、莫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警方在莫某家中查獲了大量皮具、包裝袋、鎖扣、制假工具以及待售假冒品牌包具。
據交代,
莫某曾經從事過
二手奢侈品銷售,
發現這一途徑
有著高額利潤後,
便起了歪念頭。
決定劍走偏鋒,
走「高端復刻」路線,
專攻二手愛馬仕。
他們通過在一些知名的鑒定機構開展的一些培訓會上,學習了相關的鑒定技術。因為他們想要走這種少而精且利潤巨大的模式,所以他們在工藝上精益求精,從有這個想法到學習到聯繫,製作出來了第一個讓他們滿意的成品包具,花費了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
據查,自去年10月開始,該團伙累計對外銷售總額為50餘萬元,現場查獲的未及銷售的假冒品牌包具,累計金額達116萬餘元。
記者丨毛鴻仁
編輯丨由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