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肚腩」越來越大?別不當回事!記住這些想不瘦都難

長期久坐可能會導致腹部肥胖
想要抓住春天的小尾巴科學「減腹」
該如何吃、喝、動、睡
往下看,都給你安排好了

別不當回事!

腹部肥胖會引發多種疾病


內臟脂肪主要存在於腹腔內

肝、胰、胃、腸道等器官的周圍和內部

其明顯表現就是腹部肥胖

腹部脂肪過多,會引發多種疾病


1
高血壓:肥胖者體內的脂肪組織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環量相應增加,心臟的輸出量增多,致使每分鐘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加,同時也使小動脈的外周阻力增加,進而導致小動脈硬化,促使高血壓發生。
2
高血脂: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現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
3
脂肪肝:在正常情況下,肝臟對脂肪的攝取、合成、轉運、利用等環節都處於平衡狀態,人體攝取能量過量,會導致肝臟對脂肪的攝取過量,從而導致過量甘油三酯在肝臟內堆積,引起脂肪肝。
4
糖尿病:肥胖者大多會存在體內的胰島素利用效率下降,胰島素控制血糖的工作量也會加大,因此機體只能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發揮作用。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容易導致胰島功能受損,出現不易控制的高血糖,發生2型糖尿病。
5
心臟病:肥胖的人,體內由於存在過多脂肪堆積,引起心臟負荷加重;體內脂代謝紊亂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肌細胞脂肪沉積,心室壁增厚,心肌順應性降低,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
6
骨關節病:肥胖導致下肢關節負荷增加,如果承載的負擔超過其負荷量,關節表面受力不均,會加速軟骨丟失、骨贅形成,導致關節炎的發生。同時,肥胖還會增加患手關節骨關節炎的風險。
7
痛風:由於肥胖導致的體內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內分泌紊亂等可能造成尿酸過高,誘髮腳趾、腿關節等疼痛,形成痛風。有調查表明,肥胖者的痛風發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出50%以上。
8
增加多種癌症風險最新研究顯示,腹部肥胖和人體18個部位的癌症發病率呈正相關,如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膽道癌等。

吃對東西很關鍵

記住這些想不瘦都難




管住嘴,邁開腿
想要科學減肥
「吃什麼、不吃什麼」十分重要


減肥期間到底該怎麼吃?
東北、西北、華北、華南......
不同地區的人減肥,有哪些建議食譜?


國家衛健委制定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  
春夏秋冬「三餐四季」食譜已備好
照著吃,想不瘦都難

此外,專家建議

減肥期間的飲食注意以下幾點

↓↓↓

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它是維持肌肉質量的關鍵


控制食用油攝入

全天總量不應超過20克

盡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

蒸菜、煮菜、涼拌菜


餐前喝還是餐後喝?

減肥人群每日推薦飲水量_____


想要減肥成功

喝對水也很重要

對於減肥的人群來說

每日飲水量

推薦為2000~2500毫升



那麼,是餐前飲水好

還是餐後飲水好?

其實都有一定道理


 餐前飲水、餐中飲水

可以佔用一部分胃容量

降低飢餓感,從而減少進食


 餐後飲水

可以幫助沖淡嘴裡的味道

減少再進食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

無論什麼時候喝水

都要小口慢飲

一次飲水量不要超過250毫升


減掉你的「小肚腩」

這組動作效果嘎嘎好!


如何有效減掉小肚腩?

試試這3個動作

快速燃燒腰腹脂肪



 坐姿踢毽 

上半身坐直

兩條腿交替做踢毽子的動作

注意保持上半身穩定

這個動作既能鍛煉腹部核心

又能提升髖關節的靈活性



 坐姿抬腿 

上半身輕度後仰

兩條腿交替抬起

或保持懸空交替抬起

用雙手觸碰膝蓋


做這個動作時要注意

肩部下沉、腹部收緊

不要出現探頭、弓肩駝背

和左搖右擺的現象



 坐姿轉體 

在交替抬腿的基礎上

增加上半身轉體的動作

可以加強腹斜肌鍛煉

快速燃燒腹部脂肪


專家提示

3個動作組合練習

可以有效消除小肚子

使腹部核心更有力量

戳視頻,快來跟練吧

↓↓↓


減肥總是差點事兒?

可能是你沒睡對!


很大程度上

睡眠也會影響減肥效果

睡眠不好、失眠

可能會對體重產生不良影響

影響體內整體代謝

加速胰島素抵抗增加進食的可能



減肥人群建議23:00前睡覺

睡前不要玩手機

如果睡前一直在看電子屏幕、玩手機

入睡後,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會持續很久

大腦可能仍會不停工作

從而對睡眠質量造成影響


實在睡不著該咋辦?

可以睡前5分鐘進行放鬆

做好深呼吸

讓心情、大腦慢慢舒緩下來

保持房間黑暗、聽音樂等

都能幫助下丘腦分泌褪黑素

幫助入睡


來源:央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