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護理院里的老人能「感知」到嗎?

3月20日是春分,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人們又可以開始賞花踏青,吃到新鮮美味的春菜。不過,有一群長年住在護理院、養老院的老人們,卻無法走出大門,那他們怎樣呼吸春天的氣息,感知春天的到來呢?在黃浦區老年護理醫院,醫護人員想盡辦法,儘可能幫助他們尋找春天在哪裡。

在市中心的這家護理醫院,僅有獨幢病區大樓,當太陽暖洋洋時分,便有護士和護工們推著輪椅、扶著老人,到他們心中的「小花園」來,呼吸新鮮空氣,晒晒太陽,撫摸一下身邊的花花草草。

「春天到了,花開了。」

「 對呀,你看,上個月,你剛剛幫他們澆過水。」

72歲的祝阿婆,患有腦溢血後遺症,每天出太陽後,最喜歡到這裡來溜達。因為病情不穩定,她在護理醫院一住就是兩年多,一年四季的變化,她只能在「小花園」感受到。祝阿婆說:「因為春天到了, 我就來晒晒太陽,對心腦血管有好處,對心臟也有很多好處。胳膊疼,曬一曬,就要好一點。」

說這裡是「小花園」,其實是陽台擴建而成的,大約40平方米大小。考慮到老人戶外活動不便,該院與綠化部門建立共建關係,硬是在螺螄殼裡做道場,打造出一個「春暉秋霞園」,依靠著有限空間,利用吊籃和花盆,根據季節變化布置景色。

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辦公室王靜說:「春暉秋霞園,主要通過綠色攀爬植物布置以及四季花卉,讓老年朋友們感受到四季奇妙的變化,大家在這裡,足不出戶就可以晒晒太陽,聊聊天。」

更有意思的是,一場別出心裁的「春天在哪裡」塗鴉活動也在這裡舉行。穿著藍白相間病服的老人們,一字排開坐在輪椅上,對照著準備好的春季花朵顏色圖片,手持蠟筆、畫卡,在白玉蘭、鬱金香等各種花朵上塗鴉起來,一會兒工夫,春天就來到了這群老人們的身旁。

「春天來了。」

「我在畫上海市花,白玉蘭。」

「桃花、菜花、櫻花,還有白玉蘭,很多很多,春天開的花多了。」

別小看這些有點幼稚的塗鴉,這也算護理醫院的一堂治癒課程。特別是對這群認知有障礙的老人來說,動動手,動動腦,多看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恢復記憶的療效。

醫院主治醫師顧大為說:「我們這邊很多老人,認知功能相對減退,增加一個繪畫課程,可以改善他們的認知。再加上春季空氣新鮮度比較高,可以改善他們的呼吸功能。」

  作者:

編輯:周辰責任編輯:蘇展

來源:上海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