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看的髮型可以給顏值加幾分?

我對美麗的理解,可以從頭髮追溯起。


小時候,我對於美的認知來自別人,比如我媽媽。


她常常會帶我去剪齊耳的短髮,總是對我說:「短髮乾淨又好看。


也正因如此,我整個小學都沒有留過長發,一直是這麼一個類似蘑菇頭的髮型。



「好看!」

「好看嗎?這種蘑菇頭?」

也許吧,那時候我也許是覺得好看的。


小學時我身邊的同學也有不少留了長發的,起初還不覺得什麼,可是到了後來,我越來越羨慕她們擁有的飄逸的長髮。


我後來也發現了,我喜歡長發,我覺得長發是美的。


我似乎開始有了對於「美麗」的想法。



小學畢業後,我跟我媽媽說,我要留長發。直到上了初中,終於如願蓄著長發。


不過後來發是長了,卻沒有「型」。


我去了理髮店,聽從理髮師的意見把頭髮剪到齊肩長,再把發尾剪到齊平,之後的一段時間都是這麼乖巧的髮型。



但其實,我並不是很滿意這個髮型,它讓我想到了我小學時候那個蘑菇頭——只是變長了一些罷了。


不過我後來也就接受了,看久了,也覺得蠻不錯的


可能也只是因為發覺沒法改變,開始催眠自己。


「也許,這也挺好看的。」


誰知道呢?


美麗,也許只是自己的幻想,或者只是你對於無法改變的東西的安慰劑。



高中時,因為我們學校對於髮型之類管得並不嚴格,只要你的髮型不會太出眾,學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所以我又有了充分的條件來搗鼓我的頭髮。


高中的我,每個髮型都代表著一段時間裡自己對美的理解。


高一時我喜歡看動漫,對於公主切這個髮型印象深刻。因著喜歡這種風格,我想著一定要搞一次。



等待著留長了,便興緻沖沖地跑去理髮店,簡單描述了一下。但是理髮師的技術不行,剪毀了。


從此我便盼著這頭髮快點留長,也對自己不太自信起來。


我沒好意思說這是公主切,總把這些頭髮別起來,不讓人看到。


也許我就該留普通的髮型呢?也許和大家一樣的才更好吧?我開始有些迷茫了。


「看看你這髮型,這美嗎?」「但這不是你自己想要的嗎?」我的內心是這麼想的。


我所追求的美麗,難道只是青春期的叛逆嗎?


那之後很長時間,我沒有再在我的髮型上加入自己的小感覺,老老實實地留著頭髮。



終於有一天,看著自己留長的、毫無特色的頭髮,我心頭煩躁,還是下定了決心再去改變。


這次,我換了一家店,讓髮型師給我剪時興的有層次感的髮型。


這個理髮師靠譜多了,我對我的新髮型很滿意。


不過,這個髮型,美則美矣,卻始終達不到我心裡對於「理想髮型」的標準。


美麗到底是什麼?是自己滿意的?是適合自己的?又或許,只是新潮時尚的?


直到高二時,我痛下決心,要進行一次大改變。


我走進了上一家理髮店,跟髮型師描述了我想要的髮型——短髮,一定要短,然後發尾要有層次。



髮型師聽懂了:「短點的狼尾是吧。」還真是我要的感覺。


不過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這次剪完之後,毫不誇張地說,我看到了一個新的我。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全新的我。


幹練,帥氣!


從同學的反應中看,我髮型的改變無疑是令人震驚的。同時,也是成功的。


我的改變太大,一下從那個淹沒在人群里的普通女孩蛻變成了有獨特風格的女生


我越來越欣賞自己,也從外界獲得了一些對於我的改變的支持。


我想,這也許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美麗吧。


後來,我的髮型便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染或者燙,也都是差不多的心境。


美麗,是來自外界的滿足感嗎?


也許是吧。


因為我從外界獲取了情緒價值,獲得了自信。但同樣的,我終於學會了欣賞自己。


我發現了新的美——不是浮於表面,不是眾星捧月,也不是隨波逐流的美。


美麗是一面鏡子,它映照外界所有,也映照我們內心。


它不是別人口中的三言兩語,不是虛無的安慰劑,不是叛逆,不是新潮和時尚的事物。


美麗是一種力量,我們可以從外界中發現它,並依靠它來填充我們的心靈。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要謹防陷入追求美麗的怪圈。


美麗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負擔,而是應該作為強心劑,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