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紗照之溫柔陷阱 誰動了我們的錢包

同事準備拍婚紗照,諮詢我們這些過來人。說起這嘛事,感慨很多。

拍婚紗照其實就是本人,女友和影樓三方面博弈的局面。鑒於婚紗照的特殊性,本人是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的,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般知名一點的影樓會搞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和女友就是在一次大型活動中進入角色的。這家影樓的名字也起得很有個性:「端盤子的女人」。

通常影樓會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搞活動,規格高一點的會在大型購物中心搞。那一次,我和女友逛超市時欣賞了一場精彩的影樓模特表演,確實美奐美崙,震撼人心。再加上漂亮的服務小姐那熱情的態度,體貼的關懷,更重要的還有誘人的優惠,一番唇槍舌戰下來,我們簽了一份3000元左右的拍婚紗照合約。令氣氛達到高潮的是,每簽一份合約,影樓就現場為你慶祝放煙花。那一時刻,讓你嘗到被眾人包圍,明星般的滋味。


影樓只收了微不足道的訂金,卻隆重地為你個人做很周到細緻的服務。沒有理由懷疑他們的誠意和專業精神,更何況那些令人炫目的效果就擺在那裡呢。


以後差不多每隔一段時間,影樓就會打電話過來彬彬有禮地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去拍照。我們那一段時間剛好有點事情,差不多拖了一年。搞到後來一接到影樓的電話心裡就有些內疚。人家太客氣,太禮貌了,一切都設身處地地為你著想。

終於敲定了拍照的日期,我們受到了熱情體貼地接待,影樓的布置也讓我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一切都很好。不過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女友看中了一款很不錯的歐式風格婚紗。我也認為以女友高挑豐滿的身材穿上這款,效果肯定很出彩,影樓的服務小姐也不失時機地搬出做好的巨幅海報給我們展示效果。就是這款了!不過我們被委婉地告知:這一款連同這一邊的服裝都是VIP級別的,我們的合約不包含這些服裝。那就看看另外一邊那些普通一點的婚紗吧!比一比,還真覺得有點彆扭。我小心翼翼地問女友:「你覺得怎麼樣?」看她遲疑不語的神態,為了今後的幸福著想,我立馬說:「那我們就在VIP那邊選婚紗吧!」服務小姐向我投來意味深長的一笑。當然啦,因為更換服裝,每一套我得多付100元。


經過試穿,幾個主題的服裝挑好了,接著就是化妝的環節。其實整場戲的主角就是女友,我明顯地感覺自己只是拉來做配角的。既不要花心思在服裝上,也不要花心思在化妝上,唯一要做的就是刷卡。化妝師很熟練地干著她的活兒,嘴也沒閑著,不大工夫就和女友建立起了親切的友誼。不過,這化妝師的手藝還真不是吹的,一雙手彷彿會變魔法,就這麼東劃拉一下,西撥弄一下,效果就開始顯現。別說我驚訝,連女友也不斷嘖嘖自己鏡中形象的神奇改變。

化妝師提了一個小小的建議,問我女友願不願意試試另外一種「東東」。不好意思,「東東」這兩個字是我在這裡用來指代某樣化妝品的,我一直搞不懂那些瓶瓶罐罐的名字和用途。這個「東東」抹在臉上,可以使臉部皮膚顯得更嫩滑,而且富有彈性。鑒於剛才在服裝上的教訓,我警惕地插了一句:「價格怎麼樣?」化妝師漫不經心地回答:「普通的呢,30元一隻。這種有特效的呢,350元一隻。沒有用完的話,你可以帶回去的,或者下次化妝時用。」對於服裝,我好歹還可以看出點什麼。對於這個「東東」,喲,就小手指頭那麼大一點,我全然是外行。我只好看著女友的臉,女友卻一心仔細端詳鏡中的自己。「一輩子不就這麼一回嗎?留一個好的影像以後也好回憶,就用這種吧!」女友一錘定音,我心頭的石頭也落了下來,沒有一點不高興地樣子。這個時候,態度很重要,太小氣也不行,太不把錢當錢也不行,總之要合乎女友的心思才對。


化妝師向我投來同樣意味深長的一笑,彷彿在調侃我:「嘿,這小子,還算識相。」在化妝師另一個小小的建議下,女友還戴上了一付五彩繽紛的彩甲,果然增色不少。當然,每增加一個項目,就會開張單給我,然後我老老實實地跑去收銀台買單。女友象公主般被眾星捧月,我多多少少有點象位「落難王子」。到了這個地步,我也知道自己只有被宰的份了,就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道坎?希望那些貌美如花的服務小姐手下留情點。

室內拍攝,外景拍攝,不斷變換姿勢,更換服裝,一位披著一頭長髮,外表頗具藝術氣質的男攝影師狂按快門,「咔嚓」,一張;「咔嚓」,又一張。折騰了一個星期,終於拍完,然後我們被通知去選相片。攝影師抓拍的水準還是很不錯的,儘管還是沒處理過的相片,我們已經有九成滿意了。但麻煩事又來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口氣選了近百張。服務小姐提醒我們:按合約我們只能選36張入相冊。如果要多選的話,每多選一張要付30元。幾經篩選割愛,最後還是選了60張。


又過了一個星期,所有相片的後期處理完成了。我們前去取相片,幾大本厚厚的精美相冊。經過藝術加工過的相片,其美感又上了一個台階,簡直不敢相信相片中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一遍恭維聲中,心裡還是美滋滋的。還有數張放大做成海報的,咦?怎麼沒有相框?當我發出這樣的疑問時,服務小姐禮貌地告訴我:合約中是不包含相框的。總不成就這樣粘在牆上吧!在討價還價一番後,影樓答應以一個優惠的價格給裝上相框,裝裱好。附帶地,那些和氣的服務小姐又提出一個合理的建議,建議我們給這些海報加一層技術保護,這樣就永保鮮艷,不怕灰塵,不怕水,不怕長霉。萬一髒了,還可以用抹布直接清潔。真是好主意!只是這一項所謂的技術處理,我又得掏出大洋好幾百。想想也是,人家說的也在情在理:幾千都花了,怎麼還在乎這後面「超值」的幾百呢?


本來只計劃化3000元的婚紗照,最後差不多6000元才大功告成。不過,相比較後來裝修新房子,這就小巫見大巫了,同樣是超出計劃多多,嘿嘿!——難怪這些年我拚命掙錢,卻總覺得錢不夠花。現在,我明白了。


後記:可以把這篇文章當成一個經典的營銷案例來讀,無疑影樓是很成功的。這也可以作為所謂「體驗式消費」的一個註解吧。不要低估其中服務所創造的價值,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網路語言:「咱賣的不是產品,是微笑。」嘿嘿,千萬不要理解成是「賣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