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眼拙一點,大有益處

我生來眼拙,初識人面,隔段時間再見,就沒一點印象了。尤其是上了年紀,原本熟識之人,也心知肚明,可就叫不出名姓來,弄得自己尷尬,對方也難受,只好雙雙自嘲,「老了,不中用了!」

更糟糕的是,因為眼拙,對現今社會上的時尚竟然一無所知,既不會說江詩丹頓帕瑪強尼手錶之名,也不曉得有法拉利阿斯頓名車之物;當然,與野老我等毫不搭界的,什麼愛馬仕包、卡林卡墨鏡、古馳皮鞋等之類的世界名牌,就更不知其所以然了!難怪人家笑我「有眼不識金鑲玉」了,眼拙之極矣!

儘管眼拙讓我與時尚無緣,但眼拙可以使人心靜。在物慾橫流、五光十色的現今社會裡,為人處世,眼拙一點,還是大有益處的。

眼拙,可以讓人「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所謂自處超然,就是我在「自處」時,盡量保持一種「寧靜致遠」的心境,拋卻煩惱,忘掉不快,一切「超然」於物外,不以得喜,不以失悲。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活得「瀟洒」一些,自己不要「太累」了。而處事藹然,就是要和藹、誠懇、謙和,與人相處,要平易、隨和,使人有親近之感;與人共事,要講風格,講大度,使人能感受到尊重之情。

眼拙,還可以讓人「有事斬然,無事澄然」。我把這視為「有事幹事,無事休閑」的辯證法,說白了,就是幹事的時候要有雷厲風行的作風,既要深思熟慮,又要斬釘截鐵,明白果斷,當斷則斷;既要符合法規、民情,又要公正、合理,這樣才能凝聚人心,眾志成城。而在清閑之時,不要心情浮躁,更不能無事生非,利用大好時機讀書、看報,充實自己,修身養性,提高自身素質,也可休閑娛樂,陶冶情操,愉悅身心。

眼拙,又可以讓人「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這是我正確對待名利、地位的態度,順利之時莫忘了失意、彷徨之境。我認為,一個人在志得意滿之時,要心謙身平,淡泊名利,千萬不要驕傲自滿,盛氣凌人;自己做出成績,受到他人讚揚之時,更不可忘乎所以,應該「淡然」處之。反之,失意了,要「泰然」處之,因為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難免有個「三長兩短」,溝溝坎坎,「不如意事常八九」么!遇到失意事,千萬不可自暴自棄,應該失意不失態,「泰然」處之為好。

上述「六然」,就是明代學者崔銑在《聽松堂語鏡》中提出、被後人稱道的「六然訓」,也是我這個眼拙之人時時引以為鑒的座右銘。

有這個「六然訓」為座右銘,使我受益匪淺,老來能夠時刻警醒自己:一不心躁,任憑世上五彩繽紛、燈紅酒綠、時尚名牌的誘惑,「我自巋然不動」,坦然度餘生;二不攀比,「不知有漢,不論魏晉」,喜歡過「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不改其樂」的簡單生活;三不落伍,「不知老之將至」,活到老,學到老,不一葉障目,接受新事物,步步跟著時代潮流走。

為此,我更加深信,眼拙是一寶!眼不見為凈,耳不聽不煩,心不躁是安。當然,我說的眼拙不是眼瞎,耳靜不是耳塞,心安不是心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