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先行者鈦合金 vs. 帝舵碧灣1958型,只買一隻該選誰?

浪琴在前不久帶來了鈦合金版本的先行者系列腕錶之後,有不少人都開始將之拿來與帝舵的碧灣1958型作比較。說實話一開始我還真沒看懂這是幾個意思,畢竟一個是潛水錶,一個是飛行員表,放一塊兒比這不是鬧呢么?但在最初的不屑過後,我突然意識到是我自己錯了,因為當這兩者疊加在一起來看時,它們真的是一對勢均力敵的對手。而在深入地發掘它們各自身上的細節後,你會越來越清楚地發現,這兩款作品都為消費者提供了難以拒絕的品質價值比,而這也令它們很容易地就成為了「人生一表」的第一梯隊之選。

什麼是「人生一表」?我們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資金或興趣去擴充自己的手錶收藏。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擁有5塊、10塊甚至更多數量的手錶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除開真正的手錶愛好者們之外,大多數人所尋找的都是一款能夠基本做到對佩戴場合全覆蓋的手錶作品,它應該既能出現在運動場、也能出現在約會的場所,更能在正式的場合當中保持嚴肅的氣息。說白了,就是這款表應當具有一種「穩重優雅」的感覺。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這裡提到的兩款表都有著很濃的經典與運動混搭的魅力,並且它們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搭配皮帶或鏈帶的選擇。兩款表的錶殼均採用了混合飾面的打磨手法,特別是中殼的拋光斜邊,這是復古風格設計的一大特色。再有就是,這兩款表都使用的是一面帶有粒紋修飾的啞光黑色錶盤,同時他們還各自都在錶盤上使用了舊作美學,即鍍金的配色方案,通過這種溫潤之中流露出奢華感的調調來贏得消費者的心。

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全能型的配色主題,黑色本就是不會出錯的顏色,它可以與任何著裝風格相搭配,再有了金色的加持,更是令之如虎添翼。它們還都有著簡潔乾淨的盤面布局設計,兩者都沒有設置日曆窗,這定會讓純粹主義者感到滿意。這兩款表之間的區別在於它們所針對的類別方向,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審美異見。作為一款潛水錶,碧灣1958型配備的是一個旋轉刻度表圈,而鈦合金先行者身上則是一個頂面為拉絲、旁側斜面為拋光的圈環,也因此,先行者對於正式場合的適配程度要明顯高於碧灣1958型;但換到運動型手錶的角度,甭管近看還是遠看,碧灣1958型的存在感都要強烈得多。

從尺寸規格上看,浪琴鈦合金先行者的直徑為40mm,厚度為12.2mm,表耳外間距為49mm,這與帝舵碧灣1958型腕錶39mm x 11.9mm x 47.7mm的個頭兒相仿。雖然二者在表耳外間距上存在著1.3mm的差距,但先行者那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輪廓設計卻使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兩款表錶殼規格之間最大的區別除了一個是用鈦合金材質,一個是用精鋼材質打造的之外,就是防水等級方面了。在這一點上,鈦合金先行者可防水100米,而碧灣1958型則為200米,儘管差出了一倍,但兩者倒都足以滿足「人生一表」的標準了。

看完了外觀,就來看看機芯。在這裡二者依然有著不少相似之處:它們都搭載著帶有COSC天文台認證的機芯,動力儲備都在70個小時左右,且都配備了硅遊絲來抵禦磁場的干擾。所以這麼一看,只能說它們倆再次打了個平手。

總而言之,這兩款表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都很令人滿意。的確,帝舵的碧灣1958型在堅固程度方面要顯得更強勢一些,但這也讓它更偏向於運動表範疇,所以當在與正裝搭配時必然會產生一點點的違和之感。值得一提的是,碧灣1958型不論是皮帶款還是鏈帶款,價格都要比先行者貴3000餘元人民幣。所以,除非你是對潛水錶圈、200米的防水性,或乾脆就是運動表風格情有獨鍾,不然的話浪琴的先行者鈦合金腕錶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最優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