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2025年01月31日21:10:30 時尚 3435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電 題: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專訪武漢大學生態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磊

  中新社記者 金旭

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 天天要聞

  2025年是農曆乙巳蛇年。作為十二生肖之一,蛇為何能在民間信仰中成為重要崇拜對象?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對蛇的崇拜都出於哪些原因?關於蛇的神話敘事又有何不同?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生態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磊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 天天要聞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在中國十二生肖中,蛇緊隨龍後,被稱為「小龍」。蛇圖騰與龍圖騰之間有何聯繫?

  蔡磊:圖騰崇拜起源於上古時代,反映了遠古先民對自然和人類富有想像的認知。在他們看來,自然界的動物、植物乃至風雨雷電等具有和人一樣的精神和靈魂,能夠降福或降災於人類,掌控人類命運。一些動物和植物被視為氏族或部落祖先,同時被聖化為部落保護神和族群標識,形成原始圖騰崇拜。在遠古時代,蛇、熊、虎、鷹等都曾被視為圖騰崇拜的對象。

  關於龍圖騰和蛇圖騰的關係,較有影響力的觀點是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對龍蛇關係的闡述。他認為,龍圖騰,不拘它局部像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魚,像鳥,像鹿都好,它的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卻是蛇,這表明在當初那眾圖騰單位林立的時代,內中以蛇圖騰最為強大,眾圖騰的合併與融化,便是這蛇圖騰兼并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 天天要聞
2025年1月2日,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內展出的青銅蛇、石蛇等文物吸引參觀者觀賞。圖為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蛇。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中新社記者:蛇為何能在民間信仰中成為重要崇拜對象?人們對蛇的崇拜都出於哪些原因和需求?

  蔡磊:遠古的蛇圖騰經歷世俗化變遷,逐漸轉化為民間信仰中的重要崇拜對象,許多地方建造有蛇的神像和廟宇,並舉辦祭祀活動,同時伴有多種禁忌和習俗。民間稱蛇為小龍,人們認為蛇像龍一樣具有行雨能力。明清時期江南地區流行祭祀水神「蛇王施相公」,許多地方建有施相公廟,祭祀時間一般從臘月廿五到除夕,祭品是用麵粉製作的大饅頭,在上面捏一條蛇,稱「施相公饅頭」。清代中期以後,人們因龍崇拜便改捏蛇為龍,稱「盤龍饅頭」。

  福建省樟湖鎮的農曆七月初七是「蛇王節」。人們到蛇王廟祭拜,當地的捕蛇能手向村民分發蛇。之後人們抬著蛇王的神像,肩扛旌旗,鳴鑼開道,進行遊行。此外,樟湖人每年正月要「游蛇燈」,按姓氏輪流,每姓負責一晚,每戶帶著自家所備的木製燈板參加。崇蛇敬蛇的習俗,展現了中國人尊重動物生命,與自然萬物友好和諧相處的生態智慧。

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 天天要聞
2017年8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恰逢中國傳統七夕節,海內外遊客來到福建樟湖鎮,一睹這裡一年一度、獨具特色的崇蛇祭拜巡遊活動。中新社記者 鄭茂森 攝

  中新社記者: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蛇還被賦予了哪些形象和寓意?

  蔡磊:中國文化中的蛇形象亦正亦邪。在江蘇宜興,每年農曆九月初九被認為是蛇的生日,家家戶戶都做「米粉蛇」,還要放很多表示蛇蛋的米粉團,寓意多子多福。民間剪紙藝術中經常見到「蛇盤兔」的圖案,表達子孫綿延的願望。此外,蛇因毒液傷人而被賦予冷酷無情的個性,所以「蛇蠍心腸」「佛口蛇心」等成語被用來比喻心腸狠毒、口蜜腹劍之人;因無足而行、悄無聲息,蛇被賦予變幻莫測、出沒無常的特質,與光明正大的正人君子形象形成對比,常用來比喻小人。

  古埃及文化中的蛇也是正邪結合。蛇既代表王權、神聖、強大的保護力量和生命力的復甦,出現在法老王冠、宮殿裝飾、墓葬壁畫和神廟浮雕中,也寓意黑暗、邪惡和混亂,是光明和秩序的反面力量。蛇的形象特徵體現人類對蛇生物習性的認知,同時也融合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自然環境、文明進程和民俗文化風貌。

  中新社記者:在中國和古希臘的神話中有很多與蛇相關的故事。關於蛇的神話敘事在東西方文化中有何不同?

  蔡磊:在中國,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是「蛇身人首,有聖德」,擅長畫八卦、結漁網、制樂器,伏羲的妹妹女媧也是人頭蛇身。

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 天天要聞
2024年4月11日,在山東鄒城郭里鎮羲皇廟遺址,農曆三月三紀念伏羲女媧活動舉行。呂衛鋒 攝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這裡的神叫燭龍,具有掌控晝夜、四季變化和風雨的能力。

  古希臘神話中,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相傳行醫時手杖上總纏著一條蛇,他相信蛇具有療愈的靈力,纏著一條蛇的手杖因而成為現代醫療機構的標誌性圖案。赫爾墨斯是希臘神話中商人、旅行者和道路的守護神,他拿的是雙蛇杖,手杖上纏了兩條蛇,頂部有一對翅膀。雙蛇杖現也被用作醫療機構的標誌,但實際上它的本意是為調解糾紛、促進合作、溝通人神,赫爾墨斯用它平息商人糾紛,引導亡者進入冥界。

  中國和古希臘的蛇神話都體現了遠古時代人類對蛇的崇拜。中國神話中的蛇更多作為創世神和始祖而存在,其靈力主要體現為對風雨等自然氣象的控制能力;而古希臘神話中的蛇則更多作為神的助手或法器,其靈力重在療愈、重生和恢復宇宙秩序。

  中新社記者:2025年是農曆乙巳蛇年。如何向外國民眾介紹以蛇為代表的中國十二生肖文化?

  蔡磊:生肖文化與古代的天文、曆法、宗教、民俗等領域都有關聯。通過文化交流、旅遊、華人節慶文化、生肖吉祥物商品等方式,國際社會對中國生肖文化已有不少了解。如何更好地傳播生肖文化,促進文明互鑒,我認為,一是呈現生肖背後的中華文明特質,通過生肖文化符號來傳播中華文明的哲學思想和倫理追求;二是從生肖文化源起的角度介紹中國古代的天文和曆法知識,並與現代科學知識聯結,或將中國的生肖命理和西方的星座做類比介紹;三是藉助春節文化空間,結合現代審美和數字技術,創新生肖文化形象,講述生肖故事。(完)

  受訪者簡介:

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蔡磊:東西文化中為何蛇都有神秘感? - 天天要聞
蔡磊。受訪者供圖

  蔡磊,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生態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著作《勞作模式與村落共同體》獲第八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剛到貨一架,民進黨就迫不及待炒作起來 - 天天要聞

剛到貨一架,民進黨就迫不及待炒作起來

F-16V,民進黨政客近日瘋狂吹噓的一款軍機。上月底,在延宕兩年多後,美方終於向台灣軍方交付了第一架F-16V Block 70,這也是今年交付的唯一一架。 2019年,台灣空軍編列「鳳翔....
39家馬來西亞企業參展第五屆消博會 - 天天要聞

39家馬來西亞企業參展第五屆消博會

4月13日,海南海口,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幕。本屆消博會共吸引馬來西亞39家企業參展,參展品牌41個,參展面積達到610平方米,展品涵蓋食品、保健品、消費電子、珠寶等行業。圖為參觀者在馬來西亞館選購餅乾。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4月13日,海南海口,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幕。本屆消博會共吸引馬來西亞3...
賣了塊「勞力士」收到37萬5,第二天銀行卡被凍結?賣家:我是無辜的 - 天天要聞

賣了塊「勞力士」收到37萬5,第二天銀行卡被凍結?賣家:我是無辜的

上個月,小陳賣了一塊勞力士手錶收了37萬多,結果銀行卡被凍結了,警方說這筆錢是四川一個詐騙受害者轉的。小陳家在紹興蘭亭開新材料公司,他說1月份買了一隻勞力士錶宇宙計型迪通拿系列18K金,雖然是二手錶但其實是全新的,當時花了38萬多。後來出於種種考慮,也有顏色太張揚的因素,他打算把表賣掉掛在閑魚上標價39萬。一...
又能穿上短袖了!下周南北方多地組團上30℃ - 天天要聞

又能穿上短袖了!下周南北方多地組團上30℃

剛剛過去的一周天氣太複雜!大風、沙塵、強雨雪、降溫……新的一周,天氣將出現大轉折。 劃重點:1.明天白天華北、黃淮一帶仍有大風,夜間將明顯減弱。2.中東部氣溫回升,下周南北方多地將組團上30℃,南方部分地區還將出現高溫。3.南方16日至17日、18日至19日將有降雨過程,後一次過程部分地區可能伴有強對流天氣。4.北方...
上海明天繼續刮大風,下周四、周五氣溫再上3字頭 - 天天要聞

上海明天繼續刮大風,下周四、周五氣溫再上3字頭

蒙古、東北雨雪紛飛,廣東、海南浮塵襲擾,華北、華東大風呼嘯,今天(4月13日)全國各地天氣都不平靜。上海今日大風藍色預警高掛,大部地區陣風達6~7級,局部更強。雖然大風迅猛,但陽光毫不退讓,啟動升溫,午後大部地區回到20℃以上,市區徐家匯站最高氣溫定格在 20.6℃。今夜北部地區有短時小雨,影響不大。風力明顯減...
武漢市晴朗天氣回歸,日溫差大 - 天天要聞

武漢市晴朗天氣回歸,日溫差大

湖北日報訊(記者湯煒瑋、通訊員陳聲超)4月13日從武漢市氣象局獲悉,預計未來一周,武漢市以晴或多雲天氣為主,氣溫迅速回升,有利於大家生產生活;到了20日前後,武漢市又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建議公眾參考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出行。昨天武漢市陰天轉多雲,受冷空氣南下影響,北風風力較大,伴有浮塵。今日上午武漢市天氣晴朗...
鏡頭連中外丨七彩「雲花」香飄越南 - 天天要聞

鏡頭連中外丨七彩「雲花」香飄越南

2025年4月11日,雲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人頭攢動。越南老街花商阮翠雲穿梭在一簇簇盛放的鮮花間,手機鏡頭對準花株,將最新價格和品質信息實時發送到越南客戶群。就在前一日,她帶來的河內客商在昆明花卉基地完成實地考察,即將簽訂一份3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這只是這位中越花卉貿易「擺渡人」日常的縮影。這是4月11日在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