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化療或放療後依然頑強存活的癌細胞,它們就像潛伏下來的「種子」,隨時準備捲土重來。正是這些「耐藥性持續癌細胞」(drug-tolerant persister cells, dtps)構成了癌症治療的最大障礙。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它們的致命弱點,希望能找到一種全新的策略將它們徹底清除。5月7日一項發表在《nature》上的重磅研究「activation of lysosomal iron triggers ferroptosis in cancer」,似乎在細胞內部找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阿喀琉斯之踵」—— 細胞的「小胃」,溶酶體(lysosome)深處的「鐵」!
癌細胞有一種特殊的死亡方式,「鐵死亡」(ferroptosis),它的核心是細胞膜上的脂質(lipid)被鐵催化氧化,導致細胞崩潰。有趣的是,很多耐葯癌細胞恰恰對這種死亡方式非常敏感。但問題在於,這團「點燃」脂質氧化的「火」到底最先在哪裡燒起來?是線粒體?內質網?還是另有其處?這項研究通過分子追蹤、化學反應分析以及細胞生物學實驗,一步步揭示了驚人真相:原來,細胞內觸發鐵死亡的「第一把火」,就藏在溶酶體里!溶酶體內部酸性環境和富集的活性鐵(特別是亞鐵離子 iron(ii)),共同構成了一個高效的催化中心,專門氧化膜脂。更炸裂的是,他們基於這一發現,巧妙設計了一個名為fento-1的雙功能小分子,它能像精準制導的導彈一樣,直奔溶酶體,並在那裡激活鐵的氧化活性。實驗結果令人振奮:fento-1竟然能高效地殺死那些對傳統療法耐葯、並且高表達與鐵攝取相關的cd44蛋白的頑固癌細胞!它不僅殺死了這些細胞,甚至可能改變了它們的耐葯狀態。這一切都指向溶酶體鐵——這個細胞深處的「隱秘角落」,可能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能夠克服癌症耐藥性的全新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