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丨小林漫畫:美食的背後是記憶與鄉愁

身為一個廣東人,對於美食的熱愛幾乎是天生的。這次創作的西關美食,是廣州荔灣區的美食名片,其中有很多是大店名店,但是也不乏非常有趣的小店,這種飲食的生態,是廣州美食最有魅力的地方。每一個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都會有探究的慾望,去尋找一些美食的「秘笈」,那麼這套圖,就有一點類似這樣的「尋寶圖」。當然,廣州的美食遠遠不止我畫的這一些,還有非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這組作品創作的時間非常少,前後大約花了一周的時間,因為當時我作為ip shanghai的首席漫畫家要前往維也納參加畫展,所以,我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把西關美食吃了個遍,有時候是一天吃七頓,還好西關美食的品類非常豐富,吃出「工傷」之外,還能略感安慰。

但是這些美食,其實有許多我是非常熟悉的,自己日常也會經常來西關的一些小館子和家人朋友聚餐。這些食檔也是我真心非常想推薦給各地朋友們的。

美食是一個我經常會涉及的主題,不僅僅體現在專題創作中,也表現在我創作的漫畫中,民以食為天,吃是人類最樸素的願望之一。何況在中國,吃本來就是一種體現情感的方式。我們每天在家吃飯,早餐、晚飯是家庭中互相交流情感的時候。和朋友久別重逢,也要以一頓大餐來表達情誼。逢年過節,一家人更是要齊聚一堂吃一頓「團圓飯」。

飯食的種類,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但是無論是哪種,一餐飯,總是能表達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和交流的。

「吃了嗎?」「吃點什麼?」這是中國人獨有的關心方式。這種殷切的關心,是非常樸素的。我們也常常感慨「每逢佳節胖三斤」。所以,吃其實不是簡單地說食物的味道、烹飪的方法、地域的差異,其實我們對吃的感情更加的複雜。有鄉愁的滋味,有童年的回憶,有少年時的意氣,我相信,每個人的記憶里一定珍藏著一些關於「吃」的記憶和場景。這些記憶是非常珍貴的,這種珍貴不僅僅是食材的,更是當時的情緒和心境的。「欲買桂花同載酒」,這種人生的況味,才是真正使得 「滋味」綿長的佐料。

我自己是非常喜歡熱鬧的煙火氣的,無論在我的攝影作品中還是在我的繪畫作品中,都有大量的人和人之間關係的記錄,飲食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大類。這次的漫畫展,除了我畫的西關美食外,還選取了漫畫中與吃相關的作品,包括親情、愛情、友情,和「吃」相關的各種場景。

同時還要感謝黃天驥教授,他在《煙火廣州,至味人間》一書中,梳理了食物與廣州人的性格。因此我用「廣州人,喜歡生猛,又有淡定的品性」和「包容,是廣州人的精神之一」來做了兩個專區。以「生猛海鮮」和「見素抱樸」蔬菜圖來表現「生猛」和「淡定」的品性,用可容萬物的「廣東粥」來表現「包容」,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次嘗試。(林帝浣)

在小林的漫畫里青春不老

漫畫家永遠年輕,因為他們有一顆赤子之心,以孩童的視角觀察世界,體悟人生,引領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飛向鮮花盛開的春天。他們藉由畫中人物提出的種種問題,都帶著好奇與良善,不需要回答,你已經會心一笑。

我要說的小林,就是上海也擁有無數粉絲的漫畫家林帝浣。他的漫畫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有的深思熟慮,有的靈光乍現,素材來自當下日常生活和百姓心態。簡而不繁,誇張有度,生動有趣,三兩行字的註腳,詼諧幽默,直抵心靈。接地氣的作品自有療愈心靈的作用,小林的讀者往往在含淚大笑後喜歡上他。

四月下旬,雨過天晴的那個上午,「味在西關」小林美食漫畫展廣州上海雙城共展在沙面「英國雪廠」舊址lc美術館揭幕。

既為「雙城記」,在廣州展出的作品,在上海的香港廣場里也能看到。開幕式上,當美女主持人介紹起畫展的緣起與內容時,我彷彿聞到了從街頭巷尾飄來的滾滾香氣,在攝像機前失態地咽了口水。

漫畫展上,小林近期創作的二十幅美食主題作品,標誌著一個新主題的開拓,另一部分作品則通過美食場景強調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意義。以美食維繫人際感情,在當下物質豐富的時代,是每時每刻都在演繹的溫馨故事。吃什麼、在哪裡吃、與誰一起吃,經常穿越在戲謔的言語中,體現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情世故的重新定義。比如「朋友就是不管你有多少零食,總能幫你吃完的那群人」「吃魚的時候你可以給我挑刺,但做事的時候最好不要」。

二十年里,在舉辦過數十次個展、獲得過數十個獎項、出版了二十本散文集及畫冊、成為某某「年度人物」「領軍人物」之後,小林的漫畫綻放出另一種顏色的花朵。

在短短三天時間裡,小林帶著我在西關尋訪美食,走過騎樓,穿過小巷,品嘗了飯店茶室的早茶、街頭小店的早點,領教了網紅店的叉燒、乳鴿、水菱角、撈河粉、黑椒焗膏蟹以及要排隊兩個小時才能吃到的燒鵝……在我大快朵頤之際,小林心無旁騖地為美食寫生。他說:「我要讓每一種美食都充滿能量,要比照片還要新鮮、飽滿、生動,我要畫出它們的溫度和質感,激發我們的慾望。因為這就是廣州的城市精神,也是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對生活的理解。食物的味道和人生的況味是相通的,食物散發的煙火氣,是記憶也是鄉愁。」

沙面主會場的展示內容和形式極富創意,通過以黑白色線條構建的「二維感」餐廳,將3d實景以二維方式扁平化,為觀眾帶來奇妙的視覺體驗。開幕式還特設「藝術家與美食家對話西關美食」環節,我坦陳自己的感受:「在餐飲文化方面,廣東人一直是上海人的導師,粵菜粵點至今還是在上海最受歡迎的美食。在當下滬粵深度交流的語境中,西關美食不僅是粵菜文化的卓越呈現,更聚合了廣州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生態,於一飲一啄中,傳遞著地道的嶺南味道,也體現出廣州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小林的這一主題漫畫,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色香俱全的藝術化呈現。」

以文學的方式講述美食,也是文學;以漫畫的格調寫生美食,也是藝術。(沈嘉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