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產業研究院專註於中國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興領域。
2022年3月24日,國內首部展現中國當代漫畫家生態的紀錄片在各大視頻平台正式上線。這部由快看出品、知名紀錄片導演范儉執導的作品,最終選擇以《漫畫一生》為題,講一講那些甚少站在聚光燈下、卻始終堅守的漫畫人的故事。
紀錄片《漫畫一生》播出後,連續兩日登上微博熱搜話題,引髮網友熱議。在「國漫背後的漫畫家有多努力」的詞條下,不少漫畫從業者和圈內粉絲向大眾分享著他們的體驗和感受。不僅如此,北巷、貝殼子、左小翎等漫畫作者還玩起了片中主人公青青曬漫畫辦公桌的蓋樓活動。相比眾多風口或成熟賽道,國漫還是一個比較稚嫩的行業。這種稚嫩在各個方面均有體現,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就是從業者頗為艱難的生存狀態。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製作和輸出國,動畫和漫畫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擁有完善的動漫產業鏈,題材涵蓋範圍廣,且受眾遍及除老年人以外的所有年齡段。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日本動漫產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漫畫作為整個動漫市場IP的源頭,其繁榮程度直接決定整個動漫行業市場空間的大小。在互聯網發展的影響下,日本紙質漫畫出版市場近年來始終處於較為低迷的狀態,電子漫畫的發展也難以彌補,2014年以來漫畫市場規模連續下降。2020年,人氣漫畫《鬼滅之刃》熱賣,加上日本政府因疫情在多地實施居家措施,這些因素都推高了漫畫的銷量,日本漫畫市場規模達到6126億日元,創下了自1978年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較上年增長了23%。
與漫畫市場相反,日本動畫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動畫行業受疫情影響,電視動畫和劇場版動畫製作量均有所下降。2020年日本共製作278部電視動畫,同比下降7.95%,製作時長為100845分鐘,同比下降5.72%。劇場版動畫製作數量及市場下降更為明顯,2020年共製作66部劇場動畫,同比下降27.47%,製作時長為4873分鐘,同比下降34.06%。日本劇場動畫市場規模自2000年以來一直處於整體上升狀態,2020年疫情環境下全球影院大面積停業,給行業帶來巨大打擊。
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漫畫作者們的生活很難說是順風順水。不論是工作強度大,還是與網文作者之間的收入差,都成為了場外干擾因素。但即便如此,業內始終不乏一些意志堅定者在繼續尋求成長和突破。這種艱難生存的行業大背景,讓這些仍在堅持的當代漫畫作者產生了一種共性:對漫畫這個並不「熱門」的行業,他們依然抱有極大的創作熱情和赤子之心。這也是導演范儉會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主要原因。
對於內容行業而言,這種面對創作時的赤子之心異常寶貴。預告片發布後,漫畫作者祝耕夫評論道:「每一個還在堅持畫漫畫的人,都是在堅守著這份對漫畫的熱情,只要還能握得住筆,就會一直畫下去」。而時隔多年,藉由紀錄片的機會,中國漫畫家群體終於再次走入大眾視野,在經歷傳統雜誌漫畫時代衰落、互聯網漫畫平台發展更迭之後,他們每個人都在面臨不同的困惑、挑戰和選擇。
整體來看,得益於漫畫行業市場規模的大幅增加,2020年日本動漫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0387億日元,同比增加0.87%。儘管上升幅度較小,但能在受疫情影響文娛產業整體受創的大環境下仍然保持堅挺,可見其抗風險能力較高。未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日本動畫市場將迅速恢復,動漫產業將得到更好更快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智研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漫畫行業市場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智研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諮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