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揚州城西北郊的瘦西湖,是揚州最大的IP之一。
瘦西湖原稱保障湖 、長春湖、炮山湖,
杭州詩人汪沆來到這裡,
因湖面瘦長,猶如彩帶般楚楚動人,
就將其喚做「瘦西湖」。
雖然喚名為「瘦」,但如果你徒步瀏覽,
你會發現園子很大。
「借西湖一角,堪誇其瘦。」
這裡濃縮了江南園林的精髓,
讓你體會精緻別樣的美。
若說西湖之美在於湖,
那麼瘦西湖之美則在於林。
蜿蜒曲折的柔美,
園裡的湖,橋,亭,花,木,
都有著萬般的詩情畫意。
雖然已經漸冷,但是湖上依然遊盪著鴨子,
日頭的溫暖,灑在湖面上,
為這深秋增添了一份可愛。
相較於杭州的西湖,
瘦西湖有一種清瘦的神韻。
揚州江都區西北部,藏著一處「抹茶湖」,
在這個水上森林中,
抬眼看,高大的水杉編織成綠色的屏障,
低頭看,密密匝匝的野草在地上肆意的生長。
坐在木船上泛舟在一片綠意中,
恍惚中會感覺是在一片草地上遊動,
或者是漫步在棧道之上,感受腳邊遊動的綠色。
來到這裡,你會不自覺的慵懶,
不自覺的沉溺於世外桃源般的柔軟時光中。
小船悠悠蕩蕩,在水杉樹間,在木橋下輕輕滑行,
抬頭看天,帶著秋天色彩掩映下的天空碧藍深邃,
低頭看水,斑駁陸離的河面閃著動人的光圈。
天氣漸漸轉涼,在叢林綠湖之上抬眼再看,
水杉也變成了秋日該有的顏色,
一切美不勝收。
高郵湖是江蘇省的第三大湖,又稱珠湖、甓社湖。
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過詩句,
蘇東坡遊歷於此時,
就曾寫下「酒沽橫盪橋頭月,茶煮青山廟後泉」。
蘆葦盪,是這裡最大的特色,
塗抹上秋日色彩的蘆葦盪,別有一番韻味。
一簇簇蘆葦娉婷婀娜在深秋的陽光里,
蘆葦花在秋風中起伏搖曳、飛絮漫天,
儼然一個浪漫的童話世界。
蘆葦迷宮是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的核心,
是全國最大的蘆葦盪之一。
縱橫交錯的河港和茂密的蘆葦,
構成了遼闊,狹長,幽深的蘆葦空間。
與人等高的葦叢,
暖黃色的蘆葦枝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毛茸茸的穗頭在陽光下泛著通透的光澤感,十分好看。
風,總是不閑著。
吹謝了百花,吹落了秋葉,
又吹開了蘆花。
蘆葦花開,
一年中最詩意闌珊的時候,就悄然開始了。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
取自《歸去來辭》中「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
始建於清代中期,被稱為「晚清第一園」。
去過那麼多江南園林,但何園還是值得一去。
園主人有很多設計巧思,
尤其是每間房對應的窗花,別出心裁。
何園分為四個部分,
為東園,西園,園居院落,片石山房。
其中,西園的水池中央,是中國僅有的書中戲亭。
專供園主人欣賞戲曲,納涼賞景。
即使到了今日你也能想像到,
水中聽戲是何等奢侈。
何園裡的復道迴廊會令你眼前一亮,
玉綉樓被繞其中,庭院的內部自成一方天地。
這裡也是「新紅樓夢」取景之處,
不妨花個一天半日,
來感受下往日揚州富庶的府邸之美吧。
何園的美,在於它能夠給你無限的想像空間。
走在其中,跟著講解員的解說,
每一步,都會讓你聯想到身居此處的人是怎樣的感受,
會讓你有真正踏入江南的微妙。
揚州有一句俗語:「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其中的皮包水,就是揚州的早茶文化。
不同於廣州的早茶,
揚州早茶中,茶與餐點都是主角兒,
因此供應早茶的店鋪也被稱為茶社。
蟹黃湯包:
吃湯包的方法是: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
千層油糕:層層糖油相間,入口甘甜綿軟,油香十足。
三丁包:
用雞丁,肉丁,筍丁做餡兒,口感鮮、香、脆、嫩。
翡翠燒賣:餡料碧綠,色若翡翠,入口軟糯香甜。
翡翠燒賣的餡料里,會撒入大量白糖,鋪墊第二層底味,最後加入鹽和豬油,為餡料增香。裹入麵皮後,頂部用咸鮮的火腿末點綴。蒸熟後,燒賣甜中帶咸,咸不壓甜。這股甜味,似隱若現,是一種別樣的「甜蜜」。
燙乾絲:乾絲堆成塔狀,佐料從上澆入,豆乾兒切成細絲兒,厚薄均勻,入口爽滑。
「沒吃過揚州的早茶,就如同沒來過揚州。百餘年來,對於遊客們來說,揚州早茶的首選莫過於富春茶社了。
富春茶社的茶,可謂是揚州一絕。
魁龍珠茶是富春茶社的特產,以安徽魁針、浙江的龍井以及富春種植的珠蘭兌配而成,芳香解渴,是佐餐的好飲品。有人曾言魁龍珠乃是「一壺水煮三省茶」,堪稱妙評。
對於老揚州人來說,生活是用來享受的。
所以他們的生活總是慢慢的,
將時光煮湯,將煙火磨成調味料,
一點點的去體會世間的幸福感。
文字審核:浙江之聲一路向楠趣玩吧節目組
節目時間:工作日13: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