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並不是開竅晚,還可能是專註力不夠

本文原創丨乖媽

親戚家有個小男孩,今年剛滿6歲正就讀一年級,成績可以說是班級里數一數二的差勁。

剛開始,爸爸媽媽還會輔導孩子作業,苦口婆心加棍棒教育,後來爸爸就懶得管了,媽媽看孩子沒長進,邊寫作業邊玩,寫出來的就像鬼畫符,也放棄了,生氣的說兒子不是學習的料。

旁人見到這個場景,往往會安慰父母,一二年級成績不好根本不重要,男孩子就是開竅晚,等到高年級自然就認真學習了。

相信家長們也經常聽到這種言論,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好,就是開竅晚,尤其是男孩子。父母這樣說,多半是處於兩種心理:

一、為孩子成績不理想找借口,在這個拼娃的年代,不想落後於人。

二、推卸家長教育不當的責任,一二年級課程非常簡單,考驗的多半不是智商,而是學習習慣。

育兒專家: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並不是開竅晚,還可能是專註力不夠

當下孩子的學習問題,已經不單是智商高低的區別,還上升到了科研水平。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研究孩子的思維習慣、行為表達、生物反應等,得出了無數跟學習有關的數據結論。

曾有一位育兒專家表示:

一二年級的孩子成績不好,並不是孩子開竅晚,還有可能是專註力不夠。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課的時候,經常走神發獃,或者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導致上課學習能力差;

在家寫作業時,經常寫著寫著就不知所云了,媽媽說就寫,媽媽不說就不知道些什麼,似聽非聽;

孩子總是安靜不下來,坐一會就局促不安,玩手或者玩腳,不斷扭動身體或者離開座位,要麼咬指甲、眨眼睛等。

以上幾種表現都是專註力低的特點,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智商水平低,也許相反他們擁有高智商。遇到這樣的孩子,父母就要多多用心了,將孩子的學習習慣糾正,培養良好的學習專註力。

不過,專注力培養不香說說那麼簡單,就像成年人的自制力一般難以控制,明明定好了6點起床的鬧鐘,但是總會多睡一會。

對於沒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來說,專註力就更難了,不過小學階段還來得及。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