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是很多家長"心病"的病根所在,不少家庭為了讓孩子獲得好的教育機會,一家人擠在昂貴而狹小的學區房,甚至很多地方有錢都買不到學區房。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鄭教授深刻剖析學區房與教育
此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浙大教授鄭強在回答記者有關學區房的提問時這樣回答:
"為什麼要買學區房?為了受到好的教育無可厚非,都在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今天很真實地講,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實際上輸和贏根本不在起跑的時候決定的,我要說一個反的話,跑得太早,跑得太累,後面跑不久,跑不遠的。"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一個男人,只能夠給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下跪,只能夠對自己的老師鞠躬,絕對不應當對權貴與金錢低頭。但如今,大多數人正好反了。"
——鄭強教授
鄭強教授一直以敢言敢講深受眾多網友喜愛,他的時評往往能給人深刻啟發,此次對學區房的發言可謂語重心長。的確如鄭教授所說,現在的孩子負擔太重:一周五天在學校上課,晚上還要做作業、上興趣班,周末也要參加舞蹈班、鋼琴課,現在連少兒編程都有了。
過早地接受高強度的教育培訓,讓孩子跑得太累,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捫心自問,畢業以後看過多少書?
學區房從來不是孩子成才的保證,今後更不會是
自2019年,北京海淀區最早開始取消學區房,新登記並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用於申請入學的,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實施多校劃片。2020年多地出台限制"學區房"的相關措施:
1、多校劃片——執行多校劃片,雖然不是取消學區,但是一定會稀釋學區的價值。
2、附加值降低——隨著人口出生率降低,適齡兒童不斷減少,學區擴大了,學區房資源就多了,附加的價值肯定就降低了。
如今學區房已經處在高位了,家長們入手的時候要謹慎而為之。教育資源均衡是未來的大方向,很多試點城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旦學區房的政策發生變化,學區房的價格將必然下降。
在線教育崛起
今年疫情期間,直播成為了嶄新的授課形式,並且在國內疫情結束後也熱度不減,如今孩子在家上課的情形已經十分常見,在線培訓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飛速發展。互聯網打破了學區房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在未來會有更多先進的手段來豐富上課形式,學區房這一概念極有可能成為歷史。
分享知識,交流思想,關注我,就會多一個看問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