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愛吃瓜#
紫禁城內,打扮成太監的陳妃準備逃出宮外,沒想到被如妃識破。
△如妃截住陳妃
第二天,陳妃被發現在自己宮內上吊自殺,早已身亡。陳妃死後,宮中傳出夜深鬼魂索命的謠言...
與此同時,宮中選秀,官兵在護送秀女進宮途中遇到天理教襲擊。官兵身亡,只剩一批秀女逃亡。
恰巧,這批秀女被兩個運送貢品進宮的衙役救下。
△爾淳劍攔孔武
經過與天理教的鬥智斗勇,雖然貢品被毀,但兩位衙役順利將秀女們送進宮。
至此,紅牆阻隔了她們的真心,不得不做一個狠心的人...
2004年,由張可頤、鄧萃雯、黎姿、佘詩曼、林保怡和陳豪等人主演的《金枝欲孽》橫空出世,拯救了千禧年後略顯頹廢的港劇市場。
△《金枝欲孽》宣傳海報
《金枝欲孽》當年有多火爆?國內多個地方台引進該劇,一眾主創受邀參加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可見當年《金枝欲孽》確實非常火。
前段時間看《演員請就位2》的時候,看到有人在彈幕評論《甄嬛傳》是宮斗劇鼻祖。
不可否認,《甄嬛傳》確實是國內優秀的宮斗劇,豆瓣評分高達9.1。但要說宮斗劇之最,還是《金枝欲孽》。
01
選角符合,各有風采
在說《金枝欲孽》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幕後功臣——監製戚其義和編劇周旭明。
戚其義和周旭明不僅是這部劇的功臣,還是TVB響噹噹的「最佳搭檔」。兩人先後合作多次,曾經製作過無數經典港劇,例如《創世紀》、《天地豪情》等等。
而《金枝欲孽》,作為TVB真正意義上的一部宮斗劇,一經播出即成為爆款。不僅因為劇情,還因為選角。
△《金枝欲孽》劇照
不得不說,戚其義和周旭明雙眼還是很「毒」的,《金枝欲孽》中每一個演員都極其貼合所飾演的角色。
如妃,入宮多年經歷頗多,年輕時曾經懷孕,卻被皇后施害導致流產,因此恨極了皇后。
△鄧萃雯 飾 如妃
而鄧萃雯本人在TVB外經歷過不少風雨,人生閱歷豐富,擁有和「如妃」同層次的眼界,具有一定的智慧。
安茜,資深宮女,和爭寵的如妃相反,安茜為人正直。她會教導年輕宮女不要多管閑事,但自己卻總是多管閑事。
△張可頤 飾 安茜
飾演安茜的張可頤一直以硬朗形象示人,印象中她飾演的都是英姿颯爽的角色,例如《楚漢驕雄》中的呂后。
安茜這種前期草根、後期逆襲的角色,找張可頤扮演再適合不過。
玉瑩,湖廣總督之女,長相秀麗,看似是個刁蠻小姐,實則扮豬吃老虎,各種利用人心。
△黎姿 飾 玉瑩
按照玉瑩的人設來找女演員,還真是只有黎姿可以演這個角色。黎姿長相秀麗,小家碧玉氣質,符合玉瑩前期表現出來的天真爛漫和刁蠻任性。
爾淳,從小被徐公公教導,入宮為妃為保徐公公安享晚年,城府頗深,是個深藏不露的狠角。
△佘詩曼 飾 爾淳
和爾淳一樣,佘詩曼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平時不會輕易表達心聲。
當初因演技差、「雞仔聲」被批,於是每天不管多累都會在早上抽出半個小時出來讀報紙,對自己狠得下心。
不僅四位女演員貼合角色,兩位男演員林保怡和陳豪同樣與飾演的角色貼合。
△陳豪 飾 孔武
從選角的角度上來說,這部劇的選角簡直就是完美,每個人都剛好符合,因此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除了演員符合角色設定,《金枝欲孽》的劇情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宮斗劇的本質,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人性。
02
無關權力,只講人性
近年來,大多數宮斗劇都在極力暗示權力的重要性。
只有得到權力才能有斗下去的機會,為了復仇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出賣自己,即便是《甄嬛傳》也沒能走出這個怪圈。
反觀在《金枝欲孽》里,沒有傻白甜,也沒有一路開掛的瑪麗蘇女主,四個女性角色各懷鬼胎,步步為營。
△玉瑩爾淳的塑料姐妹情
準確來說,這部劇其實沒有絕對的女主角,是一部後宮群像劇。
前半部分講的是爾虞我詐的宮斗劇情,後半部分卻畫風一轉,開始挖掘人性身上的閃光點,並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好與壞的一面,沒有絕對的惡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
就像如妃,一個能代替皇后執掌鳳印的寵妃,絕對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狠角色。
△如妃發火,非同小可
當大家在宮中極力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時,只有如妃在和皇后的幾次交鋒都毫不掩飾,盡顯自己的霸氣。
但同時,如妃也是被困在深宮中的可憐人,與孔武結交後被他深深吸引。後期因皇后陷害與使計,如妃不僅失寵,還痛失小公主。
△如妃痛失小公主
此時的如妃不再是那個在陳妃寢宮飛揚跋扈、大放厥詞的寵妃,只是一個難得感受到他人關懷的深宮閨婦而已。
再如玉瑩,入宮是為了讓家中地位卑微的母親生活得好一點。前期一直表現出自己刁蠻任性的一面,因為爾淳的出手相助,所以二人結拜為姐妹。
△爾淳:???
但其實玉瑩知道自己身上有湖廣總督的玉佩,一定會成為天理教的目標。
為了不讓自己深陷險境並連累母親,她把這塊玉佩送給爾淳,目的就是讓爾淳成為自己的替死鬼。
在躲避天理教的時候,玉瑩讓爾淳做誘餌引開這班土賊,明顯就沒有考慮過爾淳的安危。
△玉瑩躲在草叢,讓爾淳逃
進宮後,因為安茜幫了爾淳,玉瑩便告發安茜,後期還利用孫白楊對自己的愛爭寵上位。
其實玉瑩這個角色在《金枝欲孽》裡面,代表的是利己主義的人群。每個人都有自私的瞬間,誰能保證自己沒有呢?
△後期野心盡露的玉瑩
但她只有自私嗎?不,她還是個孝敬母親,擁有孝心的女兒。正是因為這份孝心,才讓孫白楊和安茜對她格外照顧。
之前寫《使徒行者3》的時候,說過香港的編劇其實很喜歡探討人性,尤其是以前的港劇。
如果《金枝欲孽》按著如今很多宮斗劇的路數演下去,也可能會很精彩。
但它沒有,編劇選擇在後期講述人性和情感的困境,提高了整部劇的格局,不再僅限於後宮爭寵奪權。
所以,即使已經過去16年,《金枝欲孽》依然是宮斗劇中經典,無論什麼時候看都不過時。
03
摒棄套路,全員悲劇
現在的宮斗劇都是大女主打怪升級,例如《延禧攻略》里的魏瓔珞。
魏瓔珞出身低下,處處受人欺侮,但卻憑著自己的聰敏機智,最終由小宮女搖身一變成了受盡恩寵的令貴妃。
△《延禧攻略》劇照
看著是很爽,女主有仇報仇,皇后待她如同良師益友,處處包容提點。
但老實講,這樣的大女主劇,結局都是一樣,就是女主打敗了所有敵人,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
而《金枝欲孽》的結局不走尋常路,沒有一對cp是happy ending,全員悲劇。
可能玉瑩和孫白楊一起葬身火海,勉強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對是真的虐
如妃甘願放棄逃出宮外和孔武相守的機會,選擇繼續困在皇宮裡,給孔武和安茜重生的機會。
△如妃放棄離開
孔武與安茜、爾淳順利出逃,但安茜在逃竄時為救爾淳身中毒箭,而爾淳對人生再無想念...
△安茜還是對爾淳挺好的..
以為能與安茜相守的孔武,卻不知安茜命不久矣...
故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沒有贏家,只有輸家。
結局奠定了整部劇悲涼的調性,比起各種開掛的大女主,《金枝欲孽》里眾生皆苦的定調反而更顯真實。
說到底,在那個時代,無論是如妃、安茜,還是玉瑩、爾淳,都是紫禁城內的犧牲品而已。
她們不是第一批,也不會是最後一批。
△《金枝欲孽》劇照
也許,她們最想追求的只是一份平淡的感情,但生不逢時,身份不容許她們追求自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爾淳是唯一一個得到自由的人,但正如她所說:「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又怎會有將來。」
終究是一場橫樑舊夢,讓人不願回想的噩夢而已。
縱觀TVB後來的宮斗劇,沒有一部能超越《金枝欲孽》,而國產劇就更不用說了。
以前的編劇能寫出來的東西,現在的編劇卻沒有這個格局,影視市場高速發展,連打磨一個好劇本的時間都沒有嗎?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但願有更多像王倦一樣的編劇湧現,或許能給影視作品帶來一線生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