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20年光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選擇

圖南和庄老師曾經說過,只要大方向走對,基本上人生就不會有太大的差錯。

電視劇《小巷人家》裡面的莊家,林家,吳家就是因為方向選的不一樣,20年後的光景也不一樣。

內娛每年產出的年代劇其實並不多,但真正能夠打動觀眾的年代劇很少。

但是《小巷人家》這部劇是獲得了真正流量和口碑的雙豐收,在於劇情服化道,演技等等的全面爆發。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黃玲宋瑩,他們那一輩,其實,圖南和棟哲的起點已經比很多鄉下的孩子起點要高了。甚至說,如果黃玲沒有嫁給庄老師的話,圖南的起點還要再高一些。

但是時代變革,他們那一輩其實大差不差的起點都一樣。但是父母的選擇讓幾個孩子成為了不一樣的人生起點。

在那個中專包分配的年代下,庄老師為圖南和筱婷選擇的是放棄中專分配,選擇繼續升高中,考大學。

當然了,這些的前提是圖南和筱婷的成績足夠好,從小圖南就是巷子里的學習標兵,並且圖南和筱婷都非常認真,夫妻倆非常齊心協力,省吃儉用供他們上高中和大學。

最後,夫妻倆也終於是把兩個孩子的人生軌跡變得更好走。圖南進了設計院,筱婷成了公務員,文化高,工資也高,還體面,可以說是那時候的上海頂尖文化人了,庄老師還有退休工資,黃玲有房,活得又體面又風光。

林家是有為棟哲托底的勇氣,棟哲一開始成績並不好,跟著圖南和筱婷在庄老師家補課,林工,宋瑩兩個人對於棟哲基本沒抱太大希望,只希望他能健康成長不必過於擔心學業。

林工受到庄老師的熏陶啟發,棟哲自己也比較聰明,也跟著筱婷考上了高中。尤其是在後期,林工被舉報,被迫南下,但是宋瑩並沒有帶著棟哲留在蘇州,而是跟著林工一起南下,這一點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因為畢竟屬於孩子的關鍵時刻,很少有父母會鋌而走險。

最後,棟哲進了著名的外企,爸爸在廠里做設計師,媽媽開早餐鋪,是三家當中最有錢的人家,還娶了是公務員的筱婷,在蘇州,上海,廣州都有房。

吳家其實過的不差,珊珊,上了中專師範,工作穩定又體面,還嫁了一個廠長的兒子,老公也是體制內職員,可以說是現在妥妥的縣城婆羅門,日子只會越過越好的。

小敏在理髮店工作,學習美容美髮掙的工資比珊珊都多,小敏頭腦靈活,有主見,不會過的差的。

小軍,中專郵電,我記得在那個時候,這個專業很吃香,只要珊珊稍微給他使點勁兒,工作不愁的。 吳建國,張阿妹又有棉紡廠的房,養老也不會成問題的。

短短20年,明明起點都一樣,各家下一代的孩子各有發展,今年發展最差的吳家,都已經比當時的很多人家過的好多了,時代躍遷,真的是很多人的機會。

其實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棉紡廠普遍下崗潮,很多人沒有工作,但是莊家林家有圖南和棟哲,孩子有出息有能力,根本就不用怕,可是其他家的父母卻只能淪落為手工藝人,期望著打工補貼家用,那一刻真的覺得很心酸,孩子頂不上這個家的重擔,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相當難熬的,所以一定要好好的把培養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