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鈿甜爸爸的事,有兩個單位回應了!

黃楊鈿甜爸爸的事,有兩個相關單位出來回應了。

第一個回應的單位,就是當地的慈善總會。

當記者致電當地慈善總會詢問女演員的爸爸與此單位一領導的關係時,當地慈善總會回復是:確認是兩個人,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這就讓一些網友炸鍋了。一些網友表示,姓名一樣可以理解,但是電話怎麼可能會一模一樣?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還真是一些網友們搞混了。

因為和女演員爸爸電話一模一樣的這個楊某,其實並不是當地慈善總會的這個楊某,女演員爸爸確實是和慈善總會的楊某同姓同名了。

而這也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網傳的雅安原投資促進局的那位和女演員爸爸名字一模一樣的楊某,其實才是和女演員爸爸電話一模一樣的那個人。

所以記者採訪當地慈善總會,我認為並沒有採訪到點上,因為女演員的爸爸確實沒有在當地慈善總會幹過,他是在當地的原投資促進局干過,所以要採訪,也應該採訪當地的原投資促進局才更關鍵。

第二個回應的單位,是當地的城管部門。

記者採訪了當地的城管部門,詢問女演員爸爸楊某任公職期間,他的家屬註冊了公司,是否跟單位報備過?

當地城管部門的回應是,因為時間較久,當時是否報備還不掌握,但近期接到了類似投訴,會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辦理……

關於女演員耳環的事,確實是有兩個單位出來回應了,但是我認為記者採訪的這兩個單位,其實都不是最關鍵的單位——我認為記者應該去採訪的一個最關鍵的單位,應該是當地的原投資促進局才對。

畢竟女演員的爸爸也在回應中說了,自己是在2015年進入當地原投資促進局下屬的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工作的,而離職,也是在2017年於這個單位離職的,所以為什麼記者們都不去採訪這個單位呢?

這個單位才是本事件最關鍵的一個部門,為什麼記者都不去採訪,反而去採訪慈善總會等單位,然後再出來闢謠同姓同名的事呢?

要知道,當地原投資促進局的那個和女演員爸爸的姓名和電話一模一樣的人,才是本事件的關鍵點啊......

既然聊到了當地的投資促進局,所以我就到網上查了一下,而查之後我發現,有兩個當地原投資促進局的人,曾經在網路上被特別報道過。

第一個人,名為李維余,他是當地原投資促進局的副局長。

這個人,是在2016年10月,提前退休的。

到了2023年6月,此人在當地被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到了2023年12月,此人被立案調查,而到了2024年5月,此人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

2016年退休,2024年被抓,這期間隔了8年時間。

而此人被抓的其中幾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謀取利益,違規經商辦企業,退休後利用原職務影響力謀取利益......

第二個人,名為徐剛,他是當地經濟合作和外事局的副局長。

而這個局,其實就是當地的原投資促進局,只是在2019年的時候,這個單位改名為經濟合作和外事局了而已。

而這位名為徐剛的原投資促進局的領導,他在2025年4月,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接受了當地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同一個單位,兩位副局長接連被查,關於這種事,我不想多說什麼了。

我只想說,我們的一些媒體,要採訪,也應該採訪對關鍵的點才是,抓住一些不關鍵的點去採訪,然後大肆報道,這其實和蹭流量有什麼區別呢?

反正文章的最後,我只想說,在上面的兩位副局長的案例中,其中一個已經退休,可他還是在8年後被抓了,這說明了什麼?

這其實就是在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別以為退休了,就安全了,因為你一旦你伸手了,那你的一些行為在這個社會上都是會有痕迹的!

所以,建議一些有問題的,趕緊去主動交代!而沒問題的,也千萬莫伸手,因為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