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晨牧現狀:48歲又干又瘦,一家三代都在演戲,兒子是1米9大帥哥

他從童年,少年,到中年,始終都沒有離開演藝圈,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熒幕,不僅如此,甚至他的整個家庭,一家三代都將自己獻給了有熒幕。

而在今天,在他那又干又瘦的外表之下,藏著的卻是一個「藝術的靈魂」。

他就是姬晨牧

「永遠別長大」

無論是在今天,還是在四十年前,始終很少有人能記住「姬晨牧」這個名字,

但是絕大多數人在看到他第一眼的時候,都會眼前一亮生出一種感覺:

「哦!原來是他啊!」

姬晨牧就是這樣的,真正的電視演員就是有一種這樣的「絕活」,

那就是讓大家記住他的臉,記住他演的角色,卻記不住他的名字。

他有著絕大多數演員所沒有的起點,在他從中戲畢業的時候,陳凱歌姜文這些老牌戲骨和導演都是他的熟人。

但是他也有著幾乎所有童星都有的苦惱,那就是大家「永遠不希望他長大」,

這似乎也是童星出身的演員們,總是無法長久走下去的原因。

姬晨牧的熒幕生涯起源於一個偶然的機會,1980年中央電視台青少年部去雲南拍攝一部自然探秘類型的兒童電視劇,《他們走向哪兒》。

劇中的主角是三位年齡在十一二歲的孩子,導演徐家察為了尋找合適的小演員,蹲在國防文工團的大門口,專門等著保育院的孩子們放學回家。

徐導在蹲守了幾天之後,一眼就相中了姬晨牧,

當她拉住這個孩子,詢問其名字的時候,姬晨牧絲毫沒有被陌生人拉住的恐懼。

大喊一聲「姬晨牧」之後,靈活的小男孩就掙脫了徐家察,跑回院子里了。

當時的姬晨牧只有4歲,但是徐家察實在是喜歡這個孩子,所以當機立斷,在劇本中增加了一位主角,姬晨牧也就此開始了自己的演員生活。

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很有「天賦」,

姬晨牧是幾個小演員中年齡最小的,但是他卻是入戲最快的一個,就好像從小就接受過訓練一樣。

這麼說其實也沒錯,因為姬晨牧的藝術細胞從小就很活躍,

他的母親是國防話劇演員,父親則是國家歌劇院一級演員,號稱「金庸劇專業戶」。

《他們走向哪兒》拍攝完成之後,還沒有離開幼兒園的姬晨牧,就接拍了童影廠的首部故事片《應聲阿哥》,之後便戲路坦蕩。

郭寶昌曾經如此評價姬晨牧:「他的眼睛是一雙『罪惡』的眼睛,可是我止不住就非得要看他。」

陳凱歌則說:「看他的表演,即便是歡笑的鏡頭,也有那種流盼於眉目之間,自然而又幾乎使人落淚的天真。」

演的樂趣

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姬晨牧的事業開啟的比絕大多數孩子都要早得多,

但這也使得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學業。

可是姬晨牧也是努力的,他的童年幾乎沒有什麼娛樂的時間,除了演戲就是抓緊時間補功課,

這也讓他順利的升入了初中,高中,最終考入中戲,成為了黃定宇的學生。

他的父親當初也是中戲畢業,並且還是中戲的「風雲人物」,拿下過專業課100分的成績,

姬晨牧進入中戲後也不負眾望,拿下了專業課100分的成績。

姬晨牧對演戲就更是認真,在演《呂后傳奇》時,姬晨牧簽約的當天下午,就跑到了新華書店買了44本書。

包括《史記》,《漢書》,《五代史》等等歷史著作,

甚至還專門請教了一些歷史學家,以及古音樂家,

在他們的建議下,姬晨牧又讀了《諸子百家》,《孔子傳》,以及「詩書禮易春秋」。

而他這麼做,就只為了搞懂劉盈的心理支撐到底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讓他養成了「父母至高無上」,在父母面前凡事依賴的性格。

而這種習慣,使得姬晨牧對人物的把握無比的準確,演戲演起來也更加的有激情。

有些時候,他認為一場戲是體現角色性格轉變的關鍵場景,

那麼他甚至會和導演溝通,改戲,有的時候他甚至三天三夜,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只為演好。

導演不想改,他就不停的磨,最後把導演磨到無可奈何,只能對他妥協...

一家三口都在演戲

姬晨牧的父親教給他最重要的一個道理,就是人生一定要活得坦蕩,

姬晨牧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他沒有任何的緋聞,堪稱「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姬晨牧和自己的妻子張煥相識於校園之中,兩人在2001年結婚,第二年生下了愛情的結晶,兒子姬九騰

張煥本身也是演員出身,但是和很多雙演員家庭一樣,

在婚後,張煥也逐漸的將重心轉向了家庭,支持丈夫的事業。

姬晨牧仍然還是繼續自己的螢幕生涯,這種現狀難免會造成夫妻兩人長期分居兩地的情況,對婚姻來說,這是致命的。

姬晨牧和張煥不能免俗,他們的婚姻也有過迷茫,甚至有過裂痕,

但是在坦誠的溝通和互相的包容之後,他們的婚姻生活卻漸漸的回歸了和諧。

這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之中,是非常少見的。

而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姬晨牧選擇在事業上做出了犧牲,

作為國家歌劇一級演員的兒子,作為陳凱歌的乾兒子,姬晨牧其實是不缺戲拍的。

但是後來的他卻漸漸的淡出了大眾視野,沒有連續不斷的接戲拍,

即便是段奕宏等同班同學已經大紅大紫,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選擇。

如今,姬晨牧的兒子姬九騰已經成長為一個一米九的大帥哥,

他也繼承了家族天賦,考入了北電錶演系,投身於演藝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