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評丨厚積薄發方能「一桿清台」

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逯海濤

2025斯諾克世錦賽決賽第4階段:趙心童18-12馬克·威廉姆斯。圖源:視覺中國

刷「心」紀錄,共「童」見證。北京時間5月6日凌晨,在2025斯諾克世錦賽決賽中,趙心童以18-12戰勝馬克·威廉姆斯,奪得世錦賽冠軍,就此成為中國首位、也是亞洲首位世錦賽冠軍。特別是半決賽「挑落」「火箭」奧沙利文,一桿清台後,「火箭」直接癱在椅子上苦笑:「我連摸球的機會都沒有。」

厚積薄發方能「一桿清台」,對趙心童來說如此,對任何一個運動項目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從趙心童的職業生涯來看,取得這次勝利並非偶然。斯諾克三大賽事,分別是世界錦標賽、英國錦標賽和大師賽。早在2021年,趙心童就已獲得英錦賽冠軍。這意味著,他離大滿貫只差一步之遙。正如丁俊暉在社交媒體上所寫「之前我說過:『很高興地看到,當年我踏碎的門檻,如今已成為大家的跑道!』而今天,在這條跑道上終於有人衝到終點!」任何一個運動項目的突破,需要趙心童這樣向終點衝刺的人,也需要更多踏碎門檻、前赴後繼的人。

雖然中國城鄉間的撞球廳不少,但是斯諾克運動並非中國體育界的傳統強項。斯諾克起源於英國,規則較為複雜,有「紳士的運動」之稱。相對於三大球來說斯諾克較為小眾,擁有高水平運動員的國家並不多。但是,就是這樣一項我們本不具備傳統優勢的項目,隨著越來越多中國運動員和從業者的加入,凝聚起了一股讓人驚嘆的中國力量。

首先,中國力量背後,是一代又一代運動員的努力。國人最為熟悉的中國斯諾克運動員之一,當屬丁俊暉。2005年,初出茅廬的他一鳴驚人,在英錦賽奪冠。2007年,在與「火箭」奧沙利文的一次交戰中失利後泣不成聲,也曾讓球迷心疼。某種程度上來說,丁俊暉讓更多中國人開始了解並喜歡上斯諾克運動,世界斯諾克運動中,從此也有了中國人的一席之地。在孤獨中前行,在質疑聲中堅持,昔日「獨闖世界」的少年早已化身為一位沉穩的前輩。如今的中國軍團已經集體爆發,下賽季初,將有5名斯諾克中國選手排名世界前16,中國的斯諾克培養體系也邁入正軌。再看丁俊暉這句「踏碎門檻」,能感受到一種完成使命後的釋然。

無獨偶有,在「五一」假期舉行的羽毛球蘇迪曼杯比賽中,中國國羽新老運動員全力以赴,再一次把蘇迪曼杯留在了中國。既有連續參加了五屆蘇杯的「老大哥」壓陣,也有第一次參賽的新人球員,但是球不落地絕不放棄的作風一脈相承。為國爭光、團結協作、頑強拼搏……體育精神代代相傳,也帶領我們在不同項目中一次次走上領獎台。

其次,離不開國際體育交流合作。趙心童獲勝後,「火箭」奧沙利文隨即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和年幼時趙心童的合影,並祝賀他奪冠。從趙心童不同年齡階段的合影可以看出,中國球員和國外高水平運動員的交流互動十分頻繁。在一個非傳統優勢項目中「開疆拓土」,只靠自己關起門來「硬啃」是不行的,須以開放的心態,向世界先進水平不斷學習交流互動。斯諾克如此,網球、花樣游泳、冰雪項目等更多的體育項目也是如此。國際體育交流合作意義重大,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國外的項目來到中國,武術、圍棋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也逐漸邁向國際化,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中國的經濟騰飛帶動了體育產業的迅猛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們有能力參與、關注原本在國內較為小眾的體育項目,各類商業贊助商紛紛湧入,並吸引了眾多外國頂尖選手參賽,為這些運動項目蘊育了較好的土壤。

從丁俊暉的「門檻」到趙心童們的「跑道」,中國斯諾克、中國體育的故事,會更加精彩。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