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暴漲,三花川劇團擠滿年輕人,成都文旅新亮點火爆「五一」

5月4日,「五一」小長假進入倒計時,位於成都339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的「三花」川劇團在下午一點半的表演時段,仍在持續吸引遊客前來。

據川劇團創始人之一王小娟介紹,「五一」假期,「三花」川劇團吸引了大量外地遊客前來,觀眾數量較平時翻了一兩倍,「我們平時觀眾人數在50-60人左右,假期期間,一天四場連軸轉,平均每場能達到100-120人,最多時甚至超過130人。觀眾中年輕人佔比極高,不少是專程從外地前來體驗川劇文化的遊客,還有年輕人帶著父母一同前來觀看,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

紅星新聞記者在「三花」川劇團表演現場,看到有外地遊客專門前來體驗妝造,拍照紀念。王小娟表示,昨天早上7點,「三花」川劇團還接待了一場外地學生的研學體驗。在這位文化傳承人的觀察里,今年「五一」成都的文化旅遊消費非常火爆,許多遊客在前往金沙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周邊景點遊玩後,會專門再來看一場川劇演出,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文旅打卡線路。

「三花」川劇團

遊客來川劇團研學、看戲、體驗妝造

 年輕觀眾成非遺消費主力軍

據了解,「三花」川劇團在這兩年悄然走紅,因其票價便宜,以及跟觀眾零距離的表演方式,被稱為成都「最接地氣」的川劇團。

五一」假期,「三花川劇團成了成都一大打卡地,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看,尤其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許多遊客表示,他們是通過網路上的評價和推薦了解到「三花」川劇團的演出信息,並被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

觀眾正在觀賞節目

據王小娟介紹,為了讓傳統川劇更好地吸引年輕觀眾,「三花」川劇團在保留傳統元素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改良。演出中加入了變臉、吐火、滾燈等年輕人喜愛的表演元素,同時提供專業的妝造服務,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川劇的獨特魅力。

來自廣西的遊客李女士就在現場體驗了川劇妝造。李女士表示,她對戲曲表演非常有興趣,此次來到成都,她特意選擇了「三花」川劇團,體驗川劇的獨特風格。

廣西遊客李女士現場體驗川劇妝造攝影

對「三花」川劇團的妝造服務,李女士讚不絕口:「化妝師根據我的臉型給我化了妝,還推薦了適合我的風格。整個妝造過程很快,而且造型很美,老師還手把手教我動作,短時間內就能掌握川劇的基本表演技巧。」除了妝造之外,李女士還專門找了成都本地的隨拍攝影師,下午將前往寬窄巷子進行打卡拍攝。

來自廣東的葉女士則告訴記者,她對川劇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看到「三花」川劇團的網路評價後,更是被其以傳統川劇為主的演出形式所吸引。

廣東遊客葉女士

「這邊的老師眼神中透露出對川劇的熱愛,這讓我有種衝動,想著在離開之前一定要來看一場。」葉女士介紹,自己4月26日就來到了四川,先後遊覽了都江堰、九寨溝和川西地區,特意選擇了具有文化特色的景點和活動,2號來到成都就想要看川劇,但由於時間關係未能觀看演出,這讓她一直心存遺憾,因此在今天離開成都前,她特意抽出時間前來觀看。

王小娟表示,「五一」假期,劇團成員需要自行負責接待、演出、衛生打掃等工作,幾乎全員上陣,迎接「五一」的繁忙。

▲王小娟

「昨天早上7點,我們就開門接待研學團隊,到晚上演出結束,工作人員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王小娟介紹,「五一」假期,「三花」川劇團迎來了多批外地研學團隊,這些團隊大多是親子組合,來自不同地方,甚至還有研學團隊包場前來觀看演出的。

儘管劇團對研學團隊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在實際接待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王小娟解釋,考慮到一些年幼的孩子因為身材較小,無法穿上川劇戲服體驗,為了更好地滿足研學團隊的需求,「三花」川劇團還在積極改進服務,計劃在七、八月份推出適合兒童的川劇服裝,以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暑期研學高峰。

非遺體驗和創新業態火爆「五一」

成都湧現文旅新亮點

五一」假期,成都一些非遺+新消費的場地同樣火爆,成都漆器生活體驗店憑藉其獨特的非遺體驗和創新業態,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成為成都文化消費的新亮點。

觀眾正在觀賞節目

成都漆器作為中國五大漆器之一,以「三雕一刻」(雕銀絲光、雕花填彩、雕漆隱花、拉刀針刻)四大絕技聞名。據悉,位於寬窄巷子的成都漆器生活體驗店打破傳統工藝邊界,將漆藝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打造了「漆藝傳承+咖啡+夜酒+研學體驗+文創零售」的複合業態。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五一」假期前三天,成都漆器生活體驗店人氣火爆,店內各個區域吸引了大量遊客。漂流漆體驗區,遊客們可以體驗非遺手作的魅力;大師展演區,觀眾可以現場觀看漆器製作工藝,夜酒時段,店內還提供多款精品特調雞尾酒。

據悉,5月4日下午,成都悅來茶園還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天府曲韻」悅來書場活動,這是一場融合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同台獻藝的非遺曲藝盛宴。

觀眾正在觀賞節目

記者了解到,現場曲藝界大咖雲集,四位曲藝界老前輩曹正禮、田臨平、王鐵軍、李長元親臨現場,與青年曲藝演員同台飆戲。演出將傳統曲藝形式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通過竹琴、快板書、相聲等節目展現非遺新玩法,讓觀眾可以在百年茶園中,既可品茶,又能感受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

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攝影記者 楊譯焮

編輯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