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三個娃嫁小14歲丈夫,病逝後,丈夫王崇秋因太思念做出一件大事

本文敘述皆有官方信源,為了讀者有更好的體驗放在了文章後綴,感謝您的支持!

2017年4月15日,88歲的楊潔因病離世,這對夫妻,走過了四十八年風雨同行的歲月,終於在命運面前不得不分開,那天,王崇秋坐在醫院的長椅上,眼神空洞,身心彷彿被掏空。

他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妻子即將離他而去的事實,那一刻,世界彷彿失去了色彩,心中的疼痛無以言表,只有無盡的回憶,衝擊著他每一個感官。

回憶如潮水般湧來,王崇秋想起與楊潔的第一次相遇,想起她那溫柔的笑容,想起他們攜手走過的每一個春夏秋冬。

楊潔不僅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她離開後,他彷彿失去了方向,眼淚不斷滑落,但這還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失落和不舍。

然而,正當他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中時,心中有個念頭突然湧現出來:「楊潔的故事,不能就這樣消失。」

她是一個偉大的導演,她有無數值得傳頌的故事,尤其是她與他共同經歷的那段歲月,尤其是他們一同創造的《西遊記》。

1982年,楊潔接到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將《西遊記》搬上熒幕,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拍攝過程中面臨著設備匱乏、經費緊張、外景艱難等種種困難。

然而,這對夫妻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在這個過程中彼此支持,共同努力。

王崇秋毫不猶豫地決定親自擔任攝影師,成為楊潔最堅定的後盾,為了拍攝這部中國經典之作,他在外景地跋山涉水,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捕捉每一個震撼的畫面。

每當面臨拍攝難題時,王崇秋總是毫不退縮,竭盡全力解決問題,他的執著與奉獻,使得這部劇能夠順利拍攝並最終完成。

而楊潔作為導演,雖然身心疲憊,卻依然嚴苛要求每一個細節,力求完美,她知道,只有用心去雕琢每一處畫面,才能成就這部經典之作。

拍攝期間,他們既是工作搭檔,亦是生活中的依靠,每遇王崇秋工作勞頓,楊潔皆悉心照料,以保丈夫康健。

在這段艱苦的歲月中,二人相互扶持,共同走過了六年的漫長拍攝,最終,《西遊記》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不朽的經典。

隨著《西遊記》的巨大成功,楊潔和王崇秋的名聲如日中天,但他們並沒有選擇繼續沉浸在浮華的世界裡,而是選擇了平凡的生活。

退休後的他們告別了工作中的忙碌與喧囂,搬進了一處寧靜的院落,過上了只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光。

在這段歲月里,王崇秋變得更加細心,他不僅為楊潔做飯、打理家務,還陪伴她散步,替她修剪指甲。

楊潔曾因工作忙碌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細節,但在王崇秋的照顧下,她重新體會到被寵愛與關懷的幸福。

而王崇秋,也在這一段平凡的時光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妻子,發現她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導演,還是一個溫暖而充滿魅力的女人。

時間回到1965年,王崇秋剛剛22歲,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夢想,來到北京電視台,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攝影師,命運的巧合讓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與40歲的楊潔相遇。

楊潔是當時北京電視台的知名女導演,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帶著三個孩子,那個年代,這樣的女人幾乎很難再婚,而楊潔和王崇秋的年齡差距也讓這段關係從一開始便註定不會被外界看好。

那時的楊潔,已經是一個在業界小有成就的導演,經歷過生活的打擊和感情的失敗,她似乎對愛情再沒有太多期待。

但王崇秋的出現,卻像是一束溫暖的陽光,悄然照亮了她那已經有些陰鬱的世界,王崇秋對楊潔的才華深感欽佩,他不知不覺地被她身上那種堅定、智慧的魅力所吸引。

而楊潔也漸漸對這個年輕攝影師產生了好感,雖然她心裡知道,這段感情不僅充滿挑戰,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她的事業,但王崇秋那種無所畏懼的真心,卻深深打動了她。

終於,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王崇秋鼓起勇氣,向楊潔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外界的質疑聲並沒有讓他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他要走下去的決心。

面對愛情的挑戰,楊潔終於決定放下所有顧慮,接受了王崇秋的心意,1969年,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開始了一段別人看來匪夷所思的「姐弟戀」,然而,這段不被看好的婚姻,卻在接下來的歲月里,譜寫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愛情傳奇。

在楊潔去世後,王崇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那些與楊潔共同度過的歲月,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回憶,在失去了妻子後,王崇秋決定將這段屬於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

他回憶起他們的相識、相愛、共同奮鬥的日子,將楊潔的堅韌與才華,王崇秋與她攜手打拚的艱辛,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

最終,他完成了《敢問路在何方》這本書,將這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永遠傳遞給後人,王崇秋通過這本書,不僅紀念了楊潔,也讓世人看到了他們愛情的深度與持久,他的思念,如同這本書中的文字,跨越了時間與空間,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楊潔雖已離開,但她留下的愛與回憶,將永遠溫暖著王崇秋的心,也永遠激勵著每一個相信真愛的心靈。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文 | 老方醫學雜談

——完——

參考文獻

中國青年網:今日泣別導演楊潔:她是永恆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