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3日訊(編輯 瀟湘)蘋果公司似乎成功躲過了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最大的危機——至少目前是這樣。
市場人士原本擔心,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25%的高額對等關稅,有可能像五年前的新冠疫情一樣嚴重擾亂蘋果公司的供應鏈。不過到了當地時間周五晚間,蘋果公司終於等來了苦盼良久的好消息: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布最新公告,將一系列產品排除在原先公布的對等關稅之外,類別包括了通訊設備(智能手機)、計算機、半導體設備、集成電路器件等。
對蘋果而言,這意味著其旗下iphone、ipad、mac、蘋果手錶和airtags等諸多產品矩陣,將不再會受到特朗普對等關稅措施的影響——受到關稅豁免的部分不僅包括了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25%對等關稅,也包括了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徵收的10%的普遍關稅。目前,蘋果相關商品暫時依然受到關稅影響的,是特朗普最早前宣布的對華商品加征20%關稅的部分。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儘管特朗普未來仍可能針對含半導體的商品出台一項新的「行業關稅」,但至少眼下,這一關稅調整標誌著蘋果和仍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美國消費電子行業,暫時得以「絕處逢生」。
美國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就表示,「智能手機和晶元被排除在對等關稅外,這是科技投資者夢寐以求的景象。自『解放日』起,關稅就一直是籠罩在科技界上空的烏雲,因為沒有哪個行業比大型科技公司受到的打擊更大。」
ives表示,「美國科技行業的聲音很響亮,儘管白宮內部最初強烈反對豁免,但華盛頓最終還是承認了現實情況。」
「這對蘋果是重大緩解,」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在周六的報告中也寫道,「關稅本會引發顯著的成本上漲。」
他預計,蘋果股價將在本月下跌11%後,有望於下周一反彈。
與此同時,這一周末傳來的新消息,對於全球包括中國的蘋果供應鏈而言,無疑也是一個重大利好。
民生證券在周六最新的研報中已表示,隨著《特定產品對等關稅豁免指南》落地,果鏈將有望迎來eps修復。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以來,藍思科技、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多家國內頭部果鏈企業,已先後發布了回購公告。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蘋果及其供應鏈公司過去幾周跌幅較重,在關稅豁免消息傳出後,確實不乏迎來逆襲的可能。
特朗普關稅影響太大?蘋果根本扛不住!
事實顯然已證明,此前特朗普高額對等關稅措施帶來的巨大隱形成本,蘋果很難「扛得住」……
據業內人士此前透露,在最新豁免出台前,這家iphone製造商曾試圖制定計劃:調整供應鏈以在印度生產更多銷往美國的iphone,這些產品將適用較中國更低的稅率。蘋果高管認為,這將是避免高額中國關稅、阻止大幅漲價的短期解決方案。
目前,蘋果公司每年銷售約2.2億至2.3億部iphone,其中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不過,鑒於印度的iphone生產設施目前撐死只能每年生產約3000多萬部iphone,印度的生產顯然並不足以完全滿足美國的需求。
這種轉變本身其實也很難順利完成,尤其是因為該公司已經接近於啟動生產iphone 17的周期——而該產品將主要在中國生產。
近幾周來,在蘋果公司的運營、財務和營銷部門,人們已越來越擔心秋季推出新款手機會受到影響,這也加劇了該公司的恐懼感。而至少目前,蘋果管理層無疑可以暫鬆一口氣。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估算,目前作為蘋果公司最大盈利產品的iphone,約87%在中國生產。大約五分之四的ipad和60%的mac也是在中國生產的。這些產品加在一起約佔蘋果公司年收入的75%。
不過,近年來蘋果的部分生產線確實正在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現在幾乎所有的蘋果手錶和airpods都在越南生產。部分 ipad和mac也在越南生產,mac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產量也在擴大。摩根士丹利估計,蘋果約38%的ipad銷量來自美國,約一半的mac、apple watch和airpods收入也來自美國。
據悉,自4月2日宣布徵收關稅以來,蘋果和其他科技公司的遊說者,就一直在向白宮爭取關稅豁免。
在特朗普4月9日暫停對數十個國家加征更高的對等關稅後,蘋果面臨的負面衝擊其實反而更顯嚴峻了——因為作為蘋果主要競爭對手的三星的生產線目前大多在東南亞,這反而使三星在美國市場上可能獲得比蘋果更多的成本優勢。
同時,蘋果和其他公司也一直向特朗普政府強調一點:雖然其願意增加在美投資,但將最終生產環節完全遷回美國幾乎難以實現。一台iphone所需的700餘個精密零部件中,90%依賴中國及亞洲供應商。正如美國銀行本周發布報告所指出的,若蘋果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其製造成本可能飆升超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