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名義募捐、AI獨白散播謠言,方大同公司月內五度闢謠

距離3月1日方大同公司「賦音樂」發布訃告剛過去一個月,官方微博已先後五次發布公告,對網路不實信息進行提醒或闢謠,包括以方大同名義組織捐款、捐贈活動,利用ai技術製作方大同獨白視頻散播不實信息,未經授權製作銷售藝人肖像周邊商品與非官方發行之音樂作品合輯等。

1

一個月內官方五次發布公告

4月1日,賦音樂發布公告提醒,近期在坊間看到許多未得到官方授權的藝人肖像周邊商品與非官方發行之音樂作品合輯,呼籲大家多加辨別,謹慎並理性選擇。

3月31日,賦音樂發布公告指出,官方目前並無組織與舉辦任何一個以方大同名義捐款、捐贈的活動,而網上流傳著眾多不實信息之文章,誤導大眾甚至藉此斂財,對方大同及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目前官方已委託相關單位進行維權處理。

該公告特別指出了一則標題為《跳海x嘉禾x病痛挑戰基金會公益演出》的文章為不實消息。南都記者搜索發現,該文章的發布方為某酒館和某舞社,內容為發起「方大同作品致敬舞蹈音樂會」公益演出活動,並有入場需捐款71.4元的設置,稱該數字來自方大同7月14日的生日。原始文章還提及方大同患上漸凍症,「在遺囑中,他也要求將音樂版權收入捐贈給罕見病基金會」。

原始文章提及捐款、漸凍症及遺囑內容。

事實上,截至目前,官方並未公布方大同去世的具體原因和遺囑內容。無論是71.4元的捐款設置,還是對方大同病情和遺囑內容的表述,均引發粉絲的憤怒。

隨後,活動發起方發表致歉說明,稱文章編輯「受到了網上信息的誤導」,對於方大同的病因表述錯誤。針對捐款問題,發起方則回應捐贈渠道為在「慈善中國」備案的公開募捐項目,並表示該次活動將取消入場需捐款的設置。

同樣在3月31日,賦音樂還發布了另一則公告,指出某抖音賬號疑似利用方大同ai獨白散布不實信息,操縱輿論,誤導大眾,已向抖音進行侵權投訴。

利用ai「復活」已故藝人,並以第一人稱口吻製作獨白視頻,這一行為此前已多次引起爭議。2024年,有網友利用歌手李玟的肖像製作、發布「ai復活李玟」系列短視頻,並藉機售賣ai服務。李玟的母親委託律師進行維權,相關聲明指出此類視頻的廣泛傳播對李玟母親及其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干擾,同時也給本就深陷痛苦的李玟母親及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和二次傷害。

此外,高以翔、喬任梁等已故藝人的肖像也曾被製作成ai視頻,其家人均對此行為表示反對和譴責。

此前在3月6日和3月11日,賦音樂還分別發布公告,內容主要為提醒大家對捐款活動多加辨別,謹防詐騙。

2

悼念、致敬已故藝人行為或涉及法律問題

每當有知名藝人去世,網友自發製作悼念文章和視頻、組織致敬活動等行為均十分常見。這些行為可能涉及哪些法律問題?已故藝人的哪些權益仍受到法律保護?

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劉倚伶向南都記者分析,逝者的人身權益,包括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等仍受到法律保護,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要求侵權者承擔民事責任。

未得到已故藝人生前授權或繼承人授權,製作和售賣其肖像周邊商品與非官方發行之音樂作品合輯,劉倚伶指出,這一行為涉嫌侵犯肖像權和著作權。若該音樂作品合輯不是方大同本人的作品,那麼該行為還可能涉嫌詐騙。

利用ai「復活」已故藝人,並以第一人稱口吻製作獨白視頻,劉倚伶表示,若未經授權,這一行為侵犯了已故藝人的肖像權。若視頻中的獨白心聲涉及其他不實內容,還涉嫌侵犯其名譽權。

她進一步說明,是否侵犯肖像權並非從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來判斷,除了為公共利益進行新聞報道和輿論監督之外,其他未經授權使用肖像的行為都存在侵權的可能性。「哪怕是出於緬懷的目的,都有可能涉嫌侵權。但是粉絲自發的悼念行為,只要在合理的限度範圍內,一般不會被追究責任。」

以已故藝人名義組織捐款、捐贈活動,或以致敬名義舉辦演出並收取入場費用,劉倚伶表示,這一行為首先涉嫌侵犯藝人肖像權和歌曲的著作權、表演者權。其次,以已故藝人名義謀取利益,還可能涉嫌詐騙。

針對有活動發起方舉辦致敬方大同和捐款的活動,並在文章中提到方大同患漸凍症、遺囑等內容,劉倚伶分析,如果文章提及的情況為真,但親屬目前沒有對外公布,這種情況涉嫌侵犯方大同的隱私權;如果文章提及的情況純屬捏造,該行為則涉嫌侵犯名譽權。

她進一步指出,對於募捐的行為,我國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符合相關規定、具備相關資質的組織,才有資格募捐。「募捐涉及到錢的管理和流向用途,需要相應的監管。一般人不能直接募捐,但可以和有資質的慈善組織進行合作。」

采寫:南都記者 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