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前妻洪晃曬京郊院子,空地上百平,愛馬仕被她拍出廉價感

63歲的洪晃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自家院子的照片,並配文:「春天來了,該種點啥呢?」

細心地網友發現,照片中的院子,可是位於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段,上百平米的空地顯得格外寬敞。

樹不多,草也稀疏,但正是這種空蕩,給了洪晃無限的可能性。

她不在意院子是否精緻奢華,而這種隨性與自由,正是洪晃人生的底色。

洪晃家庭優渥。

外祖父是外交家章士釗,母親章含之是中國外交界的知名人物,這樣的家庭背景為她提供了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資源,並且,她並未因此被束縛。

12歲時,洪晃被送往美國留學,她不僅接受了優質的教育,還形成了開放、自由的世界觀

洪晃的職業生涯始於商界。

她在美國獲得學位後,短暫在一家美國公司入職,便回到國內,開始涉足媒體行業。

她創辦了《iLOOK》雜誌,不僅擔任主編,還親自撰寫文章,用她特有的幽默與洞察力吸引了大批讀者。

洪晃不僅是位媒體人,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

她的散文隨筆集《我的非正常生活》以其幽默犀利的文風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廣受好評。

書中,她分享了對生活、婚姻、事業等話題的思考,字裡行間透露出她對自由的追求與對自我的堅持。

工作之餘,洪晃關注時尚與文化,積极參与社會公益事業,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弱勢群體發聲,支持女性權益,呼籲社會關注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中的地位,關注環境議題。

她從不迴避社會問題,敢於發聲,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迴避輿論,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表對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且言辭犀利,直擊要害,這是一種有責任心的體現。

當然了,外界對她關注最多的是她兩段失敗的婚姻。

很多人可能覺得她被「拋棄」,過得很慘,其實相反,她從未因婚姻的失敗而沮喪——

婚姻並不是人生的全部,重要的是找到自己。

儘管每一個人的出身、經歷都是無法複製的,但從她的身上,我們能感受到自由與隨性不是一种放縱,而是一種對自我的尊重與對生活的熱愛。

這種態度,是我們可以自己給予自己的。

而它,可以帶我們感受一種別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