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即將啟幕,本屆音樂節,新人新作項目佔比近40%,多媒體原創國潮音樂劇《國音盛世》便是其中之一。3月27日,《國音盛世》將登上中國大戲院舞台,該劇以中華傳統「時辰」為脈絡,劃分為「卯、午、申、戌」四大篇章,通過原創音樂、古典詩詞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深度融合,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碰撞與交融。這也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在建校20周年之際推出的原創作品,以創新形式詮釋中華傳統文化,展現新時代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國潮音樂的興起源於文化自信,我們希望用年輕人喜愛的流行音樂語言,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在《國音盛世》總導演、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專業主任朱梓溶看來,《國音盛世》的創作核心是「以古為源,以新為體」——劇中十餘首原創歌曲均由師生共同打磨,部分歌詞取材自白居易、杜甫等詩人的經典作品,旋律則融入電子、搖滾等現代元素,力求「古韻今聲,和而不同」。
在《國音盛世》的創排過程中,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發揮跨學科優勢,集結流行音樂舞蹈學院、時尚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等多個院系師生參與創作。舞台上呈現的古風服飾出自時尚設計專業學生之手,多媒體視覺由新媒體藝術團隊打造,充分體現「藝術+科技」的教育理念。朱梓溶說:「這台演出不僅是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對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探索。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培養更多具有文化使命感的新時代藝術人才。」
執行導演黃瑞珺、音樂製作人李林、作詞人甘世佳等深度參與,特邀嘉賓遇泓羊加盟。在編曲中,《國音盛世》注重「東方意蘊與國際化表達的平衡」,例如《午》篇章以交響樂烘托杜甫詩句的磅礴氣勢,《戌》則以空靈電子音效呈現杜牧筆下的靜謐秋夜。此外,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進一步強化了沉浸式體驗,如動態水墨投影、三維場景交互等,為觀眾帶來視聽享受。
《國音盛世》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20年辦學成果的生動縮影,以青春之力奏響傳統文化的強音。朱梓溶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庫,國潮音樂應當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