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老戲骨?
我覺得這是一個份量很重的詞。
也只有那些真正有實力,憑藉經典角色的塑造,贏得觀眾尊重的老演員,才有資格被稱為「老戲骨」。
在我的心裡,昔日北影老演員吳素琴,就是當之無愧的老戲骨。
她顯然不是大明星。
在昔日的北影廠,比她有名的演員,數不勝數,和她同時期的有於藍、陳強、張平、葛存壯、趙子岳、于洋等,比她年輕的有張金玲、李秀明、劉曉慶等。
但這些大明星,只要一說起吳素琴,卻全都對她讚不絕口。
一個是她憑精湛的演技,贏得了大家的肯定。
另一個她助人為樂的品質,也獲得了同行們的褒獎。
吳素琴(右)和黃素影是好姐妹
而對於觀眾來說,更對她無比喜愛。因為看她在過去老電影中的表演,那麼質樸,那麼自然,那麼真實,就是過癮。
所以就算她不是大明星,卻依然在無數影迷的心中,擁有著無可替代的位置。
今天,雅清就想通過一組珍貴而難得一見的老照片,來讓大夥認識和了解更為真實的吳素琴。
少女時期的吳素琴
1932年1月14日,吳素琴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她的原名,叫吳淑琴。
跟很多同齡人所不同的是,吳素琴很早就有了看電影的經歷。因為當時的齊齊哈爾雖然城市不算大,但卻有6家電影院。而且吳素琴的嫂子跟其中一家電影院的售票員是朋友,所以總會帶著吳素琴去看阮玲玉、胡蝶、周璇等所主演的電影。
但那時的吳素琴,並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光影中的一份子。
少女時期的吳素琴
她與文藝結緣,始於她讀書的時候。在她15歲那年,她所在的學校,決定組織學生,到前線為民主聯軍慰問演出。吳素琴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儘管她並沒有學過表演,但還是非常投入地出演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第一個角色——舞台劇《啞巴勞軍》中的老太太。
吳素琴年紀輕輕就演老太太
當時演出的環境非常惡劣,天上還有敵機不斷盤旋和轟炸,但吳素琴卻一點也不害怕。而且演出的效果非常好,戰士們非常喜愛。而也正是看到現場觀眾的反應,讓吳素琴清楚地認識到,原來演戲也可以如此鼓舞人心。
所以幾個月之後,她便加入到了齊齊哈爾文工團。在這裡,她認識了比自己大一歲的白德彰,和比自己大3歲的葛存壯,他們成了革命戰友,一起行軍,一起演出。不久,又一同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做演員。白德彰演小生,葛存壯演反派,而吳素琴呢,儘管她當時,其實還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但因為她長相成熟,性格開朗,所以被定位成「大嫂專業戶」。
吳素琴在東影廠所得到的第一個角色,是在凌子風執導的電影《光榮人家》中,出演婦女主任。從我們現在所尋找到的影像資料來看,吳素琴在其中的表演,還稍顯稚嫩,扮相也顯小。但她在鏡頭前的表現,卻很認真。
吳素琴(左)和黃玲在電影《光榮人家》中
並且通過《光榮人家》這部電影,讓吳素琴真正認識到了,當演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原本走路是外八字腳,在銀幕上不好看,凌子風建議她改過來。最初她很不習慣,但她為了能夠塑造更多的角色,還是堅持做了改變。
1953年,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田方在北京搞起了一個跟電影廠同級別的「北京電影演員劇團」。田方很有雄心壯志,希望能將中國所有優秀電影演員都匯聚一堂,所以就將遠在吉林長春的東影廠演員,一同召回到了北京。吳素琴和陳強、于洋、葛存壯等一起,就進入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
吳素琴(三排右四)和北影演員劇團的同事們
因為北影演員劇團人才濟濟,明星也多,所以暫時還沒有太多代表作的吳素琴,在其中並不顯眼。被分配出演的,也全都是配角。但吳素琴卻對此毫不在意。
事實上,那個年代的演員,也並不覺得「第一主演」和配角之間,有著多麼大的區別。
直到1958年,26歲的吳素琴,在從影10年之後,才終於在電影《三個戰友》中,出演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農村姑娘周惠英。
這個角色的性格很潑辣,跟吳素琴平常的做派有很大的區別。但為了更好地體現人物,吳素琴徹底地放開了手腳,結果反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58年4月下旬,吳素琴和同演《三個戰友》的八一廠演員吳凡,還一同登上了《大眾電影》雜誌的封面。
《大眾電影》雜誌上的吳素琴和吳凡
這之後,吳素琴開始在更多電影中出演戲份較重的角色,如《一天一夜》中的王彩花、《春暖花開》中的吳秀英、《青年魯班》中的吳大姐等,她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這其中,她在上映於1961年的《暴風驟雨》中所扮演的白大嫂一角,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暴風驟雨》是一部典型的「男人戲」,匯聚了北影廠和八一廠眾多知名男演員,如于洋、高保成、魯非、李百萬、趙子岳、葛存壯、劉季雲、安震江、方輝等,可以說群星薈萃。
而吳素琴則是為數不多的女演員中的一位,並且所扮演的,還是戲份較多的白大嫂這個角色。
最初面對這麼多有實力的明星,吳素琴的心裡多少都有點壓力,但她一旦進入角色,便能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
她因為做了充足的案頭工作,而且她在東北參加「土改」時,本身就接觸過類似於白大嫂這樣的角色,有著深厚的生活體驗和積累,所以演繹起來,很是得心應手。影片中的好幾場戲,都被她演得活靈活現。使得白大嫂的形象,躍然於銀幕之上。
因為吳素琴演得太好,所以電影的導演謝鐵驪和主演于洋,都對她誇讚不已。
而也正是在《暴風驟雨》上映期間,為了配合影片的宣傳,北影的拍照師,專門給吳素琴拍了一張明星照,較好地展示了吳素琴本真的一面,漂亮而洋氣,令人眼前一亮。
從這張照片我們就可以看出,吳素琴其實是一位長相端莊秀美的女演員,但為了角色需要,她卻多在銀幕上以樸實無華的農村大嫂的形象出現。「愛角色,而不是自己」,是他們這代演員,統一的職業素養。
吳素琴在話劇《雷雨》中飾演魯媽
時間進入70年代之後,吳素琴開始更多地在電影中出演中老年婦女的形象——《海霞》中的石頭媽、《大河奔流》中的楊杏、《南疆春早》中的阿黛媽、《歡歡笑笑》中的笑笑母、《如意》中的馮大媽、《生財有道》中的李大媽等,全都那麼性格分明。
我個人最記得她在神話故事影片《孔雀公主》中所飾演的瞎阿婆,並被她的演技所深深嘆服。她準備地呈現了盲人的狀態,還通過深厚的台詞功底,將角色內心的複雜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甜蜜的事業》中的大嫂子隊長、《啞姑》中的蠻大媽等這些同期塑造的角色,也全都栩栩如生。
80年代,吳素琴擔任起了北影演員劇團團長的職務,為演員們爭取到了更多演出的機會。同時,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所看到的她,哪怕只有一場戲,也被她演繹得生動鮮活。
比如在張瑜擔任主演的《清水灣,淡水灣》中,她飾演街道主任,那神情、那做派,簡直就跟我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街道幹部,一模一樣。
她的表演實力,得到了更多導演的認同。1993年,吳素琴曾在陳國軍執導的《趟過男人河的女人》這部電視劇中出演了寶兒娘一角。她動情的演繹,使得陳國軍連聲讚歎,說「吳老師的戲,我不用看,都一條過」。
吳素琴覺得自己之所以能夠將寶兒娘演得那麼感人肺腑,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有生活,而且在鏡頭前,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翻看吳素琴的表演履歷,我們就會發現,她一生都沒演過第一女主角,而是一直出演配角。可正如我們所看到了,就算是再少的戲份,她也能演出「彩兒」來。這一方面是因為她擁有深厚的表演功力,另一方面,則是她對演戲這份職業無比熱愛。
所以她始終都樂在其中。
從北影廠離休之後,吳素琴仍然出演過一些影視作品。每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她,總會感覺無比親切,並熟練地說出她曾經出演過的眾多角色。
吳素琴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經常會和凌元、黃素影等北影廠老藝術家們一起與影迷互動。
左起:吳素琴、黃素影、凌元
生活中的吳素琴是個熱心腸,非常樂於助人。她不僅幫同劇團的演員推薦上戲的機會,而且只要有熱愛表演的晚輩找到她,她都會熱情提供幫助。葛優當年中學畢業後被安排到北京昌平縣的興壽公社餵豬,他很想當演員,但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吳素琴卻是個例外。她不僅自己輔導葛優演戲,而且還讓自己的老伴擔任葛優的聲樂老師。
可以說,最終葛優能夠順利考入全總文工團,實現自己做演員的夢想,吳素琴和老伴李萬里功不可沒。因此葛優一輩子,都對吳素琴夫婦,充滿感激之情。
而吳素琴的老伴李萬里,是一位音樂家,他曾在中央新聞紀錄片廠擔任作曲,後來曾為《啞姑》、《血案疑蹤》、《二子開店》、《風流乾隆》等譜寫音樂。兩人婚後恩愛不離,並生下兩個孩子。
前:吳素琴夫婦,後:葛存壯夫婦
2020年6月9日,備受影迷喜愛的表演藝術家吳素琴因病去世,享年88歲。儘管她人已遠去,但她在銀幕上所留下的光影記憶,卻永不消逝。
那麼,親愛的朋友們,請問大家還記得這位老戲骨嗎?對她所扮演的哪個角色更加難忘呢?歡迎各位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影迷朋友,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