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是深圳衛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團隊出品
直新聞:陳先生,美日韓三國外長在慕尼黑會晤後,發表了聯合聲明,聲稱支持台灣地區參與「適當」國際組織,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陳冰:美日韓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公然干預中國內政,支持台灣地區參與「適當」國際組織,這是第一次。以往美日韓三國也發表過聯合聲明,談及台灣問題。比如2023年8月在戴維營舉行美日韓峰會後,聯合聲明就重申支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堅定立場,但並沒有支持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的表述。
這一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日韓三國外長卻意有所指地「反對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支持台灣地區參與「適當」國際組織。三國為何要這麼過分呢?
第一,特朗普政府為制約中國,打起了「台灣牌」,似乎要比拜登政府打得更大一些。美日韓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前一天,美國國務院在簡述對台政策時,刪除了原先的「不支持台獨」的表述,特別提及了美台在科技和半導體研發方面的合作,支持台灣地區在「可行的情況下」成為國際組織的成員。這是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最新挑釁,從而來制約中國,同時也是要挾台灣地區,希望台灣地區把先進晶元製造業挪到美國,讓台積電去美國幫助英特爾。
第二,美日韓三國外長的聯合聲明,是對美國對台政策的背書。美國希望日韓加持,來擴大這種要挾能力;日韓則希望通過給美國背書,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徵收上得到豁免。
第三,特朗普政府正在外圍搭建圍堵中國的圈子,進而對中國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進行打壓,關稅問題、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中印邊境爭端,都是美國打壓中國的抓手。特朗普之所以不顧歐洲盟友的強烈反對,與俄羅斯率先談判,希望在5月9日前結束俄烏衝突,就是要美國儘快擺脫歐洲戰事,全力以赴應對中國。他知道中國不是好惹的,與中國進行談判也是夠艱難的,而能否得到他需要的結果,也是心中沒譜。所以,他會在與中國有關的所有事物上插手、搗亂。
直新聞:日本和韓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都高於美國,它們在中國的核心利益上與美國勾連,就不怕中國採取反制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我們先看日韓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024年發布的通商白皮書,日本有高達1406個品類的超一半進口額來自中國,是美國的2.5倍,美國僅為567個品類。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和最大進口來源國。
再來看韓國,韓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越來越高,中國是韓國最大經貿夥伴,中韓雙邊貿易在韓國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高達22.59%;韓國自海外進口的主要產品中,半數以上依賴中國。
按照經貿常識,日韓兩國無論怎樣,都應該和中國搞好關係。再來看日韓兩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2024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570億美元,韓國對美貿易順差達到562億美元。所以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不僅劍指中國,也讓日韓感到驚悚。日本韓國百般依順特朗普,都是想得到關稅豁免,擔心影響自身經濟。
對於日韓在經濟和科技上配合美國,比如日韓在晶元及技術出口上服從美國的禁限令,中國還可以表示理解。2024年韓國和日本分別是中國的第二大和第四大貿易夥伴。中國為了產品出口,維護自身利益,需要與日韓維護好關係。但是在中國核心利益上,比如在台灣和南海問題上,日韓跟隨美國瞎整,必然要受到反制的。
中國外交部已經聲明,中方歷來堅決反對有關國家拼湊「小圈子」,干涉中國內政,煽動對抗對立。「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必須也只能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
直新聞:尹錫悅玩「獄中政治」似乎很得心應手,韓國媒體報道說已經起了效果,反對黨在年輕人中的支持率在下降,你認為尹錫悅能擺脫被彈劾的命運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尹錫悅的「獄中政治」,好像在學習特朗普。特朗普在大選過程中,到監獄報到,接受法庭審判,並被陪審團視為「有罪」,這和尹錫悅當下的處境相似,只是尹錫悅仍在拘留中,沒法像特朗普那樣一邊受審一邊搞選舉。
現在韓國的選舉文化和選舉過程都在發生變化,被拘留的尹錫悅仍能通過各種渠道,為自己申辯,傳播自己的政治主張,可以通過自己的政黨傳達「指示」,而支持尹錫悅的議員也是不顧一切,探視他,支持他,試圖動搖憲法法院,從而作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決。
不過隨著戒嚴細節的不斷澄清,尹錫悅要想獲得「無罪」判決,似乎是比較難的。他為個人私利而發出戒嚴令,又迅速取消,已經說明他錯了。而此後讓韓國政壇陷入混亂,更是需要有人負責。韓國法律界人士的基本共識是,憲法法院將作出「一致支持彈劾」的裁決,尹錫悅將立即失去總統職務,接著韓國將在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在大選過程中,反對黨能否獲勝,就難說了。但尹錫悅的政治生命基本完結了,不管他怎樣玩「獄中政治」,也洗不脫罪名的。
作者丨陳冰
排版丨盤思儀
編輯丨張思南
審校丨楊穎
監製丨王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