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打不動了。」
很難想像,這句話竟然出自功夫巨星甄子丹之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甄子丹還是那個「佛山最能打的葉問」,但事實上,他也是個年過六十的「老年人」了。
好像很多人對功夫巨星的年紀沒個印象,總覺得他們這麼能打,肯定還很年輕,當年的成龍、李連杰是這樣,如今的甄子丹也是如此。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如今武打演員最後的門面——甄子丹。
1963年,甄子丹在廣東出生,他的家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武術世家。
母親麥寶嬋是國際知名的武術家和太極拳師,這樣的家庭背景,讓甄子丹從小就與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然而,與許多人想像中的不同,甄子丹並不是一個從小就對武術充滿熱愛的孩子。相反,他的童年充滿了對武術的叛逆和好奇。
2歲那年,甄子丹隨父母遠赴香港,開始了他的童年生活。
但好景不長,11歲時,他又隨家人移民到了波士頓。
在異國他鄉,甄子丹開始接觸到各種風格的武術,他瘋狂地迷戀上了李小龍,並受其影響,逐漸對自由搏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時的甄子丹,心中充滿了對武術的嚮往和憧憬。
他渴望像李小龍一樣,成為武術界的傳奇人物。於是,他來到了北京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隊,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武術訓練。
在這裡,他遇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也結識了後來的同門師兄弟李連杰。雖然兩人當時並未有太多的交集,但這段經歷無疑為甄子丹的武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4年,甄子丹參演了人生的第一部影視作品《笑太極》。
然而,這部劇在香港上映後並未引起太大的反響。甄子丹的演藝生涯就此起步,但道路並不平坦。他先後出演了《情逢敵手》、《特警屠龍》等多部作品,但始終未能深入人心。
那時的甄子丹,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他深知自己在武術方面的天賦和實力,但如何在銀幕上展現出來,卻成為了他急需解決的問題。
於是,他開始不斷地鑽研拍戲技巧,嘗試不同的表演風格。終於,在1992年,他憑藉在電影《新龍門客棧》中的出色表現,一舉斬獲了「最佳男配角」的獎項。
這次獲獎,對甄子丹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他開始嘗試古裝武俠電影,並憑藉《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和《鐵馬騮》等作品,拿下了「最佳戰鬥獎」和「金像獎」。但真正讓甄子丹爆火的,卻是2008年的電影《葉問》。
在這部電影中,甄子丹飾演了一位說話輕聲細語、武力高強、有情有義的「詠春拳一代宗師」。他的表演深沉內斂,將葉問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這部電影不僅在香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還在內地贏得了廣泛的讚譽。甄子丹憑藉此片一舉成名,成為了華語影壇的武打巨星。
《葉問》的成功,為甄子丹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他開始接到好萊塢的邀請,參演了《上海正午2:上海騎士》、《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等多部大片。
在這些電影中,甄子丹不僅展現了自己出色的武術技巧,還通過精湛的演技贏得了海外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2023年,甄子丹在好萊塢動作大片《疾速追殺4》中飾演盲人殺手凱恩一角。
他的表演再次驚艷了全球觀眾,讓人們再次領略到了「甄功夫」的魅力。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席捲了全球票房,甄子丹也因此成為了國際影壇上備受矚目的華人演員之一。
然而,甄子丹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深知自己作為一個演員的責任和使命。
他不斷地挑戰自己,嘗試不同的角色和表演風格。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他都力求做到最好。他的這種敬業精神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也讓他贏得了業內人士的尊重和讚譽。
然而,在甄子丹輝煌的背後,卻隱藏著一份深深的憂慮。他深知華語功夫片的市場日漸衰落,而像自己這樣的武打演員也後繼無人。這讓他不禁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和傳承的問題。
在一次專訪中,甄子丹坦言:「我不可能打一輩子,總要選一條路……」他開始思考自己的退休計劃,並希望能夠以一種彈性的方式逐漸退出銀幕。
他希望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同時也希望能夠為華語電影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甄子丹表示,他非常看重電影的傳承和創新。他認為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讓華語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因此,他也在積極地尋找和培養新的武打演員和電影人才,希望能夠為華語電影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如今,甄子丹雖然已經步入了人生的新階段,但他的傳奇仍在繼續。他依然活躍在銀幕上,為我們帶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
他深知,功夫電影的黃金期已過,如今或許真的是諸神的黃昏,對於這種現狀,他心有不甘卻也無能為力。
本文作者 | 老A
責任編輯 | 藍橙
策劃 | 藍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