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議直播間連續被封,「鍋巴灰」有風險,應多講天津相聲歷史

2024年11月天津相聲名家楊議在直播間掀起了一波流量。

一開始楊議的主要話題是對郭德綱的相聲藝術、表演藝術和京劇藝術做出評價,於家樂、郭五一和郭老抖等稱號在相聲圈風靡一時,楊議直播間流量大增。

到了12月,楊議直播間卻連續被封,即使換號也會在一晚上被封好幾次,這讓楊議相當惱火。

楊議直播間連續被封的外部原因是遭到了某相聲飯圈有組織地惡意舉報,內部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楊議聊「鍋巴灰」太多了,所謂鍋巴灰,是指相聲圈某小黑胖子的隱私問題。

筆者認為,「鍋巴灰」存在兩個現實問題。

一是「鍋巴灰」沒有實錘證據,楊議在直播間聊這種小道消息當然容易被封。

二是「鍋巴灰」不論真假都屬於個人隱私,楊議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傳播他人隱私本身就有問題。

個人認為,楊議還是不要在直播間聊類似「鍋巴灰」這種話題,畢竟這個話題有封號風險不說,扒他人隱私也確實不算光明正大之舉。

之前楊議在直播間里聊「於家樂」「郭五一」「郭老抖」等話題時筆者是支持的,原因有三:

一是「於家樂」「郭五一」「郭老抖」屬於文藝評論範疇,楊議有經典相聲、經典影視劇傍身,還是京劇愛好者,當然有資格點評郭德綱的相聲、影視和京劇藝術。

二是連郭德綱本人和郭德綱徒弟都不否認「於家樂」,飯圈想舉報也費勁。

三是「於家樂」本身是從客觀事實出發,屬於藝術總結,觀眾也普遍認可。

那麼,既然「於家樂」話題確實不錯,難道楊議繼續在直播間聊「於家樂」嗎?

當然不用,其實楊議還有很多話題可以聊,比如2024年11月,德雲社綱絲節搞了一個相聲劇相聲演義》,有些劇情涉嫌惡意貶低天津相聲界,楊議作為天津相聲名家,也算是半個當事人,當然可以進行點評。

《相聲演義》還有一個衍生話題,那就是郭德綱為什麼在1995年離開天津去北漂的問題,到底是因為天津相聲界打壓他,還是因為郭德綱在紅橋文化館期間偽造領導簽字侵佔國家財產東窗事發,導致名聲臭大街在天津待不下去了。

楊議作為天津相聲界人士,他應該知道當年很多內情,觀眾們當然也都想了解這些事,楊議完全可以在直播間展開聊聊這個話題。

此外,郭德綱本人曾在自傳和博客里承認自己偽造領導簽名侵佔國家財產的事情,楊議在直播間聊這個話題的話,飯圈如果想舉報楊議造謠那就必須先確認郭德綱造謠。

當然,楊議也完全可以在直播間講一講天津相聲歷史,比如到底是誰首先倡導相聲回歸小劇場。

筆者曾在2019年3月份發表了一篇文章《相聲回歸小劇場先驅並非郭德綱,而是天津相聲昔日領袖》,在這裡權當拋磚引玉。

在這篇文章里筆者認為,郭德綱所說的德雲社首倡相聲回歸小劇場是不準確的,德雲社成立於1996年更是給自己臉上胡亂貼金。

郭德綱三闖北京後,1996年在京味茶館遇到馬貴榮帶著王玥波張伯鑫李菁等人在那裡說相聲,他這才重新加入到相聲表演的行列。

要知道,京味茶館可不是郭德綱的小劇場,王玥波張伯鑫他們也不是郭德綱的員工,德雲社的起點自然不能從1996年的京味茶館開始算。

如果郭德綱非要把京味茶館算進來的話,最大功臣也應該是京味茶館的老闆馮建華先生,最初的演員則是王世臣沙廣森等前輩。

事實上京味茶館當時也不是主打相聲演出的相聲小劇場,而是在茶館裡開闢了一個曲藝表演場地,日常表演項目包括相聲、評書大鼓單弦等曲藝形式,這一點和天津一些茶館類似。

天津相聲名家於寶林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曾公開呼籲相聲重回小劇場,1998年8月14日他聯合尹笑聲黃鐵良馮寶華佟守本等人一起成立眾友相聲團,9月13日在天津燕樂茶館首演成功,正式開啟相聲回歸小劇場的序幕,從當年留下來的照片看,楊少華楊議父子也親眼見證了眾友相聲團的成立。

張文順、郭德綱、李菁合夥成立北京相聲大會在廣德樓演出,那已經是2002年的事情,之後才改名德雲社,德雲社的歷史就算從北京相聲大會成立開始算,那也比眾友相聲團晚了四年,郭德綱所說的「德雲社首倡相聲回歸小劇場」是不準確的。

因此,筆者認為,真正首倡相聲回歸小劇場並首先付諸實踐的應該是天津的眾友相聲團,領頭人就是於寶林先生。

作為天津相聲名家,楊議對眾友、哈哈笑等相聲團體的歷史應該非常清楚,對德雲社和郭德綱的歷史肯定也比普通觀眾熟悉,他完全可以在直播間里向網友們科普一下這段歷史,方便的時候還可以邀請於寶林先生的兒子於浩在直播間一起聊聊。

楊議如果在直播間里講天津相聲歷史也有幾個好處:

第一、宣講相聲歷史本身屬於學術範圍,比「鍋巴灰」更有格調更有層次。

第二、把相聲歷史講清楚屬於正本清源,對相聲行業有好處。

第三、楊議作為天津相聲名家,講天津相聲歷史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如果楊議在直播間里宣講相聲歷史,飯圈依然有組織進行惡意舉報的話,一來必然引發眾怒,二來飯圈涉嫌違法的事實將更清晰,到時候楊議完全可以尋求有關部門幫助,打擊互聯網黑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