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影節片單|在電影里入夢

在上海——中國電影的發祥地,邂逅更好的時光,遇見更美的生活。

年少時,因為電影,愛上了上海;後來,因為上海,更愛電影。——耿乃丁(電影策劃,23歲)

我推薦電影《鎖麟囊》。該劇可以說是京劇程派藝術及其唱腔的集大成者。可惜的是,當年政府投資為程派藝術拍攝電影,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該劇也是程硯秋先生想拍而未拍成的電影。——張震(上海評協會員,58歲)

《女兒王蓮香》是劉別謙百年前傑作,現場爵士樂伴奏。是不是應該保溫杯里裝紅酒,偷偷帶進影院邊看邊喝啊。——劉春(學者,41歲)

國際電影節肯定有不錯的電影,最近幾年我每年看的,今年買了《陰陽師0》《純真年代》《鋼琴家》。——周安(退休職工,79歲)

愛電影的人能夠在這裡看到平時看不到的電影,對國外電影人來說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周迅(演員,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

沒有看過《橫豎橫》的上海人是不完整的。——徐小卷(錄音師、觀影團「菲林卷」主理人,30+歲)

電影節的存在就像一個聚光燈,因為全世界年輕導演很多,他們在哪兒?他們拍了什麼?他們需要一個聚光燈,把舞台,把那一束光投射給年輕人。——賈樟柯(導演,2005年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單元評委主席)

雖然歷經35個小時的航班,但我覺得能來到上海國際電影節這裡太好了。我能去看展映的影片,還可以跟電影人交流,找到新的連接點。——伊爾達·聖地亞哥(巴西里約電影節策展總監)

上海國際電影節,我參加了26次;電影,伴隨了我一生。——李長年(今年上影節第一位取票的觀眾,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