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演歸來!川劇《夢回東坡》回家再敘東坡家國情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影報道

「我本住眉山縣農家小舍,耕與讀正是我家風本色。曾記否,池塘水色殘月夜,我這個調皮的農家小棒客?久違了,這春泥芳野歸來晚,青山美色……」5月12日下午2點,四川省川劇院劇場,歷經2024春季全國巡演之後,回到成都的經典川劇《夢回東坡》,為家鄉戲迷呈現了蘇東坡惠州造橋、黃州悟道、修建雪堂、壯賦赤壁、儋州化民,以及和王閏之的愛情故事。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

「這次演出不僅是對之前巡演的回顧,更是一次對蘇東坡精神的深入探索和傳承。」「蘇東坡」的扮演者、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我們也在尋找一種回歸,如同遠航歸來的船隻尋找港灣,為了下一次的遠航進行必要的休整和調劑,也是對我們巡演後所有感受和體驗的總結和提升。」

兩個月前(2024年3月),《夢回東坡》劇組從東坡故里眉山出發,為成都、北京、上海、徐州、杭州、嘉興、黃岡、蘇州、常州等地的觀眾,送上了一場場視聽盛宴。一路上,鮮花與掌聲不斷,深受好評。劇中詼諧的四川方言、幽默的川味俚語、高亢的川劇高腔和獨具特色的「幫、打、唱」藝術手法,贏得了觀眾的廣泛讚譽。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

在巡演過程中,陳智林還探訪、參觀了蘇東坡曾經走過的地方,深刻體驗了這位文化巨人在不同時代中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東坡先生不僅僅是文學家、詩人、書法家、畫家,他更眾人所向是『坡仙』,是大家心目之中向善、向好的偶像級人物。」每一處的走訪、參觀,也讓陳智林有機會為自己的舞台表演「補鈣」。「這種鈣,是東坡精神之鈣,是多元的、複合性的。」

讓陳智林欣慰的是,他詮釋的「蘇東坡」得到了蘇軾第三十世孫、常州市蘇東坡紀念館副館長蘇東的高度認可。「做演員最幸福的就是能夠把角色塑造成大家認知里的形象,被角色的家人當成家人。」同時,他也歡迎觀眾的吐槽和建議,認為這些都是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

《夢回東坡》不僅展現了陳智林等老一輩藝術家的風采,也為劉詠涵、李雨潔、趙思雅、楊坤昊、王子豪、梁浩龍、楊響、羅明、黃海威等90後、00後青年演員提供了寶貴的鍛煉機會。「『老帶新』『傳幫帶』是川劇傳統,既能讓年輕演員快速成長,也能讓老演員在帶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從而達到一種舞台上和諧與平衡。」

陳智林也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更多的人接觸、認識和了解東坡,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東坡精神本質上非常治癒,給予人們心靈上的慰藉,就像做spa一樣。我希望觀眾在看完《夢回東坡》後,能夠進一步去探索和了解與東坡相關的作品,通過他的情懷、情節甚至心緒來梳理出自己對中國的認識。」這正是這部戲所追求的寓教於樂的目的。

演出照

演出照

演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