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停電171次,民眾氣炸了,蔡英文不厚道,給賴清德留個「大坑」

賴清德即將走馬上任,但不得不面對前任蔡英文留下的一堆爛攤子,其中,如何解決缺電這個「大坑」成了迫在眉睫的難題。

據環球網報道,台灣桃園市近6個月頻繁停電,一共停電了171次,平均每日0.94次,受影響戶數共29萬4274戶,每次平均1721戶。

特別是今年4月份停電次數更多,達35次,平均每日1.16次,受影響戶數平均達到2297戶。

也就是說,一個月只有30天,停電次數竟然達到35次,如此頻繁的停電,勢必對生產和生活造成巨大影響,也難怪桃園民眾氣炸了。

面對桃園市政府和桃園民眾的不滿,台電站出來解釋道,這些停電都是個案,4-9月本就是用電高峰,停電也正常,最近桃園停電次數多,外力和天災的因素佔70%,設備因素只佔30%,且真正受故障影響停電較久的用戶數量很少。

台電還強調,桃園市配電線路長達1.2萬公里,饋線多達1109條,用戶也高達130萬戶,是全台灣工業用戶最多的區處,工業用電量高於民生用電很多,這些饋線密密麻麻分布在大桃園地區,線路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外物碰觸、設備不良等因素造成停電。

聽起來台電解釋的確實頭頭是道,但仔細一分析,這番解釋是相當蒼白無力的。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6日反駁稱,台電每次都是以個案來說明停電,原因不外乎樹竹或外物觸碰造成事故,但跳電的頻次、每次跳電影響戶數都在增加,5月才過去5天,桃園已停電6次,影響數萬戶民眾用電,這絕對不是用「個例」可以解釋通的。

桃園人口多,用電壓力大並不是剛出現的,而是長久以來存在的事實,為何台電無法提前做好預案、未雨綢繆?只是輕飄飄地來一句不是個案,任誰都無法信服。

總之,不管台電如何巧舌如簧,沒有完整的電網和用電政策,相關硬體配不上用電需求才是導致頻繁停電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頻繁停電的桃園市可謂是全台灣缺電的一個縮影,蔡英文上台後採取的錯誤能源政策不僅坑了島內民眾,也坑了賴清德,剛上任就接了這個大一個「燙手山芋」。

對於島內民眾來說,賴清德是否會照單全收蔡英文時期的能源政策成為眾人關心的焦點。

蔡英文曾推動了多項冒進式的能源政策,比如超級耗電的「海水淡化計劃」,或許該計劃能改善島內缺水危機,但在電力極其不穩定、電價大漲、斷電頻繁的情況下實施,卻有點得不償失。

雖說島內民眾不太看好賴清德能改善缺電現狀,但總歸是帶點期許的,期盼他上台後能緩解頻繁停電的危機,且看賴清德會如何接招了。

不過從賴清德團隊最近點到的關鍵產業,諸如ai、高階半導體製程、醫療系統基建等可以看出,恐怕賴清德依然會步蔡英文的老路。

因為他們只提到了發展這些產業,在如何解決這些產業高耗電的問題方面,卻沒有完整和系統的規劃。從總體來看,依舊只是提出一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提議罷了。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許賴清德上台後,將下大力氣解決島內缺電、缺水、缺蛋等問題,試圖獲得更多島內民眾的支持。

但不得不說,台灣出現缺電危機,根源在於電網系統的缺陷和民進黨當局錯誤的能源政策,如果不能兩手抓,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麼頻繁停電將是常有之事,將成為無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