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天就有1女性被殺,澳多地爆發抗議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達 喬

在接二連三發生女性被害身亡案件後,澳大利亞多地上周末爆發反暴力侵害婦女抗議,敦促政府採取行動。澳總理阿爾巴尼斯28日也加入抗議隊伍。他在社交平台x上將暴力侵害婦女描述為一場「國家危機」,指其需要全國性的應對措施,並承諾將在本周開會制定行動計劃。

現總理、前總理均現身

英國廣播公司(bbc)29日稱,數以萬計的示威者聚集在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班等城市,控訴澳大利亞婦女受到暴力侵害。他們要求政府宣布將性別暴力事件列為「國家緊急狀態」,並制定更嚴格的法律來制止這種暴力。示威組織者瑪蒂娜·費拉拉表示,希望為女性受害者提供媒體報道的渠道,以便讓公眾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澳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

阿爾巴尼斯也於28日來到首都堪培拉的集會現場。在數千名抗議者面前,他承認澳各級政府需要做得更好。不過,在面對示威者「將針對女性的暴力列為國家緊急狀態」的要求時,阿爾巴尼斯沒有給出肯定答覆,他表示「國家緊急狀態」通常用在洪水和森林大火等突發事件上,以便政府為解決事態提供臨時資金。阿爾巴尼斯還稱,他很想對集會群眾發表講話,但不被允許。

總理在集會上的現身讓許多人感到驚喜。但也有批評者認為,阿爾巴尼斯在現場表現不佳。抗議活動的另一名組織者莎拉·威廉姆斯在社交媒體上稱,阿爾巴尼斯只是去「散步」了,沒對民眾說句貼心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注意到,澳前總理特恩布爾也來到了集會現場。他表示:「男性應該尊重女性,同時男性不應該尊重那些不尊重女性的男性」。

今年以來27名女性遇害

bbc稱,這不是澳大利亞第一起針對暴力侵害婦女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在2021年,澳全國各地爆發了針對議會內部和社會上性侵害問題的抗議活動。

本月,澳大利亞發生了數起受害者為女性的惡性襲擊事件,再次激起民眾的憤怒。4月13日,一名男子在悉尼購物中心內專門挑選女性顧客作為行兇對象,導致6人死亡。其中除一名商場保安為男性外,其餘5人均為女性。另有十多名女性受傷。

bbc援引澳大利亞當地社會組織的統計結果稱,2024年以來,119天內有27名女性被殺害,平均每4天就有一名婦女遇害死亡,這一數字是去年同期的2倍。

網路危害或是重要原因

上周末的大規模集會引發澳政府關注。澳環境部長塔尼婭·普利伯塞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對集會上人們的沮喪程度並不感到驚訝。普利伯塞克說,雖然澳政府正在就制止性別暴力撥款,警察和法院也正在改變處理這類案件的行為方式,但是網路上大量的暴力情緒和負面觀點正在通過社交媒體滲透到處於青春期的男孩。而澳主要反對黨國家黨議員巴納比·喬伊斯認為,澳大利亞在色情行業方面的寬容態度,是暴力侵害婦女現象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輿論壓力之下,阿爾巴尼斯28日表示,將就女性面臨的暴力侵害危機召開緊急內閣會議。《澳大利亞人報》稱,澳大利亞家庭暴力與性暴力專員將出席。不過阿爾巴尼斯同時稱,澳大利亞面臨的暴力侵害婦女安全的危機「沒有一夜之間的解決方案」。他說:「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真正的文化變革」。有消息人士表示,周三的內閣會議將集中在網路危害上,包括網路上仇恨女性的內容以及不適合年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