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產電視劇,「繁花」朵朵開

上海出品的電視劇《煙火人家》即將在央視一套播出,故事展現了人們在平凡生活中的奮鬥與成長。今年,《繁花》帶熱了人們對滬語、對上海文化的興趣,也為熒屏上滬產電視劇的百花齊放開了個好頭。繼《繁花》之後,《煙火人家》《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狗剩快跑》《城中之城》……一大波上海出品的電視劇先後登陸央視,既有職場的激情奮鬥,也有弄堂的煙火人生,滬產劇如一樹繁花般盛開。

作為接檔《大江大河3》的劇作,《煙火人家》依然不改平凡人的奮鬥底色。該劇由中央電視台、上海西嘻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出品,根據易難的同名小說改編,該劇不僅有事業的璀璨和絢麗、女性的堅強和溫柔、家庭的溫暖和衝突、愛情的甜蜜和苦澀,還有友情的真摯和支持,更有夢想的追逐和實現,引發了觀眾共鳴。

同樣是奮鬥的故事,不久前,央視一套還宣布了《城中之城》也即將上線,該劇由上海興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是一部以金融世界為背景的職場題材劇,將讓觀眾感受到金融從業者在職場中的激情奮鬥與艱難掙扎,以及他們如何勇敢迎接各種困境,實現自我突破的過程。

除了職場的奮鬥之外,家和親情是中國人心中最溫暖的那盞燈。比如已經被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列入「2024年電視劇片單」的《承歡記》講述當代母女關係的「新生」與「重塑」,展現了上海普通人家的95後女孩麥承歡,在孝順父母和忠於自我之間,逐步從母親強勢的關愛中掙脫,在工作上更專心進取,以平凡女孩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傳達獨立奮鬥的新時代女性態度。還有今年1月在央視八套熱播的《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讓觀眾看到中國家庭在遭遇不幸和變故的時候,展現出來的堅韌以及親情的力量,有網友評論:「看上去有些壓抑,但正是這種壓抑,才讓人生的起伏顯得生動而有力量感。」

一直以來,以家庭、職場、婚戀、教育等民生話題為切入點,寫出當下都市人的生存狀態、情感需求、人際關係和人生選擇,都是滬產劇的拿手好戲。《煙火人家》《城中之城》《承歡記》這些全新的作品都繼承了滬產電視劇的傳統,人物的故事既有親情的牽絆、愛情的糾纏、友情的陪伴,更有夢想的激勵,展現了人們生活中的煩惱與努力後的獲得感,讓觀眾通過和你我相似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了在都市裡,生活的涓涓細流是怎樣日夜奔騰不息。同時,上海出品的電視劇也在不斷拓展新方向,剛剛在央視八套開播的抗日傳奇劇《狗剩快跑》,讓觀眾通過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故事,感受到「小家匯聚大國」的主題,照見了眾多小人物骨肉之中的不屈血性,向世人描畫了千百年來華夏民族的精神脊樑。

曾經,海派影視劇以《上海一家人》《圍城》為代表深深打動了全國觀眾的心;新時代里,《三十而已》《人生之路》《繁花》《煙火人家》《城中之城》《狗剩快跑》等眾多「上海出品」的精品力作前赴後繼,為上海、為時代畫像、立傳。(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馬上評丨上海故事的魅力

2024年,第一爆劇非《繁花》莫屬。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觀眾都覺得,《繁花》誕生於上海,且只能誕生於上海。同時,《繁花》的盛開也帶動了一大批上海出品電視劇的熱播。一直以來,上海都是中國電視劇的創作重鎮之一,滬產電視劇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總能迎著春風,花開萬朵。

「上海出品」電視劇是塊金字招牌,曾經,以《濟公》《孽債》《上海一家人》《上海的早晨》《十六歲的花季》為代表的海派電視劇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大江南北觀眾的心。進入新時代,從《大浦東》到《破曉東方》,從《心居》到《安家》,再到如今的《繁花》《煙火人家》《城中之城》……前幾天,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2023中國劇集精選」20部劇集中,《風吹半夏》《破曉東方》《三體》《人生之路》《問心》等5部滬產劇入選,入選數量排名第一。滬產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常態,湧現出一大批聚焦生活、以人民為主角、展現大時代風采、謳歌光輝歲月的作品。

上海的故事,總是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不平凡之事,他們雖然都是小人物,卻有大格局、大氣度,彰顯著城市與時代的風采。在這些故事中,無論是新中國誕生之初的上海還是新時代的金融變革,乃至普通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都具有鮮明的海派風情、城市精神。滬產電視劇的一路綻放,離不開一代代創作者的傳承和努力,更得益於上海是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富礦,因此滬產電視劇方能經久不衰、動力澎湃,讓滬上人家的煙火氣香飄萬里,更讓世界從中看到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軌跡。(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