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結束,《滿江紅》勝出。
但電影之外,好戲還在繼續。
從《滿江紅》起訴大v疑似造謠,到沈逸等被訴人紛紛應訴。
從網友顯微鏡對線「絕望的文盲」,到片方悄無聲息修補錯誤。
從《封面新聞》發文稱《滿江紅》不再起訴,到《滿江紅》官博發文「沒有接受採訪,已在訴訟流程中」。
從大v質疑影片成本只有1000萬,到胡彥斌發文力挺《滿江紅》。
幾天之內,一波三折。
戲外比戲內還要精彩得多。
這波輿論反彈,與片方宣發的操作不無關係。
可說到底,是很多觀眾覺得《滿江紅》的質量配不上現在的票房。
幾個人在院子里問話,怎麼就成了張導票房最高的電影了?
不是說《滿江紅》的質量不好,可國師有很多更好的電影啊,憑藉這樣的電影取得票房突破,多少有些可惜。
尤其還力壓了同期上映的華語電影史最強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
我也發過評論:春節檔第一慘案不是《中國乒乓》撤檔,而是《球2》沒拿到票房冠軍。
根據imdb給出的投資數據,《球2》預估成本1.62億美元,差不多是11億人民幣,幾乎是網傳6億成本的2倍。
按照票房分賬3:1的原則大致推算,影片票房達到33億才能回本。
如今看來回報不會太高,這對於剛剛起步的中國科幻電影算不上好消息。
但我只說這是「慘案」,卻絕非「冤案」。
因為以《滿江紅》的題材和陣容,拿下冠軍是正常的。
下面我們詳細說說,為什麼《滿江紅》能實現票房反超。
絕版陣容
2022年張藝謀帶著自己的戰爭大作《狙擊手》首次征戰春節檔。
卻很不巧地與同題材的《水門橋》撞車。
合家歡氛圍的春節檔上兩部悲壯的戰爭片,確實會造成嚴重的票房分流。
而且《狙擊手》啟用了新人陣容,加上張導忙於冬奧會開幕式,沒怎麼顧得上電影的宣發。
影片幾乎裸奔上映砍下6.08億,沒有達到預期。
從影至今,張導票房最高的作品竟然是11.91億的《懸崖之上》(2021),多少與他的身份不符。
他可是曾經以一部《英雄》開啟了中國大片時代的男人。
《英雄》在2002年拿到了2.5億的票房,雖然看起來不高,可這一部電影就佔到了當年全年總票房的1/4。
類比到今天的話,全年國內票房至少600億,相當於他的電影拿到了150億的票房,相當驚人。
儘管張導的地位不需要用票房來證明,可誰知道他心裡是不是憋著一股勁兒呢?
這次《滿江紅》的陣容就豪華中透著詭異。
除了老搭檔張譯和余皚磊做配角,其他主要演員幾乎都是第一次合作。
雙男主中的沈騰,個人票房(包括配角)超過287億元,僅次於吳京,是華語影壇最能扛票房的喜劇演員。
易烊千璽則是00後票房第一人,2019年才首次主演電影《少年的你》,四年時間積累了178億讓人刮目相看。
雷佳音、岳雲鵬、郭京飛、魏翔也都是最近比較活躍的演員,放在一起堪稱絕版。
不是說張藝謀請不來這些演員。
以他的名望想請誰請誰,大不了砸錢。
而是張導從《長城》以後,不是很願意找「明星」來演戲。
無論是《一秒鐘》《影》《懸崖之上》還是《狙擊手》,不是新人就是「演員」,反正都是以貼合角色為出發點。
這次的選角卻讓我嗅到了《英雄》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味道,明顯將商業性放在了首位。
再加上春節這個檔期,收割票房的決心非常明顯。
題材優勢
爭論《滿江紅》的成本毫無意義。
就題材來說,喜劇的受眾是遠大於科幻的,這沒什麼道理可講。
中國硬核科幻的代表作掰著手指頭數就是《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無論是製作還是終端,都很不成熟。
即便是在美國這樣成熟的科幻電影市場,票房最高的也是《阿凡達》《復聯4》這樣的軟科幻。
稍微硬核和複雜一點《星際穿越》,北美票房只有1.88億美元,僅比1.65億的成本略高。
《流浪地球2》無論是劇情設定,還是科學概念,都比第一部複雜得多,其實是有點觀影門檻的。
而且三位男性主演,年齡普遍偏大,對於女性觀眾和年輕觀眾的吸引力不大。
而春節檔又是合家歡的檔期。
如果全家出動,口味各不相同,在《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口碑都沒崩盤的情況下,如果以公約數做決策,則觀看《滿江紅》更為保險。
沒那麼高門檻的電影就是更有優勢。
儘管特效大場面更適合在大銀幕觀看,卻沒必要過節的時候帶著家人一起看,完全可以等到假期結束再找時間自己去看。
而且《滿江紅》作為(不太懸疑的)懸疑片,好奇心和怕劇透的心理會促使一部分觀眾先看這部。
我就是先看的《滿江紅》,而且比較滿意。
直到第二天看了《流浪地球2》,那感覺更為震撼。
可如果春節只有時間選一部電影看的話,我想大部分觀眾應該對《滿江紅》更為好奇。
片長加成
今年春節檔影片的一大特點就是「長」。
《流浪地球2》的173分鐘對《滿江紅》的159分鐘,別看只差十幾分鐘,給人的感覺卻大不相同。
《滿江紅》更貼近兩個半小時,而《流浪地球2》則接近三小時。
再加上後者故事濃度更高,主題也更嚴肅,給人的觀感更加厚重。
終端院線排片也很糾結。
越短的電影肯定越有優勢,雖然十幾分鐘看起來不多,但全國八萬多塊銀幕,積少成多還是反映得出來的。
這些小的趨勢最終會被影城經理敏銳地捕捉,並做出調整。
所以大年初一《球2》排片還要高出一些,第二天《滿江紅》的口碑沒有垮,立刻就逆襲成功。
可是隨著春節檔告一段落,和兩部影片的長線放映,最終票房成績仍有懸念。
一些影迷觀眾是會按照口碑把沒看過的電影看掉的,,第二輪觀影高峰正在醞釀。
截至目前,《滿江紅》僅以34.54億,領先《流浪地球2》的28.08億差不多6億出頭。
雖然《滿》單日票房依舊領先,《球2》的上座率卻更高,兩者差距在不斷縮小。
而在各種話題的發酵下,誰輸誰贏沒關係,因為兩方都是獲益的。
特別是中影股份,兩部電影都是主要出品方,誰輸誰贏真的不需要觀眾來操心。
中國電影不要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
火熱的春節檔觀影人次只有1.29億人次,市場潛力還很大。
健康的電影市場能養活很多電影人。
《球2》無疑是探索中國電影工業的先驅,他探索技術的邊界,為國產電影的長久發展積累底蘊。
《滿江紅》娛樂觀眾,不但養活了電影從業人員,還讓投資方獲益。
而這些公司很有可能拿著錢就去投資《流浪地球3》了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