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白萌堂算計詹王府的背後,也是為了保住大格格的兩個孩子


大宅門電視劇上映於2001年,是當年央視年度收視冠軍,可以說是國產電視劇的天花板,距今已有21年之久,可謂是經久不衰,並沒有泯然眾人矣。


這部電視劇的經典在於,故事主線明了清晰而精彩,劇情從不拖泥帶水,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出場幾次的小角色,都是演技杠杠的,使人看之是拍案稱絕,看完則是意猶未盡。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這部電視劇,太過「話劇化」,認為這不是一部純粹的電視劇,話劇痕迹太重。這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各有各的看法,我個人雖然不太贊同這個看法,但是大宅門電視劇的確有點這個意思。


不過經典就是經典,即使有所爭議,但整體來說,這部電視劇依舊是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


今天宋安之就來分析大宅門中,白萌堂之所以敢算計詹王府,其實不只是為了白家的信譽,不只是為了自己的二兒子白穎軒,亦是為了治病救人的祖訓,為了保住大格格的兩個孩子,之所以有這個觀點,其實還要從白萌堂第二次去詹王府,面對面跟大格格眼神交鋒說起。


這是怎麼個說法,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一、初看大宅門,只看到白萌堂一面是好魄力好手段,一面是將事情做得太絕。


白萌堂為什麼敢算計詹王府,之前系列文章分析過,在這裡再大致說一下。


簡單來說,大格格與貴武有了私情,白老二給老福晉看病的時候,順便給大格格看了一下,診斷出大格格有喜,詹王爺大怒,車老回於是當街把白家馬車砸了,搞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了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


這麼一做,不只是毀了白老二的醫道前途,更是砸了白家積攢上百年的金字招牌,為了白家的信譽,白萌堂自然不甘心吃這個啞巴虧,不然就像他說的宮裡和柜上沒法交代,這是白萌堂要算計詹王府的動機。


當然有了動機,還得有勇氣,還得有實施的空間。


白萌堂之所以敢算計詹王府,主要是因為當時詹王爺的處境很尷尬。


雖然詹王爺是堂堂郡王,並且二女兒在宮中,還是深受前朝同治帝寵愛的嬪主子,自己一開始也是跟著沾光,從蒙古搬到繁華的京城,但要命的是嬪主子跟西太后的婆媳關係不好,衝突很嚴重,同治帝在還好,同治帝不在了,西太后就一直想找機會害死嬪主子。


詹王府也跟著倒了霉,被西太后公開打壓,這點宮中的太監王喜光和常公公,還有太醫院的魏大人都知道,可謂是人盡皆知。


還好的是詹王爺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是難得一見的善於帶兵打仗的人才,對朝廷還有大用,西太后也不敢壓迫太過,所以詹王府勉強在京城待了下去。


如果說詹王府的立場是自始至終站在皇帝一方,先是表態支持同治帝,再是光緒帝。


那麼白家就不一樣了,屬於是西太后的小圈子之人,所以可以遍地開花,京城有發財機器財源滾滾的白家老號,宮裡一直有人在太醫院當差。


即使後來嬪主子之死,貴武買通壽藥房陷害白大爺,即使詹王府和關家對於嬪主子之死,一直是咬著不放,西太后也沒有放棄白大爺,直到白萌堂自作主張非要自己上摺子鳴冤,惹怒了西太后,才使得白大爺被判斬監候。


因此白萌堂之所以敢算計詹王府,說白了就是雙方立場不同,白家背後站著西太后,詹王府因為嬪主子的原因,被西太后視為眼中釘,又屬於是支持皇帝的立場,都沒有站隊西太后,看似風光,實則被打壓的快喘不過氣來了,正是基於這一點,所以白萌堂敢算計詹王府。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在於這是電視劇演繹,在於詹王爺是一個光明磊落之人。


不然詹王府再落魄,白萌堂再是西太后圈子的人,如果敢這樣算計詹王府,詹王爺不賠他們馬車,將他們狠狠地打一頓,他們也沒什麼敢說的,西太后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追究詹王爺。


二、再看大宅門,才知道白萌堂敢算計詹王府,其實也是為了治病救人的祖訓,也是為了救大格格腹中兩個孩子。


再度觀看大宅門這部經典之作以後,又有著不同的感悟,如果說一開始白萌堂算計詹王府,是為了報復,是為了白家的信譽。


那麼他與大格格的眼神對視交鋒以後,算計詹王府,就又多了一重積極意義,那便是本著治病救人的祖訓和根本,想要救下大格格腹中的兩個孩子。


事情發生在白萌堂第二次去詹王府為大格格把脈之時,大格格其實很清楚自己是懷孕了,而不是有著其他什麼病,所以六神無主之下,自然找到貴武這個第一責任人商量。


貴武是一個標準的渣男,他與大格格是偷情,而且有妻有妾,根本不會負責,詹王爺也容忍不了自己女兒大格格嫁過去當小的,如果知道了這件事,貴武沒法收場,所以只能裝糊塗,不敢直面大格格的問題,不想負責任。


從大格格與貴武的交談,還有後面快生了,疼得死去活來時,跟弟弟詹瑜提起詹王爺偏心二格格,不公平對待她,並且就要生給詹王爺看,說明大格格是渴望生下孩子,並且讓貴武帶她離開詹王府,可惜的是她所託非人。


兩人談得不歡而散,大格格只能氣沖沖地回來讓等候多時的白萌堂把脈,雙方一開始氣氛就比較微妙。


大格格想保住孩子,所以一進門就直視白萌堂,白萌堂回視過去,結果是雙方都是眼神對視以後便躲閃起來。


大格格是心虛,畢竟她因為私情而有了身孕,再瞪眼也沒用,無理氣勢上便弱三分,於是對視以後便是眼睛垂下去。


白萌堂似是看明白大格格想保住孩子的意思,但他本身在算計詹王府,也有些心虛,所以眼神很是複雜,有憐有喜也有心虛,而且當時男女授受不親,大格格大膽的對視他,他多少也有些不自然,所以也是躲閃起來。


進到裡屋以後,大格格又支走了侍女,只剩下他和白萌堂,看得出來大格格其實有質問之意,因為她想保住自己的孩子,又不清楚白萌堂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所以大格格並沒有配合的把手放上去讓白萌堂把脈,而是帶著一股決然之意直勾勾地看著他,但是想問又無法開口,白萌堂也被看的很不自然,只能停下手中動作,不敢與之對視,並且低聲咳嗽,以打斷這種尷尬,提醒大格格。


大格格見狀,只能緩緩地把手放到桌子上,讓白萌堂為其把脈,白萌堂不敢再看大格格,害怕大格格把什麼都直接問出來,自己沒法接話,因此只是低頭專註為其把脈。


這時候大格格內心再次天人交戰,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再次看向白萌堂,嘴角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應該是想直接問,我就是懷有身孕,你打算給我開什麼葯之類的。


不過這次白萌堂可學聰明了,只是在低頭專心把脈,眼睛還微眯著,根本就不看她。如果白萌堂看著大格格,說不定大格格真一鼓作氣地說出來了,可惜他並沒有,於是大格格一下子泄了氣,再有沒有勇氣說什麼,而是眼睛低垂隨之閉上,是無奈的低下了頭。


白萌堂其實就是走個形式,懷孕的人並沒有什麼可把脈的,按時開開安胎藥,把把脈就行了,或許他感受到了大格格的眼神不再看他,他才睜開眼睛看向大格格,至此雙方的眼神交鋒無聲的開始,又無聲的結束了。


白萌堂雖然有些事情上表現得很倔,而且自作聰明,但是他並不傻,也是個人精,不然白家也不會在他手裡一直蒸蒸日上,直到因為詹王府的事情,才在陰差陽錯的事情發展之下開始衰落。


這次把脈,大格格的異常表現,白萌堂肯定心裡有數,知道大格格其實想要保下腹中的兩個孩子。


而白家的祖訓就是以治病救人為根本,他這樣算計詹王府,其實也是無形中保住了大格格的兩個孩子,這也符合白家的為醫之道,所以白萌堂更加堅定算計詹王府。


可能很多人認為白萌堂只是單純的報復,並沒有這麼醫者仁心,其實並非如此。


白大爺被判斬監候下大獄以後,老福晉病重得不行,還非認準了白大爺,其他大夫都不行,於是詹王府只能求和,想要讓白大爺給老福晉看看。


白家二奶奶認為可以看看,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於是找到白萌堂商量,白萌堂也是同意了,說道治病救人是他們這行的根本,不能見死不救,可以先救了人再報仇,一碼歸一碼。


由此可見,白萌堂雖然是個自作聰明的倔老頭,但他和其長子白大爺,其實都是純粹的醫者,都是踐行了治病救人的祖訓。


因此一開始對詹王府的算計,是報復是為了白家信譽,而在這個過程中,又多了一份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也是為了保住大格格的兩個孩子。


而且後續發展證明,白萌堂此舉也得到好的回報,別的不說,起碼大格格的女兒黃春,後來成為白萌堂孫子白景琦的媳婦。


不是黃春,白景琦大概率不會與家裡鬧成那樣,不一定被趕出家門,那麼將永遠是溫室里的花朵,不會有之後去濟南打拚出一片天下的故事。


而且黃春可是一個賢內助,要相貌有相貌,要品德有品德,光是這一點,白萌堂可是賺翻了,這是提前保住了自己最喜歡孫子的媳婦。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黃春與白景琦的長子白敬業是個敗家子。不過哪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整體來說,白景琦和黃春的愛情和婚姻,還是很不錯的,很圓滿的。


謝謝觀看,宋安之分析《大宅門》系列之第18期到此為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