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為何觀眾口碑與網路熱度下滑?

央視《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為何觀眾口碑與網路熱度下滑?

2022年國慶黃金周期間,由總台文藝節目中心與中國愛樂、杭州愛樂、昆明聶耳、哈爾濱、西安,國內5大知名交響樂團,在北京、哈爾濱、杭州、普洱、西安5個城市聯合錄製的《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連續5天在央視音樂頻道播出。每場65分鐘左右,除了安排首播,第二天還有兩次重播,喜歡交響樂的朋友過足了眼癮。

《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最大的特點是走出室內劇場環境,把舞台設置在自然景觀里,演奏家與周圍的環境完美融合,達到了賞心悅目的效果。比如在華清池旁邊,西安交響樂團的演奏家與指揮家夏小湯,在夜色中互相配合,把《紅旗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將令一聲震山川》《走西口》等有濃郁西北特色的歌曲奏響。

看過今年央視音樂頻道5場《江山如畫》的觀眾朋友,應該感覺到了巨大的變化。《江山如畫》其實是音樂頻道精心打造的一個品牌節目,每年國慶節黃金檔播出,時長兩個小時左右。該音樂會與其他央視播出的同類型晚會,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有交響樂團現場伴奏,不僅有主持人主持,還有很多著名的歌唱家和歌手現場真唱。

歷屆央視《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都是以恢宏的交響樂,經典的歌曲、觀眾耳熟能詳的旋律為主線,通過音樂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昂揚奮進的時代風貌。由中國頂級樂團、享譽世界的華人演奏家,以及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歌手、演員組成的超強演出陣容,同時在曲目選擇上真正做到了旋律優美、經典熟悉,雅俗共賞,受到了廣大觀眾朋友的喜愛。

然而今年的《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重點在於突出「交響」兩個字,側重去炫5個城市的美景,演奏的曲目觀眾熟悉的也不到三分之一。電視里看起來畫面確實美,旋律恢宏大氣,滿屏寫著高大上。但實際上這種檔次的交響音樂會,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吸引力並不大。主要原因還是看不懂,對樂章、協奏曲無法產生共情,雅與俗沒有達到完美統一。

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包括各樂器的演奏家,儘管都是行業翹楚,但普通觀眾了解的人不多,生活中有機會現場欣賞交響樂的人更是少數。還有一點,沒有了央視主持人的串場,等於沒有了解說,更加看不懂。而且,沒有歌唱家和歌手在現場演唱,歌曲本來的魅力也大打折扣。這可不是我個人瞎說的,從央視官方相關視頻的播放量大大減少,就能說明一二。

在央視官方新媒體線上,今年《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從發布至今,最高一集播放量才19萬多,其他的都在5萬到6萬多一點點。這樣的播放量對於央視的一檔重點節目來說,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也不為過。事實證明,絕大部分觀眾還是更喜歡看以前那種《江山如畫》交響音樂會。文藝晚會,交響樂應該是陪襯,一旦成為主角,就只剩高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