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後來為何拋棄王語嫣?你看慕容復登場時,段譽內心有何感想

無論什麼故事,似乎「男女主角最終會排除萬難走到一起」在讀者心中早已達成共識,儘管結局是雷同的,但作者可以在他們的經歷上做文章,但誰能想到金庸居然會在結局上做文章。

金庸固然也寫過不少「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橋段,比如楊過和小龍女,趙敏周芷若,但《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和王語嫣卻沒能走到一起,而且從書中的設定來看,可以說是段譽拋棄了王語嫣,這是為何?

(段譽、木婉清、鍾靈劇照)


讀《天龍八部》時總覺得段譽這小子戀愛腦,追求一個女子不該卑微成他那樣子,但他後來放棄這段感情的舉動卻更讓人不解,他曾經對王語嫣付出的一切難道都是假的?細品原著,其實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

一、分道揚鑣的二人

關於段譽和王語嫣的分道揚鑣,你可能會感到詫異,畢竟大部分人接觸《天龍八部》是通過港版電視劇,在那版電視劇中,段譽和王語嫣的確是走到了一起,鏡頭給到發了瘋的慕容復時就全劇終了,不過這只是舊版中的結局。

在新世紀修訂版中,段譽的確是與王語嫣分道揚鑣了。

其實說來可笑,當年王語嫣之所以會轉投段譽的懷抱也不是因為她有多麼愛段譽,而是因為她一心愛慕的慕容複選擇拋棄她,哪怕她以跳井來威脅慕容復,慕容復也不為所動,徹底心寒的她這才在枯井中才巴結上了段譽,段譽也可以說是毫無尊嚴,面對一個一直把自己當備胎的女子,就這麼接受了。

(王語嫣劇照)


可新修版的結局卻不是如此,新修版末尾加上了一段王語嫣要尋找不老長春谷之方的劇情,可世上哪會有這種東西?她自然是無法如願以償了,就因為這事,她氣沖沖地離開了段譽。

不過從表面來看是王語嫣離開了段譽,但從書中呈現的劇情來看,其實是段譽拋棄了她,因為面對王語嫣的離去,段譽沒有做出任何挽留之舉,畢竟他作為一國之君,若他不放行,王語嫣別說逃出大理國門,只怕是連皇宮都出不去,所以這裡自然是段譽看開了。

可他為何會如此輕易就放棄好不容易才收穫的愛情?

二、段譽心中的真愛

其實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不難發現一個事實,段譽愛的從來就不王語嫣。

段譽之所以會愛上王語嫣,不過是因為當年他在琅嬛福地的奇遇,在那裡,他邂逅了那尊美到不可方物的神仙姐姐的玉像,那玉像好似姑射仙子一般,於是段譽稱其為「神仙姐姐」。

而你看段譽初遇王語嫣時,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原著道:「『神仙姊姊,我……我想得你好苦!弟子段譽拜見師父。』眼前這少女的相貌,便跟無量山石洞中的玉像全然無異。那王夫人已和玉像頗為相似了,畢竟年紀不同,容貌也不及玉像美艷。但眼前這少女除了服飾相異之外,臉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膚色、身材、手足,竟沒一處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復活。他在夢魂之中,已不知幾千幾百遍地思念那玉像,此刻眼前親見,真不知身在何處,是人間還是天上?」

(段譽、神仙姐姐玉像劇照)


王語嫣不過是那玉像的替身而已,段譽愛的從來就不是王語嫣這個人,那玉像是沒有脾氣性格的,但王語嫣顯然不是,除了一副與玉像一樣的皮囊,王語嫣身上沒有任何一點配得上「神仙姐姐」這幾個字的地方。

而且金庸在新修版的後記中也提到王語嫣不過是段譽的心魔:「段譽對王語嫣終於要擺脫『心魔』等情節,原書留下大量空間,可讓讀者自行想像而補足,但也不免頗有缺漏與含糊。中國讀者們讀小說的習慣,不喜歡自己憑空虛想,定要作者寫得確確實實,於是放心了。」

所以從這裡來看,金庸是從沒打算過讓王語嫣和段譽走到一起,只是他在舊版中留下了懸念,讓讀者自己去感受二人之間的關係,而新修版中則是直接挑明了。

三、段譽眼中的慕容復

不過說來奇怪,既然段譽愛的人從來都不是王語嫣,他又為何會對王語嫣展開瘋狂的追求呢?以至於幾次為王語嫣身陷刀山火海之中,僅僅只是為了一副好的皮囊?

(慕容復及其家臣劇照)


答案或許並非如此,段譽也是個俗人,難免有俗人應該有的各種情緒,比如「嫉妒」,而他嫉妒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王語嫣身旁的表哥慕容復。

其實初讀原著時,慕容復一登場就展現了如同主角一般的人設,他意氣風發,又容貌英俊,還有一身強大的武功,根本看不出半點日後要黑化墮落的意思,簡直就是「完美」的存在,至少段譽眼中的他就是如此。

你且看慕容復登場時,段譽有何感慨?

原著道:「段譽順著她目光看去,但見那人二十七八歲年紀,身穿淡黃輕衫,腰懸長劍,飄然而來,面目俊美,瀟洒閑雅。段譽一見之下,身上冷了半截,眼圈一紅,險些便要流下淚來,心道:『人道慕容公子是人中龍鳳,果然名不虛傳。王姑娘對他如此傾慕,也真難怪。唉,我一生一世,命中是註定要受苦受難了。』」

說到底,段譽之所以會對王語嫣如此執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嫉妒慕容復,從表面來看,那慕容復的確是要比他優秀得多,身邊又有王語嫣這般的美人相伴,段譽自然是不服氣的。

(慕容復劇照)


而到了後期慕容復瘋了之後,你看段譽又是什麼態度,原著道:「段譽知慕容復神志已亂,富貴夢越做越深,不禁凄然。又見王語嫣和阿碧隨著慕容復,顯得無聊落拓,憐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兩人和慕容復同去大理,妥為安頓,卻見阿碧與王語嫣瞧著慕容復的眼色中柔情無限,而慕容復也是一副志得意滿之態,心中登時一凜:『各有各的緣法,慕容兄與語嫣、阿碧如此,我覺得他們可憐,其實他們心中,焉知不是心滿意足?他們去了大理,心中未必高興,我又何必多事?』

這也能證明先前的觀點,從結局來看,段譽已然勝過慕容復,至於王語嫣,那女子本就無腦,也不愛自己,她愛走就走吧,段譽也懶得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