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廊橋遺夢》:肌膚的熱戀與責任的糾纏

想再看一遍電影《廊橋遺夢》,不是因為我要在今日頭條寫電影評論,而是我自己正經歷一段婚外情卻無法自拔。

想到這個標題「肌膚的熱戀」,也是因為我們的愛戀,也完全是從肌膚之交開始的。在現代婚姻家庭中,有很多婚外情,都是從「肌膚的熱戀」開始的。

攝影師羅伯特·金凱(我們姑且叫他金凱),與家庭主婦弗朗西斯,用現在人的邏輯看,確實是八杆子打不著的,一個藝術家,一個家庭主婦。而電影卻讓他們相戀了,不僅是持續幾乎半生的記憶,而且是那種肉體和精神都很「激烈」的那種。

對於弗朗西斯來說,金凱不僅是肉慾的傾瀉,也是人生夢想的實現,她精神上仰望金凱,肉體上需要金凱,而上帝確實又給他們安排了這麼一個「消魂」的「四天」。

其實四天就是一個情感的發射窗口,攝影師金凱也有著對女性的渴望,有著對弗朗西斯這樣一個家庭主婦的渴望。

事實上,從肉體邏輯看,他們都釋放了,也都享受了,也沒有任何人知道,也算「隱私」了。可是為什麼還會有後邊的糾纏呢?

弗朗西斯幾乎用自己的後半生,記憶、回憶,記憶再回憶;而金凱一直想帶走弗朗西斯,想與她相伴一生。一段從愛慕,到身體激情的男女一樣產生了愛情,深深的愛情,而這也成為了他們此後人生的重要秘密。

電影對燃燒的激情的渲染,到了美與美輪美奐的狀態下,你看到的是一副美的圖畫,而不是肉體和色情。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金凱、自己的弗朗西斯,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上帝沒有給你這樣的「四天」,給你這樣可以一直埋藏在內心的「慾望」和「隱私」。

甚至有些「道貌岸然」的人還把這樣的事、這樣的電影稱之為「露陰癖」,當然這個「陰」是隱私的陰。當然弗朗西斯,也試圖隱瞞這段故事,隱瞞這段她人生中最美的故事。

當然電影的「反轉」,靠的是責任,是對其他人的傷害。其實這種「反轉」與電影、與電影故事是符合邏輯的,她讓這種「出軌」的美,被道德、責任和生活所「反轉」。而電影追求這種悲劇效果,與觀眾的喜劇期待,或者與他所塑造的「出軌」之美,形成藝術上的另一種美、另一種「道貌岸然」。

而這種欺騙,似乎成為了一次次「出軌」的遮羞布,或者「美麗」的「謊言」。其實,婚姻的核心是相互忠誠,也就是你不能愛上別人,你也不能與別人有肌膚激情,如果有了,不管是一次還是4次,一天還是四天,一年還是十年。

而在你享受了這種「出軌」的震顫之後,這種激情之後,你依然以保守秘密的方式,坦然的與你的丈夫過成鄰居、過成合作者、過成「面和心不和」的人。因此,弗朗西斯是不值得同情的,她是應該被批判,而不能被饒恕的那個。

金凱與弗朗西斯發生了肌膚之交,產生了愛慕,他的想法本來很簡單,就是要帶她走,帶她去享受那個只屬於他們自己能懂的「黃昏戀」。

因此,在婚外戀里這種「責任」的「糾纏」,不是真的講責任、真的講道德,而是典型的「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道貌岸然」,就是這個男人的「激情」也要,那個男人的「家庭」也要,是真的虛偽和無恥,而這種「弗朗西斯」到底為什麼還值得我們「扼腕嘆息」呢

《廊橋遺夢》是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的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

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在經歷了短暫的浪漫纏綿後,弗朗西斯卡因不願捨棄家庭而與羅伯特·金凱痛苦地分手。但是對金凱的愛戀卻縈繞了弗朗西斯卡的後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