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大結局,第一次讀懂了孫若薇

雖然開播後《大明風華》備受好評,但做為女主的孫若薇一直不被人喜歡,不管是角色定位還是湯唯,但是受最新疫情的影響,《大明風華》低調結束時才明白了孫若薇。

《大明風華》前半段人們為朱家四子瘋狂打call,表白鬍尚儀胡善祥的演技與事業,然後漢王下線後很多人開始棄劇,說沒了看頭,但後半段才是讀懂孫若薇朱祁鎮的最佳時間。

朱祁鎮前期是個被身邊人寵壞的孩子,孫若薇擔心他做不好皇位,記掛著朱瞻基的囑託,嚴厲又苛刻的要求他,身邊的宮女太監則一心捧著他,導致他目中無人,天下我最大,於是釀成土木堡之變,張藝興在這一段的表演很恰當,那種輕慢和藐視天下的感覺一下子出來了。

這時候的孫若薇呢?她曾對朱瞻基說,這一生只有未進宮的那段歲月才最快活。

確乎如此,當初孫若薇為什麼不聽父親的一意孤行上了朱瞻基的馬車,是因為她不想隊友死的不明不白,她心中裝著大愛,想要搭救三萬靖難遺孤,就這樣開始踏進了歷史為她設定的軌道。

責任心重的人很難活的輕鬆,很不巧站到上位的孫若薇就是這樣一個人。

朱高熾病重她盡其所能為政局分憂;朱棣去世,奪位九死一生她說夫妻同命,毫無怨懟;丈夫去世後她為夫君看顧未盡的江山,為兒子坐穩江山忘記自己。她的一生都在為責任奔走,在其位謀其政。

兒子朱祁鎮被瓦剌扣押,她安心忍辱負重為大明風華歲月不說一句狠話,穩定朝局,體恤百姓。兒子奪位後她沒有落井下石,一心只想讓朝堂步入正軌。

所以有人說:孫若微不是大女主,她只是過往一段段歷史的見證者,一個普通的女人,一生為家,為國,為夫,為兒。撇開孫若微的太后身份,在劇的後半段,她僅僅是一位即使蒙著眼睛走出皇宮也祈求兒子早日歸家的慈母。

再說湯唯在這部劇中的演技確實有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和台詞與造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看後半段《大明風華》很多人才懂了她這個角色,至於角色詮釋,不知道湯唯在演戲的時候是不是後期才完全進入狀態,太后時期明顯演技提升了很多。

整體來說,湯唯對角色各個時期的心理把握得還算精準。可以說是一個由弱漸強,慢慢進入角色的過程。對於一個相對尊重歷史,但人物感情拿捏不準的電視劇來說,能有這樣的呈現,已屬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