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選中的李誕很紅,但他並沒有比建國和池子更成功

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我有痛快過,你有沒有?但是命運入面,每個邂逅,一起走到了某個入口,是敵與是友,各自也沒有自由,位置變了,各有隊友......

——《最佳損友》

圖源網路

識於微時

2015年3月,高考沒考上北電而放棄讀大學、在家蹲坐兩年的王越池,無意中看到了北京脫口秀俱樂部創始人西江月的視頻。那時候北脫正好在招演員,王越池認真結合了自己話多、貧、岔的天生缺點,頭腦一熱去了北京,變成了脫口秀演員池子

在觀眾從1個到80個不等的小酒吧里,池子幾乎每周都去做「開放麥」。所謂「開放麥」,是指誰都可以上台拿起麥克風,拼的是段子的幽默感和Talker的表現力。

池子從小招人恨的缺點,在線下脫口秀小舞台上全變成了過人的天賦。他颱風炸,語速快,不停拋梗,從不管台下笑不笑。混跡北京脫口秀圈4個月後,他登上了北京水平最高的脫口秀舞台——幽默小區,一共只演了兩場,因為第二場結束後,他被一個叫「李誕」的人挖去了上海

圖源微博截圖

挖角這個重大的人生抉擇,池子只猶豫了20秒,讓他幾乎毫不猶豫就飛去上海的原因,是一檔名為《今晚80後脫口秀》的歐美脫口秀風格節目。

那時,主要輻射長三角地區的《今晚80後》在全國範圍內有一定熱度。黑人白人DJ輪番打碟,舞台背景設計成大面積的街頭塗鴉風格,整個feel很潮很80後。主持人王自健是師從相聲大師侯耀華、在京圈有「小王爺」之稱的80後相聲演員,成功跨到脫口秀界的他正處於人生的「高光時刻」,號稱「深夜檔一哥」、「脫口秀鼻祖」。

王自健當「一哥」,找到了還叫「國仔」的王建國和還叫「蛋蛋」的李誕打輔助。

王建國和李誕上大學時就認識了,那時大家都玩「飯否」,宅男國仔和頹青蛋蛋在網上相識,後來「見網友」喝了頓大酒成了朋友。大學畢業後,李誕給廣告公司做自由撰稿,建國趴在晉江上寫網文,後來在朋友的力薦下,國仔和蛋蛋一起去了《今晚80後》。

一段時間後,國仔和蛋蛋成了幕後主力寫手,王自健在台上總cue到他倆:「我的朋友國仔和蛋蛋」,《80後》製片人兼導演葉烽找到他倆,說要給他倆解決編製。國仔和蛋蛋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要編製?為什麼要五險一金?

雖然這兩貨「不羈放縱愛自由」,但葉烽還是給解決了。既然給了編製,那葉烽就是領導,領導「逼」著他倆上台,給弄了一個叫《誕國兄弟》的小劇場,國仔和蛋蛋又要寫又要演,從幕後段子手變成了台前脫口秀演員。

圖源新京報《王建國的脫口秀人生》

池子和李誕、王建國特有相似很晚的感覺,「第一次見面就跟認識很多年似的,特別自然直接互岔」,因為投緣,合同池子看都沒看就直接簽了,成了公司旗下最早的藝人。

那時候自稱「183大詩人」的滯銷書作家李誕已經是一個美髮愛好者,集齊各種妖嬈紅色,據說女生的口紅色號都不如他發色多。183的內蒙漢子大高個,卻又長著一張簡筆畫般的Q版臉——圓臉眯眯眼圓鼻頭,一看就特別好笑,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非常喪萌可親。

ID自稱「死胖子」的王建國,其實不叫建國也不姓王,偶像是台灣作家九把刀,把自己定義為小說家,因為這個職業身份,李誕和他發生了友誼生涯中唯一一次爭吵。李誕覺得要有造詣才能叫「家」,建國啥都不寫憑啥當「小說家」?建國很生氣,兩人都喝了酒,爭吵激烈。最後,沒得出個所以然,兩人友誼如舊。

池子管他倆叫「哥」,早些年老喜歡在微博上放他倆各種「妖嬈性感照」,堪稱李誕和王建國的「人人網」。識於微時,一見如故,那時,蛋蛋、國仔和池子和「紅」這門玄學還隔著20個王自健、100個金星,他們寫段子講段子,在魔幻大都會車水馬龍、華燈璀璨的晚上,喝醉了唱歌跳舞罵髒話——多麼快樂。

圖源微博截圖

吐槽帝國

「大家好,我是李誕」,「大家好,我是池子」

「鏘鏘三人」中,李誕最先實現了身份質的飛越,緊隨身後的是小兄弟池子,王建國雖然望他倆項背,但也一起走進了全國視野,他們代表著一股新鮮、年輕、銳意的喜劇力量,在他們腳下,一個「吐槽帝國」在國產綜藝的荒原里拔地而起。

相較於其他綜藝節目,以觀點表達為主的脫口秀更容易踩到「高壓線」。《今晚80後》曾大膽用了一些美式風格的段子,雖然坊間反響熱烈,但主創們卻數次遭到批評。幾次轉型後,《今晚80後》難逃節目僵化、觀眾興趣減退的瓶頸,17年結束了播映。

在《今晚80後》停播之前,原製片人兼導演葉烽聯合李誕創立了「笑果文化」,帶著池子、王建國、思文、龐博等幾個《今晚80後》的「得力笑將」出走,在「資本伯樂」王思聰的資助下,借鑒美式脫口秀喜劇《美國喜劇中心吐槽大會》、國內首檔脫口秀ROAST節目《吐槽大會》應運而生。

Roast是脫口秀的一種特殊形式,這個本義為 「 烤 」 的單詞相當貼切,因為 「 吐槽 」 相當於把人放在火上烤,吐槽者需要掌握火候,讓被吐槽者雖然煎熬但不至於受傷,達到一個外微焦里鮮嫩的效果,火候不夠則無味,過了又傷人。

借鑒美式脫口秀的《吐槽大會》,把西方脫口秀的冒犯精神,經過中國語境下的安排、妥協和加工,成就了一種富於話題娛樂性的 「 安全冒犯 」:請槽點滿滿的話題公眾人物,用最容易吸引公眾興趣的槽點作餌,巧妙避重就輕撕下明星名人的部分「偽面」——無疑是一種大膽與安全達到微妙平衡的冒險,「名人+冒險」讓「熱度三要素」——話題、討論、關注蹭蹭上漲,但其實只是隔靴搔癢,輕一下,重一下,根本無妨。

《吐槽大會》的火候,是經過2016年因尺度太大被下架的慘痛經歷才熬出來的,17年年初第一季正式上線,另類的路數、恰好的火候、高級的語言藝術,一把火燒出了全國熱度,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池子和李誕迅速躥紅,《吐槽大會》實現了《今晚80後》未能企及、前所未有的巨大知名度,把國內脫口秀喜劇推出了一個大波峰。

擔任策劃人的李誕找到了路人緣欠佳的前央視主持人張紹剛,為什麼不是老搭檔王自健?李誕後來解釋說王自健 「 脫口秀已經說膩歪了 」,不願意來。第一季王自健也上了《吐槽大會》,說法卻是節目組先找的他,但他因沒有檔期而婉拒——兩個頗有出入的說法孰真孰假?孰實情孰挽尊?不得而知。

可知的是,「 吐槽帝國 」 里已經沒有王自健的一席之地了,昔日「小弟」李誕、建國、池子崛起,娛樂圈裡幾乎查無此人的王自健,只能「用心感受差距」。

《吐槽大會》第一季火了之後,市場估值翻了幾十倍的 「 笑果文化 」 在脫口秀這個垂直領域縱深挖掘,拉出原班人馬又馬不停蹄打造了《脫口秀大會》,但《脫口秀大會》效果差強人意,遭到網友無情吐槽:「尷尬癌都犯了,比起《吐槽大會》,差了10萬個《80後脫口秀》」。

公司成立了,員工都招來了,這麼多人等著養活,沒熱度怎麼辦?沒關係,「笑果」還有秘密武器李誕。公司內部流傳著一句話,只要李誕好好活著就是KPI——除了一鳴驚人的《吐槽大會》,「笑果」打造的另一個成功娛樂商品就是李誕

人紅志短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往後細數多少都能找到冥冥中註定的草蛇灰線。

李誕命里多貴人,似乎註定要入名流圈。還在廣州上大學的時候,李誕已經認識了編劇史航、作家東東槍、音樂人紅料、作家劉天昭和作家蔣方舟,「他們巨聰明,還願意和我玩兒」。

李誕身上有一種與身俱來的吸引力——又好笑又親和——觀眾喜歡他,名流也喜歡他。更重要的是,別人面對不同階層圈子的不適感,李誕可以迅速收起來,就好像池子在台上對觀眾說:「 好,收 」,那樣收放自如、水到渠成。

王建國不想見王思聰,李誕去了,樂呵呵合影留念。

池子不樂意變成「藝人」,公司讓他拍寫真、念廣告詞、和明星粉絲互動、運營微博......統統不幹,節目一錄完馬上躲起來,微博還是想發什麼就發什麼,一會兒被網友推崇,一會兒又把人全得罪光。

李誕就想得開,商界、娛樂圈都混得開,上真人秀當嘉賓當評委,商業轉發、錄祝福小視頻不在話下,只要價給得夠高商演現場尬舞也可以,還利用名氣給女友網店當模特——用他的「誕式理論」,紅就像中彩票,不是拚命刮就能再中一次,中了有得花就趕緊花,花完了就花完了。

說一句 「人間不值得 」,社交平台里就轉瘋了;

參加真人秀,四體不勤、沾地就癱的懶人氣質,莫名戳中當代喪系青年的心;

上《十三邀》,面對心懷天下、總愛站在人生世界高度探討宏大問題的高知許知遠,李誕用渾不吝的 「蛋式態度 」和消解式的 「蛋言蛋語」成功挫了許知遠的清高氣,觀眾看的好爽,莫名獲得了一種「拆穿知識分級裝逼」的心裡快感......

李誕成了當代年輕人的精神偶像,雖然他自己並不覺得。他把微信關注自動回復設置為:「Be water,my friend」,接受專訪時解釋為:「你可以做任何樣的形態,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兒,隨便」。

但在好友池子看來,這句話代表著李誕的人生特質:像水一樣,以柔克剛,能屈能伸,適時而變。池子自嘲自己也許太年輕,不能接受「水」的態度。李誕能忍,嘉賓說得多難聽,把稿子改多少遍甚至推翻重來——李誕都忍,打哈哈賠笑臉,儘力周旋。

池子就不能忍,濃厚的藝術家庭氛圍和歐美脫口秀的影響,讓他覺著脫口秀要有搖滾精神,要憤怒。D&G辱華、霍金去世,全民聲討的當頭,池子特立獨行,挑起輿論怒火。池子不覺自己錯,反拿國人玻璃心說事。李誕搖搖頭,苦笑,說有些事池子再大六歲,可能就會明白了。

李誕越來越謹慎,對可能招致風險的事項再三小心。

「老李這邊實在是不能有什麼差錯,現在他藝人的活兒太多了,所以你不能扽著他干一些那麼危險的事兒」、「李誕現在受的苦我已經完全幫不上忙了,不知道該咋幫你,你要願意說就跟我說說」......一起「出道」的好友王建國這樣說,他自動和李誕拉開了距離

人紅志短,越紅越短,因為站到某個高峰上,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風景,也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殘酷。

疏於途中

《吐槽大會》第四季首期,觀眾驚奇地發現熟悉的李誕和池子都不在。

第二期開始李誕回歸了,池子還是不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他也不在,微博意味深長地發了一句「Sometimes you have to be a lion so that you can be the lamb you really are(欲為羔羊,先當獅子 )」,然後又發了一篇充滿反諷意味的自嘲文章《我看池子》

今年年初,池子和「笑果」並不愉快地解約了,池子把老東家嘲諷得一無是處,唯獨承認和李誕關係好得很,因為在他眼裡,蛋哥就是蛋哥,不是蛋總——把利益瓜葛過濾,友誼才能保有純粹。

已經許久沒有和李誕同台的王建國,這一季接替李誕成了《吐槽大會》的新策劃人,建國的曝光度只與脫口秀有關,沒有舞台的寂寞日子裡,他做了一個不太成功的美食主播。

最近一期建國終於和李誕同台了,不知是節目組有意為之還是建國積鬱爆發,建國貢獻了這一季《吐槽大會》最硬核最像「吐槽」的吐槽。

「我每次看到李誕,心裡的那種嫉妒,那種卑微,就跟張紹剛看到撒貝南一模一樣...」、「這世上沒有清清白白的李總,雪崩的時候,沒有一個李總是無辜的!雪不崩的時候,也沒有!」、「不紅的人就不是人了?」......復出營業的建國神級吐槽驚艷四座,池子走了,一起打下的江山還得撐下來不是?

我想知道李誕,你給觀眾那麼多的笑聲,你看著他們大笑,但是你總是把自己灌醉,你真的快樂嗎?

《奇葩說》里傅首爾辯論進入煽情時刻,突然cue到李誕,原本樂呵呵的李誕表情突然一下變得若有所思、耐人尋味。《人物》專訪李誕時,寫到「他有種喝酒太多的自毀傾向,控制不住,斷片兒是常事」。

不好說李誕喜不喜歡現在的角色、現在的生活,但他一定沒有從前快樂。李誕是被資本選中也願意迎合資本的人,他適應得很好,他維持著公司的KPI,但他沒有比建國和池子更成功,因為芸芸眾生都身不由己啊,得到越多付出越多,站得越高責任越大,他們身上的綁縛和想要的東西不一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