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趙麗穎瘋狂打call,4年賣出30億,華流才是頂流

周杰倫說「華流才是頂流!」

杰倫的很多歌里都是十級拉滿的中國風,從靜謐梯田的鄉村風景到古風濃郁的江南水鄉,周杰倫以一己之力把中國風歌曲推上了一個高度。

中國風很輕易就能戳中我們的審美點

如果說周杰倫的歌詞是意境美的中國風,是抽象的,那趙麗穎李一桐的中國風服飾是具象的東方美。

在《100道光芒》里,00後小伙劉申豪為了讓自己的非遺產品更有說服力,請來了《蒼蘭訣》劇組的李一桐和王鶴棣來講解最近火熱的蘇綉服飾。

很多觀眾喜歡《蒼蘭訣》跟這部劇的服化道有很大的關係,李一桐穿著以風和云為元素的蘇綉紗衣,整個人仙氣飄飄、輕盈又靈動。

她在《100道光芒》里也跟大家說,那件衣服是拍這部戲的時候她最喜歡的一件,衣服讓她有風吹、鳥鳴的自然和自由感。

王鶴棣衣服上的蘇綉元素要比女裝更多,更紛繁,但古裝一上身,王鶴棣的貴公子氣質馬上就出來了,確實要比穿西裝的他養眼很多。

中國人最懂中國人,這種東方美學真的很容易就能戳中我們的審美點,就像劉申豪說的:「《蒼蘭訣》里的東方美學,真的非常吸引我們00後!」

趙麗穎身著新中式旗袍的照片一流出,大家直呼「好美」!它貼合東方女性的身材曲線、肩部的剪裁和裙擺的褶皺又經過了現代化的改良。

讓趙麗穎知性溫婉的氣質盡顯。

Lisa的印花唐裝王霏霏的立領夾克跟趙麗穎的旗袍有異曲同工之妙,既融合了東方美元元素又加入現代實用設計,可高貴典雅也可瀟洒隨意。

融合了東方傳統美學和現代剪裁的中國風服飾很容易讓人眼前一亮,心裡痒痒的。

新潮國貨最大的受眾其實就是年輕人

很多人以為年輕人不喜歡國貨和古典風。

看了《100道光芒》里的市場分析,很多人才知道,其實國貨的支持者里佔比最重的正是年輕人,尤其在衣服和美妝領域。

劉申豪說自己開始關注國貨從鴻星爾克和新疆棉開始,後來他驚奇地發現,其實國貨和古典風有很多像他這樣的00後,95後這樣的低齡支持者。

就像開了掛的河南衛視,它的每一個國風晚會節目都有很多的年輕受眾,喝蜜雪冰城的不大部分都是支持國貨的小年輕么?

但他也同樣發現一個問題:年輕人喜歡的是新潮國貨,並不是舊國貨。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古人云:去其糟粕,留其精華,這是我們繼承傳統文化所秉承的原則。

而國貨吸引人的核心點正是傳統文化。

所以東西的品質很重要,但是一個突出的賣點同樣重要。

要單純說一個產品的功用有多好,是不能讓人心動的,年輕人希望以更新潮、輕快的方式感知到國貨在產品力和文化力上的能量。

4年賣出30億的花西子在這個點上的做法堪稱楷模。

花西子的東方美學設計讓它有非常強的吸力,它的美像霞光一樣自然散開,種進消費者的心裡。

從形象到品質,最後形成張陽口中的「品牌力量」。

韓香雪在節目里很自信地說:「我相信,國貨終將會走向國際的。」

她說的一點都沒錯,李佳琦當年就是因為篤定這個說法,才不遺餘力、寧肯不要錢也要給花西子代言的原因。

吳曉波也很認同這個觀點,他覺得:新國貨是很有可能出奢侈品的,奢侈品的本質就是文化,法國文化投影到了香包上、德國、瑞士文化投影到鐘錶上,就變成了奢侈品。

我們中國的像趙麗穎、李一桐穿得這種衣服,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它很容易跟價格脫敏,走向世界,成為奢侈品。

我們生長在華夏大地,身體里流淌著5000年中華文化的血脈,即便是小孩子,骨子裡對傳統文化的崇敬很容易被點燃。

或許00後會讓我們活得更自由

我們說留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受歡迎的,比如說酒桌文化就讓很多人頭疼。

00後小姑娘彭文祺在面試的時候就對汪涵說:「我真的很不喜歡那個酒桌文化,一上來就逼你喝酒,我覺得我可以在別的地方多努力,這個方面真的不行。

為什麼非要把生意和工作拿到酒桌上來講呢?」

很多細心的觀眾發現,當彭文祺在談這個話題時,汪涵輕微地搖了一下頭,眨了眨眼,他是不希望她談這個話題的。

汪涵肯定是出於好心,覺得講這個話題對她的面試不利,或許也有很多人不認可她的觀點,容易引發爭議。

但00後厲害的一點就是「職場得讓我舒服」,他們很少去遵循我們希望的職場和社會規則。

所謂「職場凈化器」,00後真的是敢做敢為,很多潛規則和壓榨套路對他們來講都沒有用。

這一點在《100道光芒》里體現得非常明顯。

雖然汪涵有暗示,但薛文祺還是將她的話題繼續下去了。00後選手們會在節目里肆意表現出自己的強勢和不滿,當然也會在激動的時候毫無顧忌得掉眼淚。

鏡頭不算什麼,他人評價也不算什麼,活出自己、敢於表達才是00後們的生活宗旨。

比起忍辱負重、夾縫求生的父輩,他們活得更自由、肆意、洒脫,但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社會責任感一點都沒有變少。

是父輩的隱忍不發和奮力拚搏給了他們活出自我的底氣,父輩讓他們走出自我,但絕不許偏航。

我們的國家在飛速變強,是她讓我們有底氣對世界吶喊,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美學,用到中國製造。

如今的祖國給了我們做自己的底氣,但無論是國貨還是傳統文化,我們無比自信,力求創新,但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華永遠不會變。